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體檢報告中,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了 "鈣化"這個詞,身體中的很多器官都可以檢測出鈣化,例如 肝臟、肺部、甲狀腺等器官,除了這些身體內部的器官外,其實 血管壁上都能够檢測出鈣化。那常出現的這些鈣化到底需不需要格外注意呢?是否對身體有壞的影響呢?
鈣化的好處與壞處
鈣化分為好幾種,首先,有種被稱為"生理性鈣化"。我們的骨骼以及牙齒主要是由鈣組成的,當鈣在骨骼和牙齒中形成時,這就是功能性的生理現象。另一種被稱為"病理性鈣化"。這種是指鈣推積在了不含有固態鈣的器官、血管等部位。當醫生給我們體檢時,都是通過超聲檢查、X光片、CT掃描等科技手段來檢測。
那從發生機制上看,鈣化也分兩種,一種是全身鈣磷的代謝失調,在這種情況下,血液中鈣的含量會升高,鈣會推積在正常的組織中;另一種是人體中的局部組織發生了壞死而導致的鈣化。
在臨床上,後一種更常見。當然,"壞死"並不是很嚴重的現象,大家不要過多擔心,其實鈣推積在壞死的組織中對病情是有利的,能够使病情逐漸穩定,這是鈣的好處。然而,有些鈣化卻有較大的壞作用。所以,需要分辨到底哪些鈣化是好的,哪些存在著風險。
"良性"鈣化有哪些
1.肝臟鈣化
在對肝臟、肺部等進行檢查時會發現鈣化,在多數情况下,肝臟的鈣化是由於一些其他疾病導致的,在疾病的穩定期或者癒合期的時候會發生幾率更大。最常見的疾病有肝內管結石、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甚至肝內出現腫瘤也有可能出現鈣化,但是如果是腫瘤引起的還會伴隨一些其他的異常現象。
所以,大部分的肝內鈣化都是良性的,是比較穩定的,不需要藥物治療,更不需要做手術。但當發現有鈣化的同時還有膽管炎、膽管結石或者肝血管瘤時,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詢問專業醫生的建議。
2.肺部鈣化
如果肺部曾經發生過炎症或者損傷,那就可能到至鈣化,因為壞死的組織需要自我修復,在修復的過程中形成鈣化。最常見的肺內鈣化是由於肺結核的感染導致的,所以可能有些人在檢查時,醫生會詢問是否以前得過肺結核。當然,還有肺炎等其實疾病也會導致鈣化。
正常情况下,肺部鈣化也不需要手術,但如果其存在於0. 8釐米以上的肺結節中或者在肺部腫塊中,那就需要及時的詢問醫生。
此外,在肺部的淋巴結中也能看到鈣化,這一般也是由於結核的感染或者組織的修復導致的,不需要過度的擔心。
3.前列腺鈣化
在攝護腺檢查中也容易檢查出鈣化的現象,這往往與慢性前列腺炎、攝護腺退行性變化相關,特別是在中老年男性身上更常見。同時,儘管一部分人在攝護腺腫瘤中也會發現鈣化,但是鈣化並不是前列腺癌的表現。
這也是良性的,不需要過多的治療,主要通過藥物即可治療。此外,也有研究認為如果發現前列腺鈣化,那很有可能前列腺炎會復發,或者得前列腺結石,所以還需多加注意。
"惡性"鈣化有哪些
1.甲狀腺鈣化
這個有風險的,在甲狀腺的疾病當中,只要甲狀腺細胞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就很有可能導致鈣化。所以,例如甲狀腺癌、甲狀腺瘤、甲狀腺結節等都有可能導致鈣化。並且一定要格外注意。
儘管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是鈣化的甲狀腺結節卻可能是惡性的,例如小的、針狀、沙粒樣的鈣化常常是惡性的,粗大鈣化、環狀鈣化也有惡性的幾率。所以,如果甲狀腺鈣化,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引起重視。
2.乳腺鈣化
對乳腺鈣化的檢查管道是通過乳腺X線攝影的方法,不是通過乳腺超聲的管道。所以,在醫院檢查時不要只做乳腺超聲,特別是對年齡超過40歲的女性,儘量兩種方法都檢查一下。
其實,乳腺鈣化分為良性和惡性,分散、粗大的往往表示良性,這種可能是由於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導管擴張等引起的,而密集、細小的表示惡性,尤其是組織面積裏有7-8個鈣化點,就需要引起高度的警惕,防止患乳腺癌。
3.動脈鈣化
除了器官的鈣化,還有一種鈣化是血管的鈣化。比如通過肺部CT掃描可以判斷主動脈或冠狀動脈是否鈣化,頸動脈超聲檢查可以判斷頸動脈內膜中是否出現。與器官鈣化不同的是,動脈鈣化不會有癌症的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警惕,因為這很有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動脈硬化也就等於動脈鈣化。
所以,如果檢查出了動脈鈣化,就要仔細檢查一下自身血壓、血糖等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就應該儘快治療,如果正常,那就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系統在逐漸退化,可能會有心血管上的風險。
結束語:
綜上,相信大家對各種鈣化都有了大致的瞭解,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格外注意惡性的鈣化,如果遇到就要及時到醫院治療,讓自己健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