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國癌症發病率高,愛吃肉“惹的禍”?哈佛最新研究:紅肉或致癌
admin
2021-07-15 10:50:48
0

原標題:我國癌症發病率高,愛吃肉"惹的禍"?哈佛最新研究:紅肉或致癌

現代大部分人"一頓不吃肉,渾身都難受。"這說明肉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難以替代的地位。

據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癌症病例457萬例,癌症死亡病例300萬例,均居全球第一

於是就有人說"肯定是因為中國人愛吃肉,天天吃才會這麼多人患癌!"

據中國肉類協會2015年的統計資料,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是63公斤/年,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所建議的人均27.4公斤/年一倍以上。

其實,關於"吃肉致癌"的爭議從未停止過。

一、吃肉真的致癌嗎?

"吃肉致癌"的爭議始於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報告,報告中將加工肉製品列為1類致癌物,將紅肉列為2A類致癌物

此後"吃肉致癌"的爭議愈演愈烈。

當時報告發表後,多國肉類協會質疑研究結果,認為這個結果"不科學、不慎重、不客觀",是對此前無數報告的公然挑釁。

其實報告中的致癌分級不等於致癌强度,致癌分級的依據是是否有證據表明致癌,和致癌强度或對人類的實際威脅程度沒有必然聯系。根據世衛的致癌物分級,1類致癌物指的是已證實對人體致癌,2A類致癌物指的是"可能性較高"的致癌物,即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人體作用尚不明確

面對來自各方的爭議,時任世衛組織駐日內瓦總部營養健康和發展司司長法蘭西斯科·布蘭卡解釋到,此次報告是基於對逾800項關於食用加工肉製品和紅肉與人類患癌關係的研究成果進行審查後得出的結論。

研究機構長期對大量人群隨訪觀察發現,完全不吃加工肉製品和紅肉的,患腸癌風險最低;每天吃50克加工肉製品的患腸癌風險新增18%,吃100克的風險將新增36%

關於紅肉與致癌的關係,布蘭卡表示,由於現時掌握的數據有限,如果現在食用紅肉量不多的話,建議不要新增。

布蘭卡還強調到,報告的本意並非不讓人們食用這些肉類,而是提醒大家,减少食用這些肉類能降低患癌風險。

二、最新研究:紅肉可能會促進結腸直腸癌的發展

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表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雜誌Cancer Discovery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腫瘤學家Marios Giannakis博士的研究團隊首次將結直腸突變特徵與食用加工肉或紅肉聯系起來,提供了兩者之間的機制聯系,進一步闡明了紅肉對結直腸癌的促進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邀請了900個配對的結直腸癌患者參與,分別對正常和癌變的結腸組織進行了全外顯子組DNA測序。同時,所有患者都提供了診斷結直腸癌前幾年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他因素的資訊。

DNA測序數據的結果顯示,正常和癌變的結腸組織中都存在一些突變特徵,包括一個訓示烷基化的特徵,這是一種DNA損傷形式。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烷基化特徵與診斷前攝入加工或未加工紅肉顯著相關,但與攝入其他食物或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無關。

該項研究首次在結腸結腸細胞中發現烷基化突變特徵,並將其與食用紅肉和癌症驅動突變聯系起來。這些發現表明,食用紅肉可能會導致烷基化損傷,誘導KRAS和PIK3CA基因發生致癌突變,從而促進結腸直腸癌的發展。

這項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食用紅肉是發生結直腸癌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也為預防、檢測和治療這種疾病提供了機會。

三、以後還能好好吃肉嗎?

那麼可能不少人會好奇,那麼多研究表明食用紅肉有致癌的風險,以後還能好好吃嗎

其實不管是世衛組織的報告還是其他研究結果,都沒有說要儘量避免食用紅肉,只是提醒大家紅肉對腸癌有致癌風險,應該减少食用量

世衛組織駐日內瓦總部營養健康和發展司司長弗朗西斯科·布蘭卡強調過,"本意並停止食用這些肉類,而是說减少食用會降低患癌風險。"

况且,紅肉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鐵、磷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尤其是鐵,主要以血紅素鐵存在,是膳食鐵的優質來源。同時,紅肉還是維他命A、維他命D和B族維他命的良好來源。囙此,適量食用紅肉對人體健康是有好處的

四、那麼"少"吃紅肉,該如何正確吃呢?

