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江岸又出圈,这次是因为小小的一杯咖啡。不用出武汉,就能打卡上海网红咖啡-86℃冰杯Dirty。
武汉天地的Walking Bass Coffee、延庆里的LoopLoop Coffee的冷冻柜里整齐地码放着等待“上岗”的冰杯。
自8月初上线以来,“冰杯咖啡”已成为当季主打产品。
近年来,江岸逐渐成为本地咖啡爱好者的聚集地,甚至吸引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探店、品鉴。
☕️
江岸如何吸引、孕育出这么多宝藏咖啡店?为何年轻人都愿意来喝一杯咖啡?
让我们循着这份江岸咖啡香,一起寻找答案。
在江岸,每天早晨的活动似乎都有答案。
住在武汉天地周边或在附近上班的人,大概会先走到郝梦龄路或沈阳路上买一杯咖啡。与咖啡搭配的,通常不是精致的brunch,而是山海关路的鸡冠饺、热干面,或是一碗鲜香滚烫的糊汤粉。
·
·
无论是向前沿着江滩往三阳路走,还是搭乘地铁到大智路、苗栗路,一路都有许多和主干道交汇的街道。
随意在街巷里逛逛,或许就能收获老饕们推荐的精品咖啡小店。
为什么江岸的独立咖啡馆常聚集于街巷中?这与汉口历史风貌区的焕新密不可分。
随着汉口历史风貌区的焕新,这些街巷经过保护和修复,实现了历史风貌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生,成为生活的重要载体。
街巷里的咖啡馆让人们在享受片刻休憩的同时,也能沉浸于老汉口独特的里分氛围与生活美学之中,成为探索城区松弛感的窗口。
而汉口江滩、解放公园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涌现出不少独立咖啡馆。
优美的自然环境,亦成为咖啡店选址、引流的重要经营方式。
无论是汉口历史风貌区的百年街区,还是风光绝佳的自然环境,都成为江岸咖啡店形态越来越丰富的理由。
当“咖啡+”模式融入生活、学习和休闲中,与书店、烘焙店、自习空间、文创零售等场景有机融合,咖啡的消费场景也实现了持续升级与创新。
作为咖啡行业的核心人物,许多年轻的咖啡师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咖啡相关赛事,合力托起了江岸的味觉审美。
因此,江岸同样拥有不少“冠军咖啡店”(指咖啡师曾获得某项咖啡赛事或某个赛区的冠军)。
开业近10年的1Z COFFEE,除了拥有眺望长江的美景,更是一家专业的“冠军咖啡店”,店内挂满了主理人和咖啡师们的赛事佳绩。
水森执物咖啡馆的主理人获得2022CBrC世界咖啡冲煮大赛武汉赛区冠军。次年,水森执物在咖啡馆浓度极高的高雄路开店,其专业的手冲产品收获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屡获赛事荣誉的主理人们,也带领更多人走进兴趣培训课堂,主动学习拉花、手冲等咖啡基础技能。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希望通过更专业、系统的技能学习,成为咖啡师、品鉴师等咖啡专业人才。
得益于此,江岸的咖啡技能培训行业也不断发展,为咖啡生态持续输送相关人才。
在离高雄路不远的台北院子内,传来咖啡冲煮的阵阵香味,铂澜咖啡学院的武汉校区已在此办学一年多时间。
无论是咖啡爱好者还是创业者,都能在这找到提升专业技能的途径。不少学员从这里走出,开启属于自己的咖啡事业。
而位于赵家条印象里的莘烁咖啡学院,则以更日常化的角度来培养咖啡师人才。
五年前,深耕咖啡领域的喻新和李雯臻决定创办一所咖啡学院,以此实践“中国青年喝中国咖啡”的愿景——这是莘烁咖啡学院的起点。
2024年9月,莘烁咖啡学院搬迁至赵家条印象里,打磨出更成熟的产教融合空间。
谈及选址江岸的原因,李雯臻表示,赵家条位于中心城区,汇集地铁3号线、8号线,影响范围辐射武汉三镇,拥有充分消费潜力和成熟的消费市场。“江岸不仅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有浓厚的咖啡文化,而且喻老师和我都是‘老江岸人’,想用自己的努力回馈家乡。”
与此同时,得益于创始团队丰富的工作和创业经验,莘烁咖啡学院不仅为学员提供“跟岗实习”等机会,还开设西点烘焙、非遗手作等课程,打造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的咖啡办学模式。
作为深耕咖啡培训行业的从业者,李雯臻说,“只有更多人‘跨进门’,以更专业的角度欣赏咖啡,行业才能百花齐放,越来越好。”
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加上越来越专业的咖啡师人才,使江岸成为本土咖啡品牌蓬勃生长的土壤。
10年前,武汉天地附近的武汉二中附近,主打“平价精品咖啡”的NO SEAT COFFEE开业,此后十年间陆续开出多家分店。
今年,NO SEAT在二中店原址上,以新品牌WALKING BASS重新“出道”,开业不久即以“-86℃冰杯咖啡”成功出圈。
另一个持续发展的本土咖啡品