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如何在一瓶好酒留痕?
创始人
2025-07-28 10:43:42
0

“白酒行业必定还是永恒的工业。”

文|好酒地理局

如今,我们早已习惯在白酒瓶身上看到“多粮固态发酵”“核心香型工艺”“陶坛贮存5年”等表述,其背后,是一整套由工业逻辑、感官分析与数据模型构成的现代酿造体系。

白酒泰斗周恒刚是中国酒业科学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开创者之一,首倡“科学试点”,推动香型分类、标准建立与工艺革新,奠定了白酒科学体系的理论根基。

今年,为传承周恒刚先生的科学精神与技艺思想,由其同道弟子、亲属门生等共同发起、成立“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由研究院与好酒地理局联合主办的周恒刚传》采访暨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活动也正式启动,旨在以科技驱动品质跃升,以文化夯实行业根脉。

7月30日,文化考察活动将走进皇沟酒业,追寻“科学香型观”的当代表达。

试点、香型与白酒革命

白酒的真正现代化,是从有人第一次试图讲清楚它的那一刻开始的。

周恒刚选择的路,是以“试点”和“香型”为支点,将白酒酿造从自然的王国引入自由的王国。

▎周恒刚是我国白酒原辅料、中间品及成品酒分析方法的奠基人之一,曾主持了全国第二、三、四届评酒工作,还是我国白酒品评理论、品评技术、品评方法的奠基人。图源@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

1955年春,山东烟台,周恒刚组织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试验。他从全国13个省市召集来一百多名酿酒技术员和干部,在烟台酒厂开展白酒试点,这就是被称作我国白酒“试点之师”的烟台试点。

那是一个没有标准、没有教材、没有技术语言的年代。白酒酿造基本靠口传心授,操作靠师傅手感,很难追问为什么,更谈不上改进。

周恒刚带领团队,在短短几个月内,从无序、分散的酿造经验中提炼出13个字的“烟台操作法”——低温发酵、定温蒸烧、黄曲加酵母。

1963年,他又主持对烟台操作法进行了修订,将13字扩展为16字——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麸曲酒母。

▎烟台操作法也被称之为中国白酒的操作大纲。图源@烟台古酿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标准化语言写下的白酒酿造共识,也正因如此,它被后人称为“白酒大法”。

如果说“试点”是对白酒工艺的第一次归纳整理,那么“香型”的确立,则是对白酒产品世界的第一次科学分类。

时间来到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这次会议的最大突破,就是首次提出“按香型评酒”。

在这之前,全国白酒百花齐放,但标准混乱,各说各话。

周恒刚再次站了出来。他推动建立“香型”体系,将白酒按照感官风格、发酵工艺、风味主导物质等维度进行划分,把原本混沌一片的产品世界,分出“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等明确门类。

图源@皇沟馥香

这套体系的建立,不仅为评酒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生产、研发、营销乃至教育的共同坐标。

可以说,香型革命,是让白酒行业从“喝出来”走向“讲出来”的关键一步。

技术可以标准化,但技术人才的培养却不能复制粘贴。周恒刚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花了大半辈子时间“跑基层、搞试点、带年轻人”。

从茅台到昌平,从金县到玉泉,他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大量地方性酿酒试点,不仅完善了白酒酿造的数据积累和微生物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以战代训”,培养了数百位后来支撑起白酒科研与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那些当年只有初高中学历的小技术员,在试点中成长为工程师、高工、评酒专家。比如中国第一代酿酒大师、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副组长于桥,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

▎在于桥看来,“天人合一,自然酿造”的中国白酒香气独特,走香型融合之路一定是中国白酒的趋势所向。图源@皇沟馥香

1999年,年过花甲的于桥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白酒行业面临的困难有增无减……在传统产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任何酒种都挤不垮我们,白酒行业必定还是永恒的工业。”

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来自实践者的信心。

2000年,于桥来到河南永城,与皇沟酒业董事长高全友一拍即合,启动“皇沟试点”,试图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实现风味创新。

