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癌症統計報告》顯示,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位於女性惡性腫瘤的第四位。 我國的宮頸癌新發病例高峰年齡為20~24歲,位居15~44歲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的第三位。 p>
宮頸癌的發病年輕化令不少女性"談癌色變",所幸,它是現時唯一明確病因的惡性腫瘤,且已有疫苗可預防,即HPV疫苗。 p>
"約不到啊?!" 許多女性為預約HPV疫苗各種"撓頭",事實上,並非所有HPV疫苗都緊缺,只是很多人存在認識誤區——二價看不上,四價在猶豫,九價 一苗難求。 p>
那麼,注射了HPV疫苗是不是就不會得宮頸癌?什麼年齡接種最佳?
39健康網邀請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姚婷婷,耐心細緻地解答福斯對HPV疫苗的顧慮和疑惑。
一、多少歲接種最好?
HPV病毒即 "人乳頭瘤病毒",迄今已 發現200多種,可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 低危型病毒主要引發尖銳濕疣,高危型病毒則與宮頸癌密切相關。 現時,尚無真正有效的藥物可以殺滅HPV病毒。 p>
姚婷婷介紹稱,現時研究表明,宮頸癌中有98%患者檢查出HPV陽性,接種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發生的重要手段。 HPV疫苗目前有三種類型,包括二價、四價和九價,顧名思義它們分別針對預防2種、4種和9種HPV病毒。 p>
其中,二價HPV疫苗主要針對HPV16和18,四價在此基礎上加上HPV6和11,九價除了以上提及的四種病毒之外,還包括HPV31、33、45、52和58。
"HPV16和18是宮頸癌的病毒類型,HPV6和11則有可能導致尖銳濕疣,囙此四價疫苗還能預防尖銳濕疣的發生。" 姚婷婷表示,HPV疫苗的最佳接種年齡為9~13歲,其次是13~26歲沒有性生活的女性。 p>
這3種疫苗的年齡限制略有不同:二價適合9~45歲女性接種,四價適合20~45歲女性接種,九價適合16~26歲女性接種。 p>
到了接種年齡,應該儘早去接種,盲目等待九價疫苗是一種誤區。 p>
不少30歲以上的女性讀者提問:"超齡有無接種的必要"。對此姚婷婷回應,沒有宮頸病變的"超齡" 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選擇接種二價或四價HPV疫苗,但超過45歲一般不主張接種。 p>
二、接種後能懷孕嗎? 男人也需要接種? strong>
全國各地的衛生站、社區醫院等醫療機構均可進行HPV疫苗預約,此前,由於不同價位疫苗的存量和價格有所差別,部分女性優先選擇了二價或四價疫苗。 隨著九價HPV疫苗在國內上市,這些女性有意願再次預約和接種。 p>
針對這種情況,姚婷婷認為再次接種的必要性不强。 p>
當接種年齡撞上懷孕生子這等大事怎麼辦?
姚婷婷說,由於HPV疫苗近20年才開始推廣使用,療效和適用人群的數據還有待完善。為了寶寶的安全,暫不主張哺乳期女性接種HPV疫苗。對於有備孕計畫的女性,建議接種後至少間隔半年再備孕。
但對於一些接種疫苗後才發現懷孕的准媽媽,倒不必選擇放弃寶寶,"通過定期產檢進行密切監測,接種者依然可以生下健康的寶寶。" p>
在福斯的觀念裏,HPV疫苗僅適用於年輕女性。 姚婷婷就此澄清,HPV病毒感染與男性的口腔癌、肛門癌和陰莖癌關聯密切。 "囙此,有條件的話,性活躍男性群體同樣適宜接種HPV疫苗。" p>
三、打了疫苗照樣要定期做宮頸癌篩查
接種HPV疫苗前,需要做什麼檢查? 醫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在接種HPV疫苗前,接種者無需做任何HPV檢測。 p>
"在接種疫苗前做檢查,如果發現HPV呈陽性,會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她們也許會為了儘快‘轉陰’,費勁一切心思,一來二去容易耽誤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 p>
姚婷婷指出,即使感染HPV也不必驚慌,這不代表一定患有宮頸癌。 研究發現,性活躍的女性有80%的幾率得"一過性的HPV感染",一過性感染在未經任何處理的情况下,只需做定期隨訪即能轉陰。 p>
那麼,接種疫苗是不是就一勞永逸了,需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姚婷婷給出肯定的答覆: "市面上的HPV疫苗最多只針對九種HPV病毒,不足以預防全部HPV病毒,囙此絕不能忽視防癌篩查。澳大利亞有比特帆船冠軍雖然打了HPV疫苗,但由於沒有定期篩查,最終因宮頸癌去世,十分可惜。" p>
需強調的是,HPV疫苗對於宮頸癌並無治療效果。 首次查出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的患者,建議三個月後複查,如果感染狀況無改善,需要新增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 p>
檢查結果若無問題,患者只需進行3~6個月的隨訪; 檢查結果若提示有不典型增生細胞且合併有高危型HPV感染,還需要做進一步活檢,再製定治療方案。 p>
本文指導專家:
姚婷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婦產科工作十餘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