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武迓鼓《女将镇关》的激昂演绎中拉开帷幕。王保卫、张素香等山西知名面食大师、烹饪大师、三晋技术能手纷纷登台,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纷呈的龙须拉面、双柄刀拨面等面食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当天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是省文旅厅发布首批“山西非遗好物”,晋祠桂花元宵、定坤丹等65件来自全省11市的非遗产品脱颖而出,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这些“非遗好物”兼具文化价值与实用功能,实现了从博物馆到生活场景的跨越,成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生动范例。代州黄酒制作技艺、浮山剪纸等荣登消费榜单,猪肉臊子刀削面等入选大同十大地标美食。 活动现场,省文旅厅正式启动山西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通过跨界合作、新媒体赋能等举措,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全方位支持,建立起多元传播矩阵,展示山西非遗的破圈作品与传统佳作,塑造山西非遗新形象,打造跨界融合新“样本”。 在签约仪式环节,省文旅厅与太原肯德基有限公司、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山西非遗好物京东旗舰店正式揭幕,构建起“线上+线下”消费新场景,打造不落幕的非遗消费季。 活动还对高云等5位山西非遗传播人进行表彰,肯定他们对山西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宣传的贡献。他们联动多位非遗传承人于8月25日、26日在大同多地进行现场直播,全面展现山西非遗魅力,搭建非遗产品与消费市场的桥梁。 8月初,2025中国非遗面食大会暨山西非遗消费季(夏季)活动启动。为期一周的非遗面食大会以“美食品鉴+技艺展演+文化体验”为特色,将非遗面食转化为沉浸式场景;持续一个月的非遗主题市集以“技艺+体验+消费”创新模式,打造了历时最长、项目最多、参与规模最大的非遗市集新标杆,呈现了一场“可吃、可玩、可学、可买”的非遗盛宴。 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效激发了非遗市场活力,创新构建了多元化文旅消费场景,成功打造了山西非遗好物品牌矩阵。这场持续一个月的非遗盛宴成果丰硕,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山西非遗的独特魅力,更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据统计,活动汇聚全省11市近200个非遗项目、300余位传承人,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万元,成为暑期文旅市场的“新引擎”。 左图: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太原非遗好物。本报记者 王昕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