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些美食观(二)
创始人
2025-07-18 10:44:13
0

今天接续上文,发出新一期个人有关美食的观点。

上一篇文章中说到,在多年饮食经历中,这些想法在我心中是相当稳定和自洽的存在。但有一点我很想强调——实际上,所有的观点均不源于时间的被动积累,而是延续于很多年前就出现过的某些念头。那时候,我肯定还没有什么可观的美食经历。另一角度说,如果我充分见证过在时间的积累下,自我的思维很容易被崭新的认知所颠覆,便根本没必要完成这样的文章了。

时间从来不是重要的事情。所谓见闻和经验,不过是使得自己更能摆脱羞耻的“论据”。我正是抱着如此信念写出的这些文字。

正文前,先将上篇文章的标题和超链接放上,方便回顾。

━━━━━━━━━━━━

16.人总是丑陋的

破解很多哲学问题的绝技是“目中无人”。同理,用餐时最理想的状态也是“目中无人”——餐厅在考量室内设计时,首要斟酌的不是什么美学风格和细节铺设,而是该用距离、隔断、座位朝向等方式,尽量减少每一位客人对其他客人的被动感知。看不到最好,听不到甚佳。无论他人的举止多优雅,相貌多出众,都算得上与餐厅方的表达无关的不稳定一环,是出现在欣赏者与美丽画作之间的雾霭沙尘。从任何方面看, 不稳定三个字都有让表达陷入沟渠的危险。

在塑造美学与理念的天地之间,“人”总是丑陋的。

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

17.关于美食,最不可信任的人

首先是不可信任名人,如明星、名流、文化人等。正像上一篇第一部分提到,因为高度勾连着生理欲望,很多人借助享受食物的低门槛成了自诩的“吃货”。仿佛爱吃就会显得比较懂得生活。因此特别需要在他人眼中建立形象之人,常想走爱吃这“捷径”。可实际上,这类人基本多事繁忙,对研究与品味美食有心也无力,最多只能打卡一点名店做做样子。更不必说要出镜的人大概率格外在意热量摄入,一个月都吃不了几回正经饭的人的推荐,自然全不能信;

其次,如果你有较高追求,本地人推荐的本地美食也大都是不可信的。就像问到重庆、北京、武汉人关于重庆火锅、涮羊肉、三鲜豆皮的推荐,很大概率会听到诸如“这些我都是家附近吃,没必要跑很远”的答案。看似体现了这些食物在本地下限较高,随便吃都不踩雷,却也侧面证明了回答者得过且过的觅食理念。真爱美食者,定愿驱车跨城,寻找哪怕只比楼下社区店美味百分之五的本地风味的。

(以上三座城市个人都很喜欢,举例未带任何私心。)

另外,当天生获得较多资源后,人性中一方面容易沉溺于如上的疲懒,一方面还很容易失去珍贵的客观意识——“ 我们那里卖几十块的东西,在外地的高端餐厅里被卖成几百块,绝对不去”,能说出此类话的,典型是被经历蒙蔽了智识之人。不乏遗憾地说,本地人常常对本地食物最无包容之心。

任何事物最美妙的样子,都不会只经由经验而抵达。

18.新手才信仰菜市场

不知何时开始,逐渐有了“爱美食的人喜欢去菜市场”的认为。是否喜欢前往菜市场,就像是否愿逛公园,仅是个无法究极深意的个人选择。认为菜市场对于爱美食的人很重要,倒是大概可以判断出,表达者对于食物的认知还停留在薄薄的食材那层。与觉得古典乐爱好者就该去生产小提琴的工厂看看没有什么不同。

不得不说,那些真正在食物中熠熠发光的不可触碰的才能、观念、逻辑之美,是需要同样具备一定才能、观念、逻辑的人才能接纳到的。

19.爱食者不爱酒

我认识很多热爱美酒的人,我认识更多热爱美食的人。可是以我判定人的眼光,两类之中无一人真正重合。嗜酒之人对吃并不会真正讲究,好食之人也总会在关键时刻把酒置于后位。虽说饮食饮食,“美食美酒”这四个字更经常被偷懒的撰稿人放到一起,但它们映射的人之本性却是大相径庭,乃至完全矛盾。这的矛盾可非钢琴与拳击那样的表面矛盾(其实两件事互通到神似)。比喻之,那是如同“爱生”与“恋死”间的全全不可调节的矛盾。