试点、香型,不是历史名词,而是方法论,是一种面对复杂世界时,敢于归纳、敢于分类、敢于试验的能力。

这三件事——讲清楚、分明白、传得下去,构成了白酒现代化的根基。

白酒大师的皇沟试验

周恒刚曾在第三届评酒会后写道:“我国白酒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客观上存在许多不同类型,有待进一步总结、改进、创新,但必须从工艺上有新的突破,决不能把‘四不像’硬命名为一个新型产品。”

于桥深得周恒刚“科学试点”的理念。面对位于黄淮交汇、四省通衢的永城,他看到了一个几乎天然适配“风味重构”的试验田。当地多样的粮食作物、独特的气候湿度和传统曲药技艺,为风味创新提供了丰富可能。

制图@好酒地理局

但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混搭游戏。他们没有选择拼凑已有香型,而是试图在“多粮多曲同窖酿造”的基础上,重构出一种全新的白酒风格。试验以多种香型曲为基底,尝试在同一发酵体系中实现酱香的醇厚、浓香的丰满、清香的爽净、芝麻香的柔滑。

这是一种真正的“融合型建构”,更是一场对传统香型边界的挑战。

试验过程长达12年。从原料筛选到曲药调配,从微生物监测到感官评价,每一个变量都需反复推敲、逐级验证。他们不是在创造一个新品种,而是在创建一个新语言——一种可以被行业认可、被标准衡量、被消费者识别的“馥香型”。

2012年,这种融合香型最终定型并命名为“馥香型”,成为继酱、浓、清、米等主流香型之后,我国白酒香型体系的新成员。

摄影@好酒地理局

但他们并未止步于“技术成就”,而是继续推动馥香型的语言建构与文化表达。皇沟酒业率先提出“风味美学”理念,将酒体风味、包装设计、品牌表达、酒庄体验有机结合,用更立体、更现代的方式讲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2023年10月,《皇沟馥香白酒》团体标准正式颁布。这不只是对皇沟12年科研实践的权威背书,更为白酒未来香型创新提供了一套可参照、可验证的科学模板。

在皇沟馥香白酒馥系列国家级专家鉴评会上,专家组分别对馥系列产品进行了鉴评。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代表专家组宣读了鉴评结论,皇沟馥香白酒具备:“清亮透明、馥香幽雅、醇和甘润、诸味协调、酒体丰满、空杯留香持久、风格独特。”

从某种意义上说,皇沟试点,是周恒刚“科学香型观”在新时代的具体演绎。

正如当年周恒刚试图用科学语言解释“浓香”“清香”的边界,如今的皇沟,正尝试用科学工具创造“馥香”的未来。而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香型”,不止于味,更关乎时代的共鸣。

这种精神,值得被深入解读。

科学精神,如何在一瓶好酒留痕?

2025年,《周恒刚传》采访暨科学文化考察活动的启动,正是一次对白酒科学精神的回溯与重塑。

《周恒刚传》由著名文化学者纪连海总主笔,原华夏酒报社副总编辑、酒业资深媒体人徐立栋总策划,分为实地采访、创作和网络连载发布、正式出版发行等三个阶段,计划于2026年收官。

实地采访以“#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 活动的形式开展,由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好酒地理局等联合主办并设立组委会。

活动拟邀请纪连海和酒业知名专家组成科学文化考察组,对周恒刚在科学试点、工艺研究、定型命名、技术指导等方面渊源深厚的人物、企业进行访问和考察,探秘酿酒科学,发掘美酒文化,搜集有趣故事,纪录珍贵史料,百家媒体联动,创造瞩目传播,助力品牌发展。

这不仅仅是为一位行业泰斗写传,更是在回答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在今天这个强调文化表达、品类创新的白酒新周期里,科学精神,如何在一瓶酒中留下痕迹?

