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三十四届哈洽会上,宝清特装馆持续首日热度,中外客商纷至沓来,人流不断。特别是现场制作展台前更是人潮涌动,热气腾腾的玉米段一出锅,瞬间被迫不及待的人们一扫而空。随后,大家争相扫码购买,一些客商询价、洽谈,寻求进一步的合作。“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粘玉米,很成很饱满,口感特别清香,就像小时候的的味道。应该是宝清的土壤比较好,和以前吃过的不一样。”品尝着宝清香糯可口的鲜食玉米,哈市的李女士赞不绝口,连连夸赞“好吃!好吃!”
今年哈洽会上,宝清的鲜食玉米像变形金刚般“玩”出了新花样,除了常规的清蒸玉米段,还推出了玉米汁、玉米浆包(煎成小饼)等新吃法。清蒸玉米段最受欢迎,而玉米浆包的吃法在工作人员和现场客商的交流中不断创新,不但抹上了香甜的黑蜂蜜,还融合了宝清特产糖纳红小豆,丰富的食材、鲜美的口感令人唇齿留香,挑逗着客商的味蕾,也吸引着更多的中外客商趋之若鹜。“我们的鲜食玉米从采摘到工厂加工不超过30个小时,有效锁鲜,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玉米里的营养成分和水分,确保大家能够吃上最地道、最鲜美的鲜食玉米。”宝清县电商办的工作人员顾奎明一边招呼着客商一边推介着产品。
近年来,宝清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将鲜食玉米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黄金引擎”,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参与”模式,带动农户增收、村集体壮大、产业链升级,探索出一条“小玉米撬动大产业”的共富路径,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为12万亩,年加工能力为4亿棒。2024年,全县鲜食玉米销售2.5亿棒,产值5亿元,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433元,同比增长4%,是10年前的2倍。
宝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郭阳表示,宝清县将继续深化产业发展,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让鲜食玉米成为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计划到2027年实现“三个跨越”: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年加工能力达5亿穗,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地理标志产品覆盖全国60%以上省份,品牌跻身“中国鲜食玉米十大品牌”;形成“产城融合、城乡共富”的乡村振兴样板,为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提供“宝清样板”。(马淑芬 记者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