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的广袤天地中,和果子与法式甜点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分别在东京与巴黎的上空闪耀。它们承载着各自城市的独特韵味,从制作工艺到美学呈现,都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宛如一场跨越国界的美学对话。
和果子,这一日本传统点心,可谓源远流长。据说其起源与中国唐代的饮茶习惯息息相关,当时日本遣唐使将中国的茶道文化与糕饼技艺带回日本,深受贵族阶层喜爱。历经数千年演变,和果子早已融入日本文化与民族精神之中。从材料选取来看,和果子多以糖、糯米、小豆等为主。小豆煮沸去皮制成豆馅,混入甜砂糖,再用年糕包住,便能变幻出各式精美点心。像 “善哉”,是将小豆和年糕加入粘稠甜味的汤中制成;“落雁” 则是把砂糖压入木雕模型,里面并无小豆;羊羹也是颇具特色的一种。而且和果子特别讲究 “时令”。每到特定季节,便有与之对应的经典造型。春日,樱花盛开,和果子便可能呈现出粉嫩的花瓣形状,甚至取用樱花花瓣或盐渍樱花叶作为材料;夏日,或许会以清凉的抹茶为馅料,搭配精致的外形,仿佛能驱散暑气。这种对季节的敏锐捕捉,将自然之美融入小小的点心中,正是和果子独特魅力所在。
把目光转向遥远的巴黎,法式甜点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中世纪开始,法式甜点就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吸收新的食材与技术。法式甜点在材料运用上极为丰富多样,面粉、奶油、巧克力、水果等皆是常用原料。以马卡龙为例,这一闻名世界的法式甜点,主要由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制作而成,并夹有水果酱或奶油。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苛刻。需精心调配蛋白霜,将其与杏仁粉等充分混合,挤在烤盘上形成整齐的圆形,再经烘焙,烤好后还要精心制作内馅并夹在两片饼干中间。法式甜点注重精致与奢华的视觉呈现,常以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搭配吸引目光。比如歌剧院蛋糕,多层的巧克力海绵蛋糕与咖啡奶油霜相间,表面淋上一层光亮的巧克力甘纳许,再撒上糖粉或装饰金箔,从外观上就给人一种极致的享受。
从美学内涵角度深入剖析,和果子追求的是一种 “和敬清寂” 的东方美学意境。它以简洁、自然的造型为主,不过分张扬,宛如一位身着素雅和服的女子,静静地散发着内敛之美。制作和果子的点心师傅们,常常把和果子做成花鸟鱼虫等自然事物的模样,让人在品尝之前,先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体现了日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法式甜点则展现出西方的浪漫与奢华美学。它追求极致的精致与完美,从复杂的造型到绚丽的色彩,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仿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法式甜点常常出现在高档的宴会场合,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彰显着一种华丽的氛围。
我曾有幸在东京的一家传统和果子店品尝过和果子。店内装饰古朴典雅,榻榻米上摆放着精致的茶碗与和果子。当和果子端上桌时,那精美的外形瞬间吸引了我。一款以枫叶为造型的和果子,颜色从红到黄过渡自然,叶片的纹理清晰可见,我甚至都有些不忍心下口破坏这份美好。放入口中,细腻的豆馅与软糯的外皮在舌尖交融,仿佛能品尝到秋天的味道。在巴黎的一家法式甜点店,我品尝了一款法式千层酥。层层叠叠的酥皮,搭配香甜的奶油与新鲜的水果,一口咬下去,酥皮的酥脆、奶油的香甜、水果的清新在口中同时迸发,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令人陶醉。
和果子与法式甜点,虽然诞生于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制作工艺与美学内涵,但它们都是人类美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每一口和果子,每一块法式甜点,都蕴含着背后无数的故事与情感。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东京和巴黎,亲自品尝这两种美味,感受这场独特的美学对话。请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就发财,咱们下期再见!
上一篇:原创 煮毛豆,最忌洗完直接煮!教你正确做法,出锅翠绿,鲜嫩入味好吃
下一篇:家烧阳春三鲜—— 源自安徽黄山的清脆雷笋,鲜美的河虾,加上当季的蚕豆,仿若品味山野的轻风,一口入味,最是鲜美。菜肴出品:徽商故里#杭州徽商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