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梅菜扣肉,在客家菜中地位很高,客家人家庭裏逢年過節或客人拜訪都是宴席硬菜,梅菜扣肉特點是每一塊扣肉都酥軟入味,油脂部分還達到入口即化的質感,鹹香濃郁香氣四溢,而且賣相醬色油亮特別有食欲感,但缺點就是"耗時"和"難製作"。
這兩個缺點就勸退了大部分打算學習梅菜扣肉做法的朋友了,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讓扣肉的外皮呈虎皮狀,同時還保持肥而不膩質感。
製作梅菜扣肉,要選用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五花肉先用香料湯烹煮至熟透,然後進行油炸一遍,兩個不同烹飪手法在這銜接,成了整道菜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很多人把肉煮好後就直接下鍋油炸,此方法就大錯特錯了,不僅不會讓外皮快速呈現虎皮狀,甚至還有炸鍋濺油風險,操作步驟錯誤,訣竅也沒掌握。
本期小鹿教大家製作梅菜扣肉的正確方法,做扣肉時,肉焯好直接炸就錯了!教你成功訣竅,酥軟入味鹹香四溢,製作梅菜扣肉的步驟和訣竅非常重要,過程也相當耗時,但真的好吃,平常空閒時間多的朋友,不妨嘗試製作。
◇「梅菜扣肉&;材料清單」:
五花肉1條,梅乾菜2把,葱薑蒜
香料(八角2個/桂皮/香葉4片/草果等)
炒梅乾菜調料(生抽/醬油/糖/鹽)
醬料(醬油適量/白糖1小勺/生抽2湯勺/啤酒或料酒2湯勺/白胡椒粉2小勺)
◇「製作過程」:
步驟1|先把五花肉切分開幾塊大小均勻的等份,洗淨後冷水下鍋,放葱薑、香料進行烹煮,大火燒沸後有浮沫溢出要剔除乾淨,大火煮5分鐘,翻面再煮5分鐘,控水撈出。
步驟2|梅乾菜提前一晚泡軟,洗淨後切碎,熱鍋熱油,下薑蒜爆香,再倒入梅乾菜碎小火翻炒至水分收幹,下生抽、醬油、糖、鹽進行調味,倒一碗水後小火燜5~8分鐘,讓梅乾菜吸收醬汁,鏟出放凉備用,此步能在肉塊烹煮或油煎後時進行操作。
步驟3|用小盤裝著醬油,肉塊煮熟出鍋後趁熱放入醬油中翻滾,讓肉塊四周沾上醬油,再用竹簽或鋼簽,在肉皮表面胡亂紮洞,讓醬汁浸透到肉中,再抹一遍醬油,猪皮朝下浸泡在醬油內10分鐘以上,再放到烤網上晾乾,讓醬油完全被肉塊晾乾吸收。
步驟4|做好上述醃制晾乾操作後,才能下鍋油煎,鍋中倒油並燒熱,肉塊皮朝下碼放進油鍋中,並迅速蓋上鍋蓋小火慢煎,煎得肉外皮呈虎皮皺紋狀,即可取出放凉。
步驟5|把配方中的"醬料"調配好,並把炸好的扣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倒入調好的醬料並抓勻醃制5分鐘。
步驟6|取一大碗,把切好的扣肉片外皮朝下擺放整齊,再堆上炒好的梅菜幹,淋入殘餘的醃料,壓緊實後,倒扣個小盆蓋著。
步驟7|把梅菜扣肉上高壓鍋,上汽後轉中小火壓燜40~50分鐘,出鍋後把梅菜扣肉倒扣過來,形成梅菜墊底扣肉朝上的樣貌,一道醬氣四溢、油潤光亮、充滿食欲感的梅菜扣肉就製作好了。
◇「梅菜扣肉&;烹飪技巧」
(1)肉塊煮好後,不能直接下鍋炸,想醬香入味,要先用醬油進行醃制,想快速起虎皮皺紋,油炸前要讓肉塊表面的醬汁晾乾,水分含量少才能更輕易的被炸出虎皮狀,同時因為肉塊始終含醬汁量大,下鍋炸時一般都會濺油,為了安全,碼入鍋後蓋上鍋蓋就對了。
(2)最後步驟用高壓鍋蒸能省一大半時間,如用蒸鍋,時間要延長至1.5小時。
????)?「做扣肉時,肉焯好直接炸就錯了!教你成功訣竅,酥軟入味鹹香四溢」,關注小鹿,試試私信小鹿【菜單】/【家常菜】/【醬料】關鍵字,來領取7000+各大菜系做法與醬料調配吧!歡迎您分享、收藏、點贊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