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藝掙錢、創業開店,是很多廚師的夢想和目標。廚師有手藝、又懂行,似乎比很多餐飲小白有先天優勢。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廚師創業開店,真有大家想像那般容易?
本文由紅廚網(ID:hongchu66)原創首發
作者:江流
圖片來源:攝圖網
與其他人相比,廚師創業開店確實有很多優勢,比如出品的研發、採購的通路、廚房各種成本的核算等。
然而,開一家餐飲店,開好一家餐飲店,只靠這些優勢就夠了嗎?事實上,從開店之初的選址、裝修,再到開店後的推廣、行銷、服務、管理、財稅……,餐飲創業比我們想的要複雜得多。
俗話說,大部分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很多時候,廚師的創業優勢,也有可能會成為創業的阻礙。
帶著創業開店夢學廚的廚師有很多,楊康就是其中一個。
2007年,楊康跟著師傅進廚房做學徒。做了兩年小弟,終於能上灶學習杭幫菜和金華本地菜的製作。楊康為人勤奮,腦子又靈活,學藝速度很快,一貫嚴厲的師傅都對他讚賞有加。
2012年,學藝有成的楊康帶著兩個小弟出來承包了一個小廚房,鍛煉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後廚成本控制能力,為自己的開店夢做好預演。
一年後,楊康就掏出所有積蓄,又跟親戚朋友借了錢,凑了十幾萬,在磐安當地人氣比較旺的縣城中心,盤下了一間兩層街邊店,正式創業,餐廳主打磐安本地特色菜。
楊康選址的地方人流量足够大,可租金也不便宜,而且競爭還很大。同一條街上,就有五六家同樣做特色菜、本地家常菜的餐飲店,開得比他早,有先發優勢。
加上楊康對出品要求很高,完全按照以前做飯店時的出品標準來做菜——食材原料都會選擇價高物美的,出品造型十分精緻。
△在家做菜也要一絲不苟。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可這樣一來,成本也就高了。比如為了造型,楊康做菜的損耗率很高,以至於在菜品定價的時候,同樣的菜,價格要比附近店鋪高出不少。
路人吃飯喜歡貨比三家,楊康的店並非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但由於對自己的手藝足够自信,楊康依然認為只要把菜炒好,自己店的生意就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
然而現實卻給他上了一課,開業第一個月營業額有5萬,第二個月開始就迅速下降到3萬……
之後,餐廳生意就一直半死不活,只能勉強維持。
△借酒消愁。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此外,除了租金高、菜品的成本控制外,楊康的餐廳在管理上也存在不少問題。
因為有經驗,楊康自己打理的後廚沒有問題,但前廳的管理卻出了不少紕漏。
當時,楊康為了節省人工,請父母幫忙在前廳收銀和服務客人。然而父母沒有做過餐飲,不懂主動攬客,也不懂什麼叫服務,為此還鬧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比如夏天,楊康會上午10點就開空調,為接待客人做好準備,而父親則會覺得浪費,轉手就關掉。有次10點半,一大幫客人進店想要聚餐,結果因為沒空調而去了隔壁家。
成本高,租金貴,加上無法新增客流,不到一年時間,楊康就支撐不下去了,只好草草收場。
這次創業失敗之後,楊康進行了複盤,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經驗不足和走進了廚師常犯的"出品為王"的思維誤區。
總結下來,楊康認為現階段的自己仍需要不斷積累學習,便重拾老本行,再做回廚師長,在工作中一邊提升自己的廚房管理水准,一邊暗自觀察、學習不同類型餐企的經營和管理之道。
前年,楊康因為意外炒魷魚,在家人的幫助下,創業開店的夢想再次燃起。
△楊康與自己的地攤炒飯。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這次楊康不再急躁冒進,而是選擇從地攤做起。他認為,擺地攤可以低成本瞭解客群的口味喜好、積累口碑客源,而且即便失敗,損失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星級酒店大廚出身的楊康做出來的炒飯色香味俱全,很快就憑藉出眾的手藝積累了一大批忠實客戶,不久後便順勢開了一家45平的小店。
再次創業,楊康吸取了第一次開店失敗的經驗。
菜品上,楊康不再沿用大酒店和酒樓的菜品,而是根據餐廳的實際情況,以本地特色小吃為主。雖然這些菜式客價格不高,但適合本地人口味和消費水準,受眾比較廣,成本也可控。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人員方面,楊康經過綜合考慮,覺得初創階段還是自己做比較合適。囙此沒讓父母過來幫忙,也沒請員工,而是一個人包攬了所有工作。
雖然一個人要負責採購、服務、出品等各種事情,但是楊康覺得這樣反而更踏實,也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運營一家店的流程。
正因謹慎踏實不再冒進,加上出品上佳,他的小店越來越旺。即使去年遭遇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沒有讓他損失慘重,反而依靠地攤積累的口碑維繫住客源,依靠外賣保證了營收。
而楊康還因為在疫情期間當志願者,主動幫助磐安當地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餐,最後被評選為"金華市最美90後",自家餐廳的名氣也水漲船高,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店。
△去年疫情送餐的朋友圈。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今年初,由於生意好,楊康把隔壁的門面也頂了下來,將門店擴大了一倍,同時還收了一比特徒弟做自己的幫手。
回顧起這兩次創業經歷,楊康感慨道:"廚師創業,最重要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從基本做起,千萬不能以為靠菜品就能打天下。"
△楊康的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李輝從廚20年了,自己開家餐飲店的想法早在10年前就萌生。但因為當時剛結婚沒多久,還面臨著買房、養育孩子等壓力,手頭不是很寬裕,所以遲遲沒有行動。
2019年,轉眼間孩子都要上國中,在本地一家中型酒樓做總廚的李輝,時常想到自己也已人到中年,總不能打一輩子工,心裡再次萌發出開家小店的想法。
正當此時,私底下關係不錯的酒樓老闆向他大吐苦水,表示酒樓營收期望值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打算把生意還算不錯的酒樓轉讓出去。
李輝心念一動,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創業機會,如果自己捕手這家酒樓,手底下的人可以部分留用,菜式方面也不用擔心。更重要的是,李輝最底層的賺錢思考與老闆不同,老闆覺得一個月兩三萬利潤不够預期,而他認為只需掙點小錢,够夫妻倆的薪水即可。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雖然意識到這是個機會,但李輝沒有貿然向老闆透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回去盤算了一番。
在充分考慮到自己能不能承受失敗,能够接受什麼範圍內的虧損,如果虧錢倒閉而欠債的話,自己能不能償還等問題之後,李輝開始跟自己的愛人和朋友仔細商量。
愛人自然是無限支持,而幾比特好友則是好心提醒他:"創業邁出的第一步非常艱辛,沒有很多人想像中那麼容易,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備"。
捋清思路以後,李輝在空閒時間不斷找各種廚師創業的案例,分析總結了大部分廚師創業成功和失敗原因,並加以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話該怎麼做。
做足了功課,李輝才跟老闆提出願意捕手酒樓。為此,他拿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