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妇科养生坊】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青春期的月经失调、育龄期的不孕、更年期的抑郁……皆能让人心情沮丧、容颜失色。看病不如防病,省名中医王小云跟您一起,共同维护女性健康。
本期作者
八月盛暑。在这般燥热难耐时节,若再遇上月事光临,那份闷热滞重感便陡然加倍,仿佛被包裹在湿热难散的蒸笼里,汗水与虚弱交织相缠,让本就疲惫的身体更添一分沉重。
如何安然度过这双重考验?这份为你量身定制的酷暑经期保养秘籍请查收!
01
降温有道 清凉养阳
高温与经期相遇,身体如置身双重烘烤模式。空调虽好,但过度贪凉会封闭毛孔,阻碍经血顺畅排出。建议空调温度维持在26-28℃,风口拨向上方,避免身体直面冷风。使用空调扇或普通风扇时,切勿对着腰腹、肩颈吹。开窗通风最佳时段是早8-10点及晚8点后,空气清新且热气渐退。
经期洗头洗澡很必要!建议在午后温度较高时淋浴,选38-40℃温水,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洗后立即用毛巾吸干水分,尤其要擦干腰腹、脚底等易受凉部位,吹干头发后再进入空调环境。准备一条柔软薄披肩放在办公室或包里,冷气过足时及时披上肩颈。
02
清爽防护 洁净无忧
高温湿热环境易致细菌滋生。务必2-3小时更换卫生巾或棉条,量大时最多不超过3小时。每日早晚用温清水清洗外阴,从前向后轻柔擦拭(无经血也需进行),避免使用各类护理液破坏酸碱平衡。
选择材质透气的纯棉内裤,高温天容易闷汗滋生细菌,推荐多准备几条每日更换,洗后暴晒晾干。闷热不适时可用干净湿毛巾轻轻拍拭腹股沟等部位,快速降温。
03
饮食调养 温和滋补
经期消耗气血,高温加剧流失。应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的食物:瘦牛肉、鸭血、深绿叶菜、红豆等。经前一周起每天可进食8-10颗桂圆干或喝温热的桂圆红枣茶。
天热忌吃冰淇淋、冰奶茶等寒凉食品!经期贪凉可能引发子宫血管剧烈收缩,导致痛经加剧、经量骤减甚至骤停。解暑可选择绿豆汤(煮时加5颗红枣平衡寒性)、酸梅汤(温热饮用)或鲜榨常温西瓜汁(小杯适量)。
准备一个随身保温杯,放入几片生姜、2颗红枣、少许枸杞及红糖,加温水浸泡饮用,温中散寒又补充糖分缓解低血糖不适。下午用半根黄瓜和一小块姜榨汁加温水饮用,清热又暖胃。
04
静心宁神 疏解郁热
经期体内激素波动本就容易情绪不稳,炎热天气更易"火上浇油"。感到烦躁时尝试按压手腕横纹上三指处的"内关穴"(两筋之间),适度按压15秒可舒缓紧张不适。
午休时或下班后,听20分钟舒缓轻音乐或冥想指导音频,帮助放松神经。可在室内点燃少量清甜柑橘或薰衣草精油助眠(对气味敏感者避免)。
准备一个降温喷雾小瓶(装入矿泉水或玫瑰纯露),情绪烦躁时喷在手腕和脖颈后侧,清凉触感能立刻稳定心绪。
05
轻缓运动 养气活血
经期前2天或量大的日子宜静养,可选轻松的坐姿伸展或腹式呼吸练习:盘坐闭眼,手轻放于膝,吸气默数4拍让腹部鼓起,呼气数6拍缓慢排出气息。每日5分钟可缓解腹胀疼痛。
后几天可尝试如散步、温和瑜伽(避免倒立挤压腹部姿势)或太极拳等舒缓活动,提升气血循环并缓解水肿不适。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高温户外运动。
清凉小诀窍
1、将干净小毛巾浸入冷藏室冰镇15分钟后取出擦拭手腕、颈侧降温(勿直接敷腹部)。
2、绿豆30g、莲子10g、冰糖适量,加500ml水文火煮40分钟做成温凉甜汤补益清心。
3、用冰袋短暂冷敷后颈或太阳穴5秒快速缓解燥热(避开小腹及腰部)。
4、经期后一周是进补黄金期,连续饮用当归党参乌鸡汤2-3次补回损耗气血。
重要提醒:若遇痛经难忍、经血量大突然变化(如暴增或急剧减少)或发烧伴随经期,请及时就医!请勿硬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