此处不必说人,只说食和酒吧。在初学者看来,两件事都只需简单品味,确实没必要分得仔细。但感知得越为上阶后,它们的内在矛盾越显。总体说,酒的味觉的确更复杂细密,而食物背后牵扯着多重维度的认知。品食有些像学科研究,像为病人做病理诊断,需要多方位考量后下出综合结论;品酒却是在调动纯粹的感知触角去对接缜密的信息库,就像郭靖背九阴真经一样。

或者说,喝酒就像在确定的框架中做精密的重复工作。品食则接近一种掏出了个人世界的独立创作。分别热衷这两件事的人,该是有多么深刻的不同呢。

20.自傲与谦逊

生活中经常听到“A很成功却还是谦虚低调”,也有类似“B有实力到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到底一个已达成相当程度自我实现的人,是会谦逊还是自傲?实际上,这件事根本不需考虑品德、性格、经历,就很容易做出划分——靠技术、技能类事情实现自我的人,也就是通常被成为“有才”之人,基本会在内心保持自傲,即使其伪装为谦虚之态——恃才傲物这词自含着因果;而其余成就者,是大都可以保持谦逊的,无论其站在多高的位置上。

就像在美食领域,一流的主理人总是谦逊的,而一流的主厨却必须怀有自傲,这是我自始至终的确信所在。故而,当你看到某位主理人已落入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苦海,而某位主厨却到处疲于“敬佩”“取经”“致敬”时,便能轻易判断此两种人的平庸实质了。

21.方式的审美

大部分人去到各种餐厅,会很轻易感觉到技艺的乾坤之重。但到了一定程度,当主厨与主厨对技艺的驾驭手熟后,技艺和技艺只存在取向之别——红烧肉要不要以甜为先?烧鸟要焦熟还是断生?炒意面酱是否该多放些猪油?在疲惫的人们最后发现这等争论无意义后,审美的判决力终于呼之欲出——“餐厅之间最后是审美的较量”——有些常去知名餐厅的人开始这么想。殊不知,美学的勾陈也是存在边界的。而“方式”的意义,在最终章节开始浮现。

方式基于广义的判定,最没有容纳瑕疵的空间。一个人选择的方式,是心中理念全无折扣的外化。

你心中有把“方式”做到极点的餐厅吗?

22.量身定做,是下等之体现

很多主理人在设计餐厅,很多主厨在烹制食物时,都喜欢为作品先设定主题,或类似“定位”之物。看起来是无可争辩的事情,但能够理性确定的定位,实则必须着才华无法附着的空间。理想的创作来自于才华完全的溢出,而先去充分考虑外界再进行的创作,只能够证明创作者正处在才华尚未伸展的状态。

最强大的创作者根本不会考虑主题和定位,也无兴趣为特定的人创作看似特别之物。真正美妙的作品,只会以一种方式诞生,就是顺其自然。

23.食物是客观的

每种食材的潜力天然不同,每道菜品的深度尽有区别,任何一种食物均具有清晰却不可量化的客观性。之所以不能量化,亦难共识,唯因太多人品尝它们时,在不知晓的前提下纵容了内心沉重的主观。

人的主观大抵分两种,爱下雨是细微的主观,发现下雨是一种广义上的主观。唯一的区别是看它们能否被朴素的经历所改变。除非患精神深疾,后者那样无法被改变的主观才是值得被尊重的主观,与之相比,前者那样存在摇摆可能的主观倒是可被搁置。如果更多人可以把后者塞进思维邮轮的下等房间,这个世界上的美味之物应该会增加很多倍。

24.最完美的客人

特别时期前,我一年会有四五次去到京都的和食餐厅饭田。三年间十几次的拜访中,我竟有八成时间遇到了相同一对京都本地食客。要知道这是一家板前仅有六个座位的餐厅。而了解到那两位大姐每年会预约饭田近百次后,我才知道自己并非跟她们缘分深深,屡次的相遇仅是朴素的概率通往的。

有趣的是,当我从她们极致的到店频率判断其为绝对的美食家,并以此为基础和对方聊天后,才知她们除了饭田,对京都一流好店基本都不会踏足。什么塚本、川口、绪方、三多,在她们心中与京都站旁的烧肉和大仓酒店的酒吧并没区别。

