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電子烟,一直都存在爭議。
一開始電子烟的出現是打著"傳統香烟的安全替代品""可用於戒烟""對身體無損害"等旂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去購買。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時大約有1035萬人在使用電子烟,尤其是年輕人,以15-24歲年齡段的人群使用最為廣泛。
那麼,電子烟真的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嗎?今天就給你來揭秘一下。
一、電子烟真的能戒烟嗎?
答案是:電子烟不能戒烟。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給你細說。
傳統的香烟,我們知道是先將烟草烤幹,切成絲狀然後卷起來就可以抽了,當中含多種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
而電子烟主要是通過發熱的導絲將裡面的鹽烟油加熱霧化成蒸氣吸入,雖然沒有產生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質,但別忘了了尼古丁還存在。尼古丁被吸入肺部後,可啟動大腦內受體釋放多巴胺,這種物質可以提升愉悅感。
不過這種愉悅感持續不了多久,當尼古丁被分解完後,多巴胺水准下降,抽烟者會出現焦慮、煩躁、頭疼、噁心等不適,這時又會想來一根。
一根又一根後,人體對尼古丁的敏感程度也會持續下降,導致需要抽更多的烟才能感到滿足,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尼古丁依賴。
可見,電子烟並不能幫助戒烟,反而可能導致煙癮越來越大,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想要戒烟的人,別指望依靠電子烟。
二、電子烟的危害不比傳統香烟小
不少人對電子烟打出的"對身體無損害"的宣傳口號深信不疑,覺得電子烟對身體不會造成什麼危害。
但事實上,電子烟產生的危害不比傳統香烟小,國家衛健委和世衛組織駐華代表共同發佈《中國吸烟危害健康報告2020》證實電子烟的危害。
抽電子烟可帶來以下危害:
第一,電子煙氣溶膠可提升呼吸道炎症因數的產生,導致氣道慢性炎症,進而影響肺功能,提升慢阻肺的發病風險。
第二,電子烟煙霧當中不僅含尼古丁,會讓人上癮,還含丙二醇、甘油等添加劑,其中丙二醇加熱後可分解出高濃度甲醛。
曾有實驗檢測結果得出,其甲醛濃度要比室內空氣當中的甲醛濃度要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而甲醛對人體危害不言而喻,甚至它還是一種致癌物。
第三,電子烟一樣會誘發癌症,曾有研究表示,電子烟當中的烟油可改變口腔微生物菌群,誘發牙齦疾病,甚至口腔癌。
可見,電子烟並不是如它的廣告語那樣無害,只是一些黑心商家鼓吹出來的"電子烟無害論"。
如果長期接觸電子烟,對健康可造成巨大的傷害,所以大家一定要認清這一點!想要身體健康,要遠離各種烟,包括電子烟,尤其是"上頭"電子烟。
三、小心"上頭"電子烟
大麻,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毒品,所以被嚴格管控。
但近年來,卻有一種"上頭電子烟"悄悄上市,其中便是添加了合成大麻素這種違禁的毒品成分,讓人吸食後莫名染上了毒癮。
小王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工作途中休息時便會來根烟,一次在鄰居家老大哥介紹下抽起了電子烟,說是危害會小一點。
但抽了不到兩個月,小王就感覺到不對勁,他發現自己不僅精神變差了,脾氣還變得易躁易怒,控制不住情緒,可還是會忍不住想抽,最終家裡人察覺到不對勁,趕緊報警。
經調查發現,小王所抽的電子烟中含有一種"合成大麻素"的成分,而小王之所以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就是囙此而引起,最終他去了戒毒所才戒掉了毒癮。
而類似的案例,近兩年越來越多。
北京高新醫院戒毒科主任徐傑表示,從2019年上半年初次接觸這類患者,到2020年年底就已經接觸了上百個案例,其中以年輕人居多,所以對於這類問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視。
尤其是一些商家在售賣電子烟時,會打著不含任何違規成分的口號,讓你"合法上頭"。可實際上認真去瞭解時,你會發現它無生產地址、出廠日期、審批文號,也就是個三無產品。
為此,徐傑一再強調:很多人對於大麻電子烟瞭解並不深,甚至不覺得它是毒品,也意識不到它的危害性,覺得自己能控制住自己,不會成癮。
可事實卻總是與預期的背道而馳,因為這種電子烟比一般的大麻,更容易上癮。
如果長期吸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小便失禁以及嚴重的情緒問題等負面反應,嚴重危害到患者身心健康,所以,一定注意遠離吸食這種大麻電子烟。
其實,不管是傳統烟,還是電子烟,都可給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而兩者相比,電子烟的危害可能更大。所以,別想著通過電子烟戒烟,如果想要身體健康,不管是哪一種烟都別抽!
參考資料:
[1]《電子烟=戒烟神器?揭開電子烟的"無毒戒烟"謊言》.北京朝陽醫院.2021-06-01
[2]《人民來論:莫讓電子烟"圍獵"年輕人》.人民網.2021-05-31
[3]《你以為電子烟就不是烟了?它的危害要當心了!》.共青團中央.2021-02-07
[4]《可怕!千萬別沾!這種電子烟,吸了染毒癮!號稱"合法上頭",但比大麻危害更大!》.央視財經.2021-05-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