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做菜习惯加料酒,料酒通常是一种黄酒,带来或醇厚或鲜美的味道。
但你用过葡萄酒烹饪吗?
葡萄酒,常被视为佐餐饮品或特殊场合的点缀。
可在厨师手里,它就化成了一把无形的魔法钥匙,能瞬间为菜肴开启风味与复杂度的大门。
无论是浓郁的红酒炖牛肉,还是清新的白酒烩海鲜,一杯恰到好处的烹饪用酒,往往让普通家常菜升级为餐厅级美味。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葡萄酒烹饪那些事儿~
在深入了解品种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葡萄酒在烹饪中扮演的几个关键角色:
风味增强剂:葡萄酒能带来果味、醇香、泥土或橡木等复杂香气,为菜肴增添独一无二的深度。
香气催化剂:在烹饪过程中,酒精会携带并放大其他食材的挥发性香气,让菜肴闻起来更诱人。
天然嫩化剂:葡萄酒中的酸度和酒精可以分解肉类纤维,让肉类在烹饪过程中更加鲜嫩多汁。
酸度平衡大师:葡萄酒天然的酸度能有效化解油腻感,提亮整体风味,让菜肴口感更和谐、更开胃。
锅底精华收集器:倒入葡萄酒煮沸,能轻松将煎炒后锅底留下的、风味浓缩的“棕化残留物”融于酱汁之中,一滴精华都不浪费。
选择烹饪葡萄酒并不是越贵越好,你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原则来挑选:
1. “愿喝才能用”原则
绝对不要使用你根本不愿喝的葡萄酒!
如果一瓶酒直接喝起来口感不佳、有缺陷或过于廉价酸涩,那么它的缺点在烹饪后只会被放大。一款平衡、顺口的中档餐酒是最理想的选择。
2. “风味匹配”原则
看菜选颜色:通俗地讲——“红肉配红酒,白肉配白酒”。这道古老法则在烹饪中依然适用。浓郁的红酒适合搭配牛肉、野味;清爽的白酒则更适合鸡肉、鱼类和奶油酱汁。
看体选风格:酒体饱满的葡萄酒(如赤霞珠、霞多丽)能为丰盛的炖菜和浓酱提供支撑;而酒体轻盈的葡萄酒(如黑皮诺、灰皮诺)则更适合精致的菜肴,避免喧宾夺主。
3. “酸度是灵魂”原则
酸度是烹饪用酒最重要的属性。它能让菜肴“活”起来,平衡油腻,提亮风味。一款高酸度的葡萄酒(如长相思、黑皮诺)通常是万用安全牌。
白葡萄酒
长相思:高酸度,带有鲜明的柑橘、青草和矿物气息,适合海鲜、沙拉、山羊奶酪、柠檬黄油酱。
霞多丽:酒体中等,常带有黄油、香草和橡木风味,适合奶油酱汁、烤鸡、龙虾、蘑菇烩饭。
灰皮诺:酒体轻盈,口感清爽、脆爽,带有淡淡的柑橘香,适合意面、素食菜肴、清淡的汤品、烩贝类。
雷司令:从干型到甜型皆有,酸度极高,花果香芬芳,适合亚洲风味菜肴(照烧、咖喱)、甜点、猪肉。
红葡萄酒之星
赤霞珠:酒体饱满,单宁强劲,带有黑色水果和香料味,适合红酒炖牛肉、烤羊排、野味、浓郁肉酱。
梅洛:单宁柔和,口感顺滑,充满李子和樱桃的果味,适合意面酱、披萨、红烧肉类、烤鸡。
黑皮诺:酒体轻盈,酸度明亮,带有红色浆果和泥土气息,适合香煎三文鱼、鸭肉、鸡肉、奶油蘑菇酱。
西拉/设拉子:酒体饱满,带有黑莓、胡椒和辛辣风味,适合烧烤肋排、炖牛小腿、辛辣的炖菜。
起泡酒:像普洛赛克或香槟这样的起泡酒,其气泡和高酸度非常适合用于制作轻盈的酱汁、油炸面糊,甚至甜点,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1.务必收汁
倒入葡萄酒后,一定要给它时间沸腾并浓缩蒸发掉一部分。这个过程能驱散生涩的酒精味,让糖分和风味物质集中,使酱汁更浓郁、更顺滑。
2. 用量精准
葡萄酒是配角,不是主角。通常一开始只需加入少量(如1/4杯),煮一会后尝一下,再决定是否需要添加。记住:你可以再加,但无法取出。
3. 时机是关键
对于快炒菜肴,应在早期加入葡萄酒并让其快速收汁。对于慢炖菜,则可以早些加入,让酒有足够时间与所有食材融合。
其实不管是葡萄酒还是我们习惯的黄酒,都是为了美食最终呈现的风味而服务的。
你完全可以试验和创新。或许一点点的改变,足以化平凡为非凡,让你的家常菜焕发出不同寻常的光彩。
以上就是葡萄酒烹饪的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