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餐饮界,专业人士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中国菜和中餐厨师,作为传统饮食文化和行业的代表,愈加感受到“世界是平的”这一理念的深刻影响。中西文化的交融、互补与趋势已不可逆转,尤其是理念的碰撞和融合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东方文化中仁爱的人文精神,使我们更能理解高情境文化为我们带来的优势——加入世界、融入世界,并与之共享美好。
中国餐饮大师思想盛宴由董克平先生发起,银筷子食评策划并执行。首期活动汇聚了中国餐饮界12位杰出的专业人士。活动采用每位厨师为其他厨师准备一桌菜的形式,让每个人的经验与见解在菜肴中得以体现。通过这种交流与分享,参与者共同探讨中餐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将中餐的魅力更广泛地传播至全球。
首期活动的12位餐饮名厨和餐饮品牌创始人活跃在中国餐饮的核心区域,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大连、成都和厦门。他们是中国精致餐饮行业的中坚力量,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敢于融入世界的餐饮企业家,也是培养餐饮精英队伍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活跃于餐饮的风云变幻中,收获与总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的共同特点便是“理念先行”。无论是做任何行业的领军者,都是通过“学习、输出、实践、反思、优化”这一过程不断前进。
“我召集了目前中国餐饮界最为出色的一批主厨,他们代表着当今中国餐饮业的佼佼者。这些厨师来自不同的菜系与风格,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将在聚会和品尝中,重新梳理与理解我们当代的食材。通过这些讨论与总结,我们希望能够为部分餐饮形式找到一种更加合适的表达方式,制作出当代消费者喜爱的菜肴。”董克平先生说道。
他还提到,理解食材、探索创新是一项不断摸索的过程。在这种“破立之间”,我们需要找到适合的路径。无论是一时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坚持这一探索的过程,最终一定能走向成功。
淮扬刀客:
侯新庆的新味征程
淮扬菜,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精细的刀工、严谨的选料和醇和的口味著称。在当代,如何传承经典并融入时代新意,是每一位淮扬菜大师面临的课题。侯新庆大师,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的杰出代表,人称“淮扬刀客”,他以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理念,为淮扬菜注入了新的活力。
侯新庆
侯新庆大师生于泰州,长于扬州,自幼浸染在淮扬菜的文化沃土之中。他师从中国烹饪大师周晓燕先生,深得淮扬菜的精髓。凭借尤其出色的刀工,侯大师在业界赢得了“淮扬刀客”的美誉。
现任香格里拉集团区域中餐行政总厨的他,将“从传统中来,向创新中去”视为自己的初心和坚守,致力于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超越。
自2014年执掌南京香格里拉的江南灶中餐厅以来,侯新庆大师的“匠人精神”为餐厅注入了灵魂。他刀下的淮扬菜,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意境,更融入了全新的创意元素,使其既保有“淮扬风骨”,又深受当代食客喜爱。在他的主理下,江南灶中餐厅迅速成为南京城中备受追捧的餐饮地标,并连续七年蝉联黑珍珠二钻餐厅的殊荣。
侯大师的创新实践不止于此
2022年,南京香格里拉在酒店42楼推出江南灶的升级版——“江南灶·云府”,同样由他主理。在这里,侯大师在继承淮扬菜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巧妙地注入了其它菜系的经典元素,呈现出更具创意融合、与时俱进的“淮扬新味”,让食客在云端享受别致的飨宴体验,展现香格里拉对淮扬饮食文化的敬意与发扬。
侯新庆大师的贡献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2019年,江苏省总工会授予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以表彰他在淮扬菜的传播、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他的身影也曾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等知名美食纪录片中,向更广泛的受众展示了淮扬菜独特的魅力。在南京的这十年,侯大师不仅刻画了淮扬菜的新轮廓,更让淮扬烟火深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侯派新味:代表性菜品解析
招牌鱼头佛跳墙
这是一道融合创新的代表作。侯大师巧妙结合了鲁菜的葱烧技法与淮扬菜的鱼头烹饪传统。精选鱼头,经过刀工处理和炸制后,与以鲁菜手法烹制的鲍鱼海参一同在砂锅中熬煮。成菜汤汁浓郁,葱香十足,鱼头鲜美,鲍参软糯,完美体现了南北风味的和谐统一。
明月生敲佛跳墙
这是侯大师在“江南灶·云府”呈现的又一力作,融合了闽菜佛跳墙和淮扬菜炖生敲的精髓。其中的“生敲”指的便是鳝鱼,通过独特的刀背敲打技法使其肉质起茸,再经炸制和慢煮。汤底别具一格,选用老鸭、鸡爪等多种食材文火慢炖而成,并加入31年陈花雕酒,汤汁醇厚清透。搭配“明月”鸽子蛋,这道菜既滋补又富有层次感,是侯派淮扬菜健康自然新风格的体现。
醋溜小黄鱼
这道菜不仅考验火候,更注重意境。选用恰当大小的小黄鱼,巧妙油炸定型,呈现出“鱼跃龙门”的生动姿态。外皮酥脆,鱼肉鲜嫩,裹上酸甜适中的糖醋汁,口感丰富,寓意美好,是侯大师在经典淮扬风味上的精致呈现。无论是遵循传统、制作考究的盐水鸭,还是体现炉灶功夫的东坡上马,都展现了侯大师在食材选择、技艺运用和风味平衡上的深厚功力。
