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对广东茶如此记载:“南岭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广东茶产销历史悠久、区域特色鲜明、茶文化源远流长。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茶叶消费约25万吨/年,占全国十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也是全国茶叶流通重地:茶叶年流通量近600亿元、约占全国的1/5,也是位居全国第一。
新会陈皮作为广东茶的一环,在广东茶产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2023年前,新会陈皮在陈皮界当中占领着绝对高位,无论产值还是口碑都无出其右。
但炙手可热的茶枝柑,并非只能在广东新会能种,广西浦北陈皮已不是秘密,云南河口亦在发力,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三个地区在此行当上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
都是茶枝柑陈皮,新会自然有天时地利的优势,毕竟地理标志产品最讲究气候水土, 但如何脱颖而出,拥有独属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最基础品质和服务,少不了文化加持。
目前,广东茶产业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非常注重文化赋能推动茶叶产业多元发展,持续对各地茶类品牌进行推广, 陈皮普洱茶这一特色茶类也是大力推广对象之一。
新会陈皮产业借势文化软实力,在消费者心智中做好“ 陈皮以新会为正,以新会为尊,以新会为贵”的定位,提升新会陈皮整体的品牌价值,有利于提升其商业价值。
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推广,新会陈皮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如今新会人几乎每家每户都贮存新会陈皮,新会人历来以陈皮馈赠亲友、随嫁送礼。
新会陈皮还成为连接新会游子和故乡的重要纽带和文化见证,形成了独特的礼仪文化及陈皮文化,源远流长,这也是其他地方的陈皮所不能及的。
新会陈皮文化可以借势 新会文化(海滨邹鲁、启超故里、鸟的天堂等)、 华侨文化(五邑侨乡底蕴、海外华人思乡情结等)、 广东文化(经济发展前列、敢为人先精神等)、 茶文化及药文化等,通过联动及连结各种优秀文化,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新会陈皮该如何完善并突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看看这几个方面。
一、多业态相结合,创新陈皮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新式茶饮相关企业达7.2万余家,占全国同类企业数约19%。 而诞生了小青柑和柑普茶的江门市,也孵化了喜茶这样现象级的本土茶饮品牌,不断丰富着新式茶饮消费市场。
陈皮茶、柑普茶等创新保健茶饮迸发出创新活力,形成茶叶消费新热点。
陈皮宴、陈皮饼、陈皮雪糕、陈皮酸奶、陈皮含糖……各式各样的陈皮食品饮品层出不穷,新式饮食文化不断激活市场潜力。
陈皮扎花球、柑胎手链、陈皮养生香囊、小柑灯……在手工业和饰品方面陈皮产业也有特色创新。多业态全面开花,陈皮文化得以落到实处。
二、弘扬非遗文化,讲好陈皮故事
陈皮文化与陈皮产业是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其包含的六大流程:采摘、开皮、反皮、翻皮、晒制、陈化,还有很多值得挖掘探索之处。
如六大茶类中的茶道茶艺教育培训,是让茶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方式,而目前新会陈皮的炮制技艺及冲泡品赏等技艺还没有形成明确标准和培训规模。
细细挖掘新会陈皮文化内涵,由陈皮形成文化,又以文化反向塑造陈皮,加强对外的新会陈皮文化宣传、市场开拓、公共品牌管理,是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能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文化价值落地,打造文旅活动
除了实物陈皮产品要创新以外, 最具创新特色的“产品”莫过于是让文化价值落到实处的文旅活动精品。
近几年来,新会陈皮文化旅游体验也在不断优化,为普罗大众日常接触新会陈皮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做好精品旅游景点线路,丰富陈皮文化产品和服务,再配合新奇有趣的陈皮文化纪念品等,让文化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让消费者吃进嘴里、记在心里、放在家里。
创新陈皮文化产业的新模式和新业态,能更好地拓展产业规模,也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侨乡人民引以为傲的新会陈皮
部分内容参考来源丨相约新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
上一篇:桂圆酒,酿出甜蜜生活的滋味
下一篇:不同的粮食酿酒都有哪些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