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凉皮,很多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西安和陕西,没错,西安的凉皮种类丰富,有秦镇米皮、宝鸡擀面皮、麻酱凉皮等,是陕西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凉皮的制作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期,但实际上,整个西北地区都有凉皮这种吃法。
比如距离西安并不远的宝鸡岐山县,当地的岐山擀面皮很有名,此外兰州等地也有特色凉皮。也有一种说法称,天水被认为是凉皮的发源地之一,因为当地的凉皮文化深厚。
大西北的陕西、甘肃等地盛产小麦、大米等粮食作物,为凉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以小麦面粉或大米为原料制作的凉皮,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
到了夏季气温较高的时候,口感凉爽的凉皮,能够起到消暑解热的作用,适合在炎热的天气里食用。
岐山擀面皮以高筋面粉为原料,蛋白质含量较高,能使面皮更有韧性和嚼劲。如西安的秦镇米皮以大米为原料,天水面皮虽以面粉为原料,但在面粉的选择和处理上与岐山擀面皮有所不同,且天水面皮制作时会分离出面筋单独蒸制,岐山擀面皮一般是整体制作。
在加工过程中,岐山擀面皮的乳酸菌发酵赋予微酸风味,类似欧洲酸面包的“天然酵香”,与普通面皮的直蒸口感截然不同。
岐山擀面皮的做法也很有地方特色,先将面粉加水揉成硬面团,然后擀成薄厚均匀的面饼,放在蒸笼里蒸熟。蒸熟后取出晾凉,再用专用的刀具将面皮切成宽窄均匀的面条状。
接着把切好的面皮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熟油(一般用菜籽油)进行搅拌,使面皮松散且具有光泽。最后,还会进行 “回饧” 的过程,让面皮充分吸收油脂,变得更加筋道。
岐山擀面皮的吃法,也和西安的秦镇米皮大为不同,通常加入辣椒油、香醋、蒜泥、盐、味精等调料,还会搭配黄瓜丝、胡萝卜丝等蔬菜。
岐山擀面皮的辣椒油是一大特色,选用优质辣椒面,用烧热的菜籽油泼制,香味浓郁,辣味醇厚。
岐山擀面皮口感筋道有嚼劲,味道酸辣鲜香,尤其是辣椒油的香味与面皮的嚼劲相得益彰。
凉皮的地域差异本质是“因地制宜”的饮食智慧:小麦产区做面皮,稻米产区改米皮,干燥地区重辣香,湿热地区加酸解腻。
凉皮是北方“麦食文化”的缩影,岐山擀面皮则凭借发酵+擀制的双重工艺,成为陕西凉皮中的“筋道担当”。
岐山擀面皮酸香筋道的口感,与关中平原的麦香、岐山醋的底蕴深度融合,堪称“面食智慧”的活化石。
若想体验其精髓,需亲赴岐山,从一口酸辣中品味周礼之乡的千年烟火气。(图片来源:宝鸡文旅、岐山周文化旅游度假区等)
上一篇: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