醫林正骨丨手法治療十分鐘,手臂舉高多一掌!
admin
2021-07-08 22:11:33
0

原標題:醫林正骨丨手法治療十分鐘,手臂舉高多一掌!

01

積勞成疾,抬手就痛

退休生活難享清福

65歲的陳阿姨原本平靜的退休生活遇到了難題。

二十多年來,家中的大小家務事都由她一個人操持,買菜、做飯、洗衣,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保障了一家人的和美生活。

好不容易等到退休,孩子也長大成人了,陳阿姨以為自己能過上幾年閒適舒心的日子了。

但是病痛如同晴天霹靂,降臨到了陳阿姨的生活中。

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由於長年的家務勞動,陳阿姨的左手積勞成疾,一抬起來就劇痛無比,別說抱孫子,連提菜籃子都成了大問題。

躺臥在床上時,手肩部的疼痛發作起來,她連睡都睡不好。急劇下降的睡眠品質,讓她食欲減退,也間接導致了她的情緒焦慮。

看到"林定坤工作室"公眾號的推文後,陳阿姨掛上了廣東省中醫院頸椎病中心的號。

02

雙手抬高,高度不同

左手疼痛難以抬高

"阿姨,您把雙手舉高試試?"聽完陳阿姨對病症的描述後,林定坤工作室團隊醫生對陳阿姨例行進行了詳細的活動度檢查。

在醫生的囑咐下,陳阿姨在可接受的疼痛範圍內把雙手抬到最高,明顯發現陳阿姨的雙手能舉起的最大高度不一致,左手能舉起的最大高度遠低於右手。

▲陳阿姨左右手舉起高度明顯不一致,左手顯然更低

"那您背著手試試看,兩隻手分別能抬到多高?"醫生又說道。

陳阿姨分別把兩隻手背過身後,不難發現,左手和右手能屈曲的程度也存在較大差异,左手能屈曲的範圍顯然更小。

▲陳阿姨左手能屈曲的程度明顯更低

長期家務損傷肩袖

經過進一步肩關節專科查體,及仔細手診,醫生發現,不僅僅是手部,陳阿姨在左肩周圍三角肌、岡上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前鋸肌等多處肌肉均存在較為明顯的壓痛點。

結合陳阿姨的日常勞作情况,醫生初步判斷,是"肩袖損傷",具體為岡上肌存在部分損傷,並伴有肩胛下肌炎症反應,考慮是由於陳阿姨長期的勞作導致了慢性筋傷,出現疼痛,繼而引起活動度也减少,引起手臂各方向活動受限、疼痛加重。

不同於傳統"肩周炎"

這種毛病,與傳統意義上說的"肩周炎"不同。

肩周炎,又稱為"凍凝肩"、"五十肩",多發生於50歲前後,是各種原因導致肩關節的關節囊出現慢性炎症,導致關節疼痛和各方向活動受限的一種與自身免疫有關節的疾病。

這種疾病通常有滲出期、凍結期、解凍期三個時期,有自愈傾向,患者病史多在半年至二年之間。

而這位阿姨的肩病,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肩周炎"。

陳阿姨的疾病是由勞動損傷引起的,肩關節的肌肉韌帶慢性勞損在先,隨後關節動作不協調,導致更容易出現損傷、周圍肌肉受累,並出現炎症反應、粘連,最終出現關節僵硬。

通常做MR檢查,可以與一般意義上的"肩周炎"鑒別。嚴重的肩袖損傷,如岡上肌大部分斷裂這種情況,又常與肩峰的長骨刺有關。如果到了這種地步,常需要關節鏡手術才能恢復。

03

僅十分鐘,療效立顯

手法治療效果顯著

醫生對患者的病情做了判斷,認為岡上肌的損傷程度較輕,更多是囙此而逐步引起的肩關節內外肌肉筋膜廣泛勞損、粘連,導致疼痛和活動受限。

針對這一情況,醫生判斷暫時不需要手術治療,可以用林定坤工作室的拿手好戲——手法,為陳阿姨調整肩關節局部的筋骨平衡

醫生仔細地把想法告知給陳阿姨,阿姨很信任地連連點頭說好。隨即,侯醫生在診室內立刻為陳阿姨做了涉及頸、肩、胸椎的整體手法治療,包括點穴、揉按、搓法、搖晃等步驟,前後過程共計十分鐘

神奇的是,這短短十分鐘的手法治療結束後,陳阿姨的疼痛症狀有即刻的明顯改善。

陳阿姨小心地轉動著左手臂,說,"肩膀真的馬上就覺得‘松’了,疼痛也明顯減輕了很多。"

左手抬高15釐米

醫生在治療後馬上再為陳阿姨進行活動度檢查,發現陳阿姨左手手臂抬升的高度提高了15釐米。

▲10分鐘治療讓左手抬高高度多了15釐米

病例聚焦

肩袖損傷

什麼是"肩袖損傷"?

肩關節內有數條指揮肩關節活動的肌肉,稱為肩袖。由於解剖關係,這些肌肉在長期的運動中容易損傷,這就稱之為"肩袖損傷"。

年輕人的肩袖損傷,常常是因為打球用力過猛,或摔倒時撐地,暴力引起肌肉和肌腱的急性損傷

而中老年人,常常因為長期勞作,加上上了年紀筋骨老化,肌肉和筋膜變僵變脆,在普通勞作時也可能出現撕裂。家務過程中一次提重物的外展或扭轉動作,或不慎撐地,都可能引起肩袖的損傷。

診斷

肩袖損傷後可引起肩關節疼痛,相應活動受限,漸漸還可能出現全關節的粘連和活動受限。

在患病後期,症狀與通常說的"肩周炎"相似,所以常常被誤診為"肩周炎"。

其實,它們病因不一樣,病理不一樣,治療不完全一樣。一般結合病史,並通過肩關節的MR檢查加上手診查體,即可明確診斷。

治療

輕中度的肩袖損傷,可保守治療。

而重度損傷,或伴有長骨刺、關節間隙嚴重狹窄者,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手法治療的步驟:

  1. 首先是拿捏肩關節外周的大肌肉,恢復外周肌肉的力學平衡,糾正肩胛骨與頸椎、肩鎖關節間的錯位,恢復肩關節活動的正常順應性。
  2. 對痛點進行點按松解。
  3. 然後興奮肌群,讓其協調活動。
  4. 針對性牽引和搖晃肩關節,松解肩袖,但注意動作輕柔有序,避免暴力,不要誘發患者過度的疼痛,以免引起損傷加重。
  5. 點按穴位和經絡推拿,疏通經氣。

手法完成後,再配合針灸、藥物等治療。

肩袖損傷,如屬急性者,不能立即做運動,應靜養。

發病已久的輕中度損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