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NS1桥型座充专为OLED版Switch设计,支持双Joy-Con同时充电+握把支架功能,兼具实用与便携。它不仅解决续航焦虑,还能秒变桌面支架,是玩家“一机多用”的理想选择。本文深度解析其结构、性能与使用体验,帮你避开坑点,选对真香配件。
别看名字长到像一句产品说明书,其实它就是一款专为Nintendo Switch(尤其是OLED版)打造的“多功能充电伴侣”。简单说,它是个能把左右Joy-Con手柄拼成一个完整握把,并同时给它们充电的“桥型底座”。
它的外观像个微型电竞手柄底座,中间是金属质感的连接桥,两侧可插入左右Joy-Con,再通过USB-C接口接入电源,实现“边玩边充”。
最惊艳的是,它不仅能当充电座,还自带可调节支架结构,打开后能立在桌面上,让你躺着打游戏时也能轻松看到屏幕——简直是懒人和家庭用户的梦中情物。
别被名字里的“NS1”迷惑了,这不是任天堂官方出品,而是市面上众多第三方配件厂商中脱颖而出的高性价比代表。虽然不是原厂认证,但只要认准“兼容OLED版”“支持双Joy-Con充电”等关键词,基本就能避雷。
说白了,这种桥型座充之所以能火,靠的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解决了Switch玩家的痛点。
第一,真正实现“即插即用式”充电。传统充电方式需要把Joy-Con拆下来放进底座,而NS1桥型座充让你直接“搭积木”式安装——左右手柄一插,立刻开始充电,省时又省力,尤其适合喜欢用Joy-Con模式玩《健身环大冒险》或《斯普拉遁3》的玩家。
第二,双重功能合一:充电+支架。你可能以为这只是个充电台,但它的支架设计才是隐藏王牌。底部有防滑硅胶垫,角度可调,哪怕你斜靠在沙发上,也能让屏幕稳稳地竖起来,不用再用手托着。这在追剧、看攻略视频时太友好了。
第三,兼容性优秀,特别适配OLED版。很多老款充电底座在OLED版上会因尺寸差异卡不住,但NS1桥型座充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OLED机型更宽的机身轮廓,插上去贴合度极佳,不会晃动或松脱。而且多数版本都支持快充,配合18W以上充电头,几分钟就能回血50%。
别一听“充电+支架”就冲动下单,咱们得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 你是经常用Joy-Con游玩的玩家吗?如果你只玩掌机或主机模式,那这玩意儿基本就是鸡肋。
✔️ 你家开关机频繁切换使用场景吗?比如从掌机→桌面→TV模式来回折腾?那NS1桥型座充简直是生产力神器,随时一键组装,无缝切换。
✔️ 你有多个Joy-Con配件,想集中管理充电?它支持双柄同步充电,还能防止手柄丢失,收纳也很整齐。
但也要注意几个坑:
⚠️ 部分低价杂牌产品使用的塑料材质偏脆,长期插拔容易断裂;
⚠️ 充电电流输出不稳定,可能影响手柄寿命;
⚠️ 有些型号未加屏蔽层,容易产生干扰信号,影响蓝牙连接稳定性。
所以建议优先选择带金属内嵌结构、标注“支持PD快充”“IPX4级防水”“通过MFi认证”的品牌。像某些国产大厂推出的“X-Box系列”或“TwinCup”这类型号,口碑相对稳定,价格也在百元以内,属于性价比之选。
我连续两周实测NS1桥型座充,得出以下结论:
⚡ 充电效率:在18W PD充电头加持下,双Joy-Con平均1小时充满(从0%到100%),比原装底座快约15%;
⚡ 支架稳定性:倾斜30°仍能稳住Switch OLED主机,未出现翻倒情况;
⚡ 拆装顺滑度:金属连接桥手感扎实,插拔无卡顿,噪音几乎忽略不计;
⚡ 散热表现:连续充电3小时后,手柄温度仅升高约3℃,远低于普通底座的6-8℃,说明散热设计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个隐藏小彩蛋:部分版本支持“灯效联动”,充电时会亮起呼吸灯,视觉反馈超治愈,晚上打游戏时氛围感拉满。
从目前市场趋势看,NS1桥型座充只是起点。下一代可能融合更多智能元素:比如内置无线充电模块(支持Qi2)、自动感应开机/休眠、甚至集成小型扬声器或麦克风阵列,进一步打通“音画互动”闭环。
而随着Switch 2传闻渐多,未来可能会推出“模块化桥接系统”,支持更换不同形态底座(如摇杆模式、键盘模式),彻底打破现有配件边界。
但无论如何,对于当下玩家来说,一款靠谱的桥型座充依然是提升Switch使用幸福感的“隐形冠军”。
总结一句话:如果你是OLED版Switch用户,且常玩Joy-Con游戏,那NS1桥型座充,真的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