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現代社會需要解决的一大難題。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很多疑難疾病都得到了解决,即便是讓人聞之變色的癌症,也正一步步變成慢性病,然而,狂犬病仍然在我國流行。
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披露的數據,2020年1-9月,我國狂犬病發病數量152例,死亡人數為114人,由此可見,想完全消滅狂犬病,我們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一、狂犬病究竟有多可怕?致死率高達100%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王傳林表示:狂犬病病毒是噬神經病毒,人被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動物抓傷或咬傷之後,病毒會在傷口處滯留一個星期左右,然後就會與人體內的神經結合,並沿著神經直達中樞,進行大量複製,接著繼續前進,到達大腦,導致大腦的血腦屏障被破壞,最後再沿著大腦的周圍神經,擴散至全身。
狂犬病病毒的發病週期較短,一般只有7天左右,有的在1-3個月左右,最長的為8年。更關鍵的是,狂犬病的致死率極高,約為100%。
網絡上曾流傳一些視頻,說人狂犬病發作的時候,會學狗走路、學狗叫,其實,這都是謠言。
視頻截圖
實際上,狂犬病病毒分為潜伏期和前驅期,潜伏期好像正常人一樣,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到了前驅期,就會出現感冒一樣的症狀,比如頭暈、頭疼、噁心、低燒、乏力等,比較容易被忽視。此外,如果被抓傷或咬傷之後出現了傷口,狂犬病發作時傷口還會有疼痛感。狂犬病發作會讓人興奮,表現為一直不停地說話,或者到處吐唾沫等。
二、打了狂犬疫苗人卻沒了?是疫苗失效了?
32歲的龍某意外被狗咬傷,本以為打了狂犬疫苗之後就沒事了,想不到,過了半個月左右,龍某突然出現了明顯的不適症狀,表現為左腿發麻、脊椎發酸、尿頻尿急等。當時沒想到是被狗咬的後遺症,龍某去泌尿外科和骨傷科掛了號,也吃藥,但並沒有效果。後來,龍某又自行去診所打了點滴,都無濟於事,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了,連路都走不了。最後,龍某再次入院,經過專家會診,初步診斷為狂犬病。雖然專家緊急搶救,但病情耽誤太久,龍某入院病情持續加重,昏迷不醒,很快就因呼吸衰竭而離世。
很多人會有產生這種誤解:"打了疫苗就沒事",事實並非如此。
西安市第八醫院感染二科主任李燕平說,雖然龍某及時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仍發生了意外,這其中有兩個可能:咬傷龍某的可能是野狗或瘋狗,狂犬病病毒的含量很高 strong>,發病很快,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前,病毒就已經蔓延;還有另一種可能,是龍某注射了疫苗之後,產生抗體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抗體產生之前,病毒就蔓延了。
所以,"打了疫苗就沒事"是對狂犬病的一大誤解。尤其是對於免疫力低下的人來說,即便是及時注射了狂犬疫苗,疫苗在體內形成抗體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這時候病毒在抗體未形成之前就沿著神經蔓延,就為時已晚了。
三、消滅狂犬病,重點應該把針打在動物身上
近兩年來,全國各地陸續加强了養犬管理,對不少養犬行為進行了規範,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狂犬病的預防。
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發佈的數據,與2019年相比,2020年1-9月我國狂犬病發病數量已經大大减少,僅為152例,死亡人數為114例。然而,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等早已消滅狂犬病的國家相比,我國做得還遠遠不夠。
有專家指出,我國狂犬疫苗使用量世界第一,防疫效果卻是世界倒數第二,根本原因在於"重人輕犬"。真正的防治工作,應該把注射狂犬疫苗的重點放在動物身上,而不是人身上。只有動物防疫到位,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風險才會降低。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佈《聚焦犬只——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解决方案》指出:對犬只保持70%以上的免疫接種率,才能有效預防狂犬病。從整體來看,我國的狂犬病疫苗接種率顯然遠低於70%,只有個別地區的免疫覆蓋率超過70%。
延伸閱讀:避免狂犬病奪命,關鍵時刻要這麼做
最後,提醒大家,當被動物抓傷或咬傷時,避免狂犬病奪命,關鍵時刻要這麼做:
1.用流動的清水持續沖洗傷口,然後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鹼性清潔劑清洗傷口,持續15分鐘左右,如果傷口較大,出血較多,應馬上去醫院處理。
2.去醫院注射狂犬疫苗,越快越好,如果傷口嚴重,除了疫苗之外,還需要射狂犬病病毒抗體。
當然,還要注意,並不是只有被猫狗抓傷、咬傷了才會感染狂犬病病毒,狐狸、黃鼠狼、蝙蝠、家畜等動物體內也會攜狂犬病毒,甚至是被人抓傷、咬傷了,也要注射狂犬疫苗,以免發生感染,危及生命。
不過,消滅狂犬病毒的首要之舉,還是愛寵人士遵守養寵條理,定期給寵物注射狂犬疫苗,外出牽繩、戴嘴套等,以免抓傷和咬傷他人。
參考資料:
[1]《狂犬病致死率100%這些常識你一定要早知道》.光明網.2018-12-11
[2]《中國狂犬疫苗使用量世界第一,消滅狂犬病關鍵是把針打到狗身上》.中國青年網.2020-11-07
[3]《燕趙晚報:"打狂犬疫苗就沒事"是個致命誤解》.燕趙晚報.2017-07-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