见闻广博的美食家,激进消费的豪客,日日流动的普通客人,如果问餐厅主理人谁是最重要的客人,答案很大可能是以上三种之一。可在我看来,那两位才代表着一间想要攀至高峰的餐厅最需要的客人——她们在你认定的世界中一无所求,却把你的餐厅完全当作了生活。她们不因为你的卓越而前来,却持久抚慰着你的卓越。和情分毫无关联,目指上等的主理人,都很需要这种“理所当然”的客人。这些人用稀松平常的行动,践行着不滞于物的理念。

一个人真正想要向内而修时,首要任务是钝感于外界锋利的变化。几乎为零的美食水准,算得上餐厅最完美的客人。我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

25.两种性格

无论物或是人,只带有一种性格是缺乏希望的。

单一性格抵达一定阶段后,会开始需要另一种偏向对立的性格做呼应与哺喂,由此性格的载体才能步往更高的地方。而在日常生活里,两种性格在表象的冲突间相辅相成,也会在单一个体上渐渐显出万象之兆,最终催化为深邃的思想和理想。好比戈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失聪后达成的新境界,《秦颂》被痴迷者看作“厚重的儿戏”,萨蒂(Erik Satie)创作了缜密的童谣。在美食的世界中,一家好的餐厅同样需要为食客展现出明确的双重性格——味觉上笃信优雅的餐厅,该在菜单设计上崇尚隐隐的暴力性;菜品流露出清澈的美人感,就很需要餐厅在气质上大巧若拙;张扬华美的环境内,最适合呈上内敛简约的菜品;朴素平和的就餐空间中,则应处处流露着丰满的情绪.....

不具备两态性格,又怎能适应如此繁复又单调的世间呢。

26.忽略相机的睿智

自媒体时代,很多易于在网络展示的内容,必会通向更高的市场价值,譬如名酒、难预约餐厅的黄牛位置、一线品牌单品、演唱会等等。除了价值的不断升码,通过网络,它们还承载了发布者越来越多的自我实现之心。

因此,顾及到客人的展示欲,很多餐厅在设计空间、灯光、菜品摆盘、服务方式时,愈加愿意将是否适合被拍摄考虑在内。这件事本身毫无问题,只是人的肉眼与相机镜头在攫取色彩与立体感上差别不小。侧重相机的设计,不可能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人眼的体验。无论程度,这都是一种忽略了用餐过程中唯一的“真实”的舍本逐末。

只有食客用餐的那几小时,是餐厅与食客相抵连接、断绝虚妄的神圣时光。能够在此期间很大程度忽略相机存在的餐厅,都靠拢着让人欣赏的睿智。

27. “艺术”之后的第二个判定

上一篇说过,“ 把美食形容成艺术,把主厨形容为艺术家,是完全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什么人能成为艺术家的最直接表现。再没什么方式比这更容易筛选表达者中的水货了。

今天再分享第二个很容易判定水货的方式,只是这次判定的对象不再是食评家,而是餐厅——不管在菜单的露出文案上,还是菜品表述上,自夸类语言越多的餐厅,水货成分越高。和品性与格局没有关系,自夸本身是极为干扰客人的专心品味的,冒着如此风险,仍要坚持输出此类语言,只代表餐厅方早已抵达甚至超过了自己能够企及的世界尽头。这样的餐厅是不具什么未来希望的。

28.“讲究美食的地方”

一直觉得,每个地区或国家,在美食世界中都有着高低不同的影响力,但在理解美食的程度上并不存在上下之别。有地方注重食材原味,似乎讲究美食,但在调味料的选择上十分随意粗糙;有地方物质匮乏,海味全无,但发酵主食的变化与细致讲究令人啧啧称奇;还有地方自古多灾贫困,只爱重口调味,可对本地食材的理解同样为外人所叹服。只要所居人群的智力水平没有明显逊色,每方水土下都孕育着不可复制的,独特而坚韧的饮食文化。文化之间的对垒是很无聊的事情。

最终,我们应该屏蔽掉所有粗糙的下意识,忽略会在极致上发生逆反的表象概率,只关注不断喘息着的人与人。

29.不要夸赞把你当下等马的餐厅

准确来说,是任何无意输出公平美味的餐厅,都不值得被我们高看一眼。很多餐厅把最认真努力的表现放在了能够为自身带来高效利益、正面宣传、社会关系的客人身上,对普通客人草率从事,此现象在国内比比皆是。久而久之,总有“那家餐厅打招呼才能吃到高水平”的声音出现——实际上,这句话和其背后的餐厅同享不堪,也只能证明一件事——此家餐厅根本不具备让大量客人都满意的能力,是极平庸的餐厅。