皇沟的馥香型就是一个典范。

皇沟以“四化四研”为轴心,把“科学”写进馥香型白酒的每一道工序。

原粮种植绿色化锁定风味起点,生产酿造标准化奠定多曲协同的发酵底盘,质量管理精细化让每一口都有可溯源的安全感,产品设计高端化把实验室数据翻译成消费者看得懂、信得过的味觉语言。微生物研究、风味物质研究、饮酒舒适度研究、食品安全指标研究,四项成果最终反哺于产品表达。

制图@好酒地理局

在皇沟酒业,“科学”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品牌最硬核的信任状。

而在馥香型之外,还有更多继承“周恒刚式”精神的年轻人、企业、产区正在探索:以产区地理为基础构建“风土表达”,以大数据助力消费者口味画像,以质谱分析精准识别核心香气分子……科学,正在让白酒行业变得更自信、更清晰,也更有说服力。

这正是《周恒刚传》所想讲述的故事:一个科学如何进入传统酿造,一个人如何影响一个行业的思维方式,一种精神如何在新时代再次被点燃。

从皇沟出发,这场名为“#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 的实地行动,正在一步步走近更多的风味原点与精神根源。它不仅在还原历史,更是在寻找未来。

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团名单

纪连海 《周恒刚传》总主笔,著名历史文化学者、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徐立栋 《周恒刚传》总策划、原华夏酒报社副总编辑

周心明 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主席

张建有 第三届、四届、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张国强 第四届、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酒业宗师周恒刚先生弟子

许 坤 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秘书长、好酒地理局总裁

周宗艾 周恒刚先生之孙

何霄飞 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智能酿造专家

尹贵超 好酒地理局总经理

参考资料:

[1]周恒刚.全国评酒会议白酒组见闻[J].黑龙江发酵,1980,(01):42-44.

[2]刘洪晃,高景炎.高瞻远瞩 德高望重庆贺周恒刚同志从事酿酒事业50周年[J].酿酒,1995,(04):53-57.

[3]于桥.如何看待中国白酒[J].酿酒,1999,(04):17-21.

[4]李代广.《皇沟馥香白酒》团体标准颁布[N].企业家日报,2023-11-01(00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鲁A揭幕战场地解锁!来看环联夜... 以“一站式吃遍全国小吃”著称的 环联夜市 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山东美食大比武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
麻六记酸辣粉被曝发霉 遭Cos... 酸辣粉变发霉粉?这波翻车有点猝不及防!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在开市客超市买到发霉的麻六记酸辣粉引发热议。...
旅游媒体|广州瑰丽沁蝶限时推出... 时尚广州新媒体讯:味觉,往往比文字更诚实。它将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悄然封存于一缕炊烟或一碗糖水之中。...
“苏酒老二”的焦虑,藏不住了 文|无冕财经 两张海报,点燃江苏白酒江湖“内战”。 7月19日起,今世缘经销商团队在朋友圈密集发布...
记忆中的味道——糖水黄桃 如果说近期最火的商品是什么,黄桃罐头一定榜上有名。如果说社交媒体上讨论度最广的话题是什么,黄桃罐头必...
本土玩家“剿杀”冰淇淋赛道 文|红餐网 周沫 又一品牌破千店! 7月24日,现制冰淇淋品牌“波比艾斯”宣布门店数量突破1150...
海底捞臻选店人均六七百被说贵,... 近日,海底捞全国首家臻选店在北京汉威大厦开启试营业,该店主打粤式火锅,食材以高品质海鲜、和牛为主,环...
“三伏一只鸡,一年身体棒”,有... 一、农家小炒鸡 二、香油鸡 三、红烧鸡腿 四、鸡胸肉炒豆角 五、板栗焖鸡
浦北珠乡倾情上演“健康+非遗”... 7月26日至28日,广西浦北县珠乡大健康产业园内丹桂飘香,“花开橄榄·珠乡四溢”2025年广西珠乡橄...
原创 唐... 三伏酷暑,丝瓜正当季。作为夏日“平补佳品”,丝瓜性凉味甘,归肺、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凉...
中国六大酸味,哪一种是你的人生... 本文转自:极物 极物君语: 一到夏天,中国人的胃就想捻酸呷醋。 世间五味,酸甜苦辣咸。 酸,作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