思想盛宴菜单
与其说是一餐,不如说是一份献给早春江南风土的味觉宣言。侯师傅以炉火纯青的技艺为笔,将对季节脉搏的敬畏谱写成章。
我们品尝到的,不仅是“淮扬刀客”的神技,更是“位之外”的哲学——那是将人生阅历全然融入锅铲的至高境界。这场盛宴的意义已然超越餐盘,它为传统如何与当代共鸣树立了典范,更雄辩地展示了“中国味道”所能企及的巅峰与未来。
嘉 宾 点 评
我感受到了对时令风土(Terroir)的精准把握,从南京的‘七头一脑’到南通的刀鱼,无一不是对季节脉搏的紧密追随。我粗略数了一下,席间运用了多达16种烹饪技法,这背后是极为深厚的传统功底。
当我们这一代餐饮人拥有了国际视野,真正的挑战便摆在了面前:如何将好的、新的元素与我们中国味道的根基进行真正有机的融合,而非流于形式?这就是你们新一代厨师的责任。你们的努力将通过师徒传承,深刻影响中国品质餐饮的未来。在我看来,这是推动‘中国味道’不断向前的必经之路。”
今天这套菜单,从原料展示到最终出品,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其背后蕴含的巨大难度。我们常常追求复杂的味型,要将当季食材的‘本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挑战是最大的。这要求厨师对食材有极致的理解,并施以最精准的技法。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水面筋’,是从麦麸里淘出的,和今天面粉里提炼出的风味已然不同。要复原并超越这种纯粹,需要非凡的功力。
今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河豚。我认同‘四十岁以上的厨师才懂得吃’的说法,因为见识与阅历是创新的基石。侯师傅对河豚的演绎,将淮扬菜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仅用一张鱼皮便呈现全鱼风味,或是将鱼肚(鱼刺)巧妙处理,这背后是‘淮扬刀客’炉火纯青的功底。如果说有更极致的期待,我个人觉得鱼肚的口感若能再糯一些,体验会更加完美。这系列菜品是传统元素与创新理念结合的绝佳范例。
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丰盛宏大的‘早春江南美食盛宴’。侯师傅的盛情与慷慨,体现在他对时令食材毫无保留的分享上。从我们厨师的视角,我能看到许多平时不常见的技术亮点,比如‘河豚酿鱼肚’的巧思,或是‘荞麦圆子’的运用,这些不经意的细节,恰恰是大师技法成熟的体现。
从我熟悉的广东口味体系来看,今天这套菜单有两点感受。鱼肴的占比稍高。如果以一套完整的菜单(来考量,我可能会建议在中间穿插一道清鲜的汤水。这不仅能起到‘清口’的作用,让味蕾得到短暂的休息和重启,也能让整个品鉴过程的口腔感受更加舒适。当然,拆开来看,每道菜的功力都毋庸置疑,都做得非常好。
我们拥有深厚的传统和精湛的技法,但核心问题是:如何让这些宝贵的遗产被当代食客所感知、所认同,并最终沉淀为新的经典,甚至成为‘流量’?今天的品鉴会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看到了将传统中被遗忘的菜品,通过技法的革新,重新带回大众视野的可能。再借助我们这样的平台去传播和放大,这为传统菜的现代表达,打开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突破口。
侯师傅展示了侯派淮扬菜的烹调技法,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这些技法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厨师来说,他们因为有丰富的经验和见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法。在这次学习中,我对河豚鱼的处理印象深刻,特别是去刺的技巧。
我师父曾送我六个字:‘位之道,位之外’。他说,菜的味道,最终来源于生活的味道。厨师到了一定年纪,应当通过菜品去表达自己积累的人生阅历与价值,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一菜系或技法。
今天我看到的正是侯师傅如何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来呈现‘侯氏淮扬菜’的复兴。他的技术已是顶尖,却依然活跃在厨房一线,这是我们所有后辈的榜样。能亲自下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做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动力。
特别鸣谢
VOSS 始于1998 年,两个追求卓越的年轻人希望将最顶级的瓶装饮用水带给消费者。历经严格筛选,VOSS 最终诞生于挪威。凭借着无与伦比的水质,以及时尚设计大师Neil Kraft 精心打造的独特瓶身设计,一经发布便迅速风靡好莱坞,成为政要会议、顶级赛事及颁奖礼等社会名流场所挚爱之选。在中国,VOSS 连续四年成为黑珍珠餐厅指南唯一官方推荐用水。
十六年前,“精致餐饮”在中国还未成为概念的时候,鲍之源开始了阿一鲍鱼国际连锁餐饮历程,新加坡两家店,台北两家店,香港两家店,上海十三家店,北京三家店,深圳、厦门、南京各一家店,共25家店;阿一鲍鱼的经营经历真正训练了鲍之源,从阿一鲍鱼自身品牌、再到为香港的百年老店、北美、东南亚海外华人圈的众多知名品牌提供稳定优质鲍鱼制品供应链,这个过程,鲍之源真正成为了行业的引领者。
青岛宋氏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海洋牧场为依托,集育苗、捕捞、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公司创立于1995年,坚持“给您放心,给您健康”的产品理念,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天然优质的海洋产品。宋氏海参是宋氏海洋旗下高端海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