不说那些无法直接享受到美味的路人食客,即使是被这类餐厅“优待”的人群,同样应该拥有从内心鄙视它们的勇气。餐厅选择将有限的资源献给需要的人群,相当于把他们视为可被轻松搞定和征服的下等马。既如此,下等马当然不该沾沾自喜于对方为自己祭出了珍贵的中等或上等马。

反过来,在餐厅看来,羸弱的下等马即便集合起来,最多也只能汇成随波逐流的下等马群罢了。

━━━━━━━━━━━━

还记得编辑上一篇文章时,自庭院阵阵传进书房的雨水香气。而写好本篇时,我正短宿于怀柔雁栖湖旁的某间酒店。几乎在房间的阳台上目送了一个整日。白日晴空舒朗,湖边树木仿佛存有约定一样以相等气质耸立得层层叠叠;入夜后,刚从蝌蚪成型的小蛙从脚上跳过。耳边蝉声同振,如在践行经过了严格排练的齐声鸣唱。

蓦然想到,以上诸事与蝇角般微小的百事千事,好像带有天然的麻痹力,让我忽略了那面最为明确无疑的湖水,那可是在面积上占了半成视线的所在。我更忽略了讳莫如深的湖下世界,也许那里藏了很多,也许在水波的叠加外只留有一片空寂。

不过转念间,我又意识到这湖与我的 关系是如此稳定。即刻获得了一缕贵若珍宝的安心感。 从我走进这间酒店开始,只有这片湖是真正属于我的。终归,我是因,更因而确定着难道你不这样觉得吗?

感谢阅读,有机会再分享本文的下一章节。

撰文&摄影 KaKa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简约现代的白兰地标签设计,深圳... 酒水穿新衣,设计找古一,大家好我是古小一,来自深圳的包装设计公司的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Magura...
北京番茄炒蛋的黄金比例:如何做... 黄金食材比例: 北京家庭制作番茄炒蛋的经典比例为 2个中等番茄(约400克)搭配3个鸡蛋。此比例能平...
端午包粽子新手教程:四角粽怎么... 端午将至,包粽子是传承节日仪式感的重要环节。新手包四角粽总担心漏米散架?掌握以下“一折二填三捆”黄金...
从爆单到爆雷:解码奶茶补贴大战... 家人们谁懂啊!最近外卖平台简直杀疯了!0元奶茶、1元柠檬茶满天飞,这波操作直接把奶茶干成了"理财产品...
原创 番... 案头那颗红彤彤的番茄,可不止是蔬菜那么简单!它号称“爱情果”,藏着令人惊喜的百变魔力。今天就来解锁番...
奶奶的酱油炒饭:简单三样调料,... 奶奶的酱油炒饭,是记忆中最朴实的幸福味道。没有复杂的调料堆砌,仅凭 酱油、猪油、葱花 三样灵魂搭配,...
原创 为... 鲫鱼汤作为中国传统滋补汤品之一,其奶白色的汤体和鲜美的口感一直备受食客青睐。许多人在家尝试炖煮鲫鱼汤...
暴雨中排队喝零下80度咖啡 上... 近日,多地气温刷新当地最高纪录。微博话题“上海多人暴雨中排队喝零下80度咖啡”引发关注。 原来,在上...
原创 头...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初伏吃饺子是北方的传统习俗,初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
外婆的江苏腌黄瓜方子:三十年老... 在江苏的夏夜里,外婆的腌黄瓜总在青花瓷坛里咕嘟冒泡。这坛传承三十年的老卤水,藏着江南人家最鲜活的记忆...
东鹏饮料上半年营收预破百亿 7月17日,东鹏饮料(605499)获融资买入2261.28万元,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公司近日发...
跟你们这些“假轻食”拼了!不仅... “轻食”最初是商家给那些能量低的食物包装出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减重、健康饮食的代名词了,但其实关于什...
原创 夏... 夏天一到,这日头毒得很,身上一天到晚是黏乎乎的,吃啥都没胃口。这时候,一盘水灵灵的水果拼盘摆在眼前,...
原来德国就是欧洲的东北,你别说... 那酸菜血肠有点过于正宗了吧~
排骨莲藕汤 每次闻到排骨莲藕汤的香气,就想起外婆总说:"这汤要煨得藕粉肉烂,才对得起等待。"今天就把这道湖北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