1、日常應儘量選擇瘦肉

瘦肉蛋白質含量高,比如裡脊肉;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比如五花肉、肥牛,减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2、控制每日肉類攝入量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畜禽肉類的攝入量為40~75克。每天適量食用一點紅肉,每次控制在1兩左右,也可以每週吃3~5次,不要一次吃太多。

3、最好吃新鮮的肉

肉最好現買先吃,吃新鮮的。冷凍最好不要超過30天,需要注意的是,冷凍肉一旦解凍之後,會比鮮肉更易滋生細菌,囙此切忌再次冷凍

4、搭配蔬菜食用

可將大塊肉切成小塊或切絲,搭配新鮮蔬菜一起食用,既可控制肉類攝入量,還有利於均衡營養。

參考資料:

1、真相|"紅肉致癌"可信嗎?世衛組織:證據有限.央視新聞.2015年11月2日

2、中國人吃肉量全球最多.健康時報.2017年8月11日

3、「紅肉」和「白肉」哪個對身體更友好?營養師建議你這麼吃.生命時報.2021年2月24日

4、重磅證據!吃紅肉與DNA損傷、結直腸癌相關基因突變的分子聯系.中國生物技術網.2021年6月18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说没有吃过这几道武宣特色菜的人... 三伏天的太阳 把武宣的稻田晒得发亮 蝉鸣在竹林里滚成一团 村口老榕树下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这时候吃什么...
西北娃贝贝:黄花菜南瓜香喷喷家... 秋冬季节,孩子常常会出现: 胃口差、不爱吃饭; 手脚凉、体质偏弱; 偏爱零食、不爱主食。 ...
探店推荐 | 从“日式软包”到... BBU(精品烘焙联盟)拟在全国范围内 甄选精品烘焙门店,实地探店拍摄 纳入【BBU主理人品牌推荐】榜...
原创 分...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美团宣布:请所有骑手喝奶茶 8月6日,立秋前夕,全国百万美团骑手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记者联系到美团相关负责人,对方证实,美团...
云南酸木瓜鸡酸到上头!比柠檬酸... 云南酸木瓜鸡,这道源自滇西的风味佳肴,以其独有的酸香成为无数食客的心头好。它选用云南特有的酸木瓜,其...
卤海带要焯水吗?30年卤味师傅... "哗啦——"海带刚下锅就泛起可疑的绿色泡沫,厨房瞬间弥漫着海鲜市场的腥气...作为炸过三次厨房才学会...
《云南档案》——保山小粒咖啡:... 云南保山,北回归线横贯其间,高黎贡山巍峨耸立,怒江奔腾不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保山小...
原创 立... 立秋一到,早晚的风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凉意,可白天的“秋老虎”依旧发威,闷热未消,暑湿缠绵。...
核桃油清蒸鲈鱼——宴客家常两相... 一道鲜到掉眉的懒人硬菜!鲈鱼肉质细嫩无小刺,清蒸后淋上热油激香。冷榨核桃油替代传统香油,坚果香气巧妙...
原创 避... 第一次做避风塘鸡翅时,我信心满满:不就是裹面包糠炸鸡翅吗?结果鸡翅下锅炸到一半,“滋啦”一声油花四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提前引爆申...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6日报道: 随着立秋节气的临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一年度消费仪式再度成为申城市...
870.82% ↑ 遵义白酒,... 据遵义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遵义白酒出口额达3981.26万元(茅台集团的出口除外),同比...
暑期昆明茶饮市场火爆,本土特色... 8月的昆明街头,茶饮店门前蜿蜒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昆明饮品市场迎来消费高峰...
家常桂鱼的多种美味做法大全,轻... 桂鱼,作为一种肉质鲜嫩的淡水鱼,深受家庭主妇和美食爱好者的喜爱。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优...
打卡经济的密钥:是日本三得利乌...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打卡经济”成为品牌营销中备受关注的新趋势。三得利乌龙茶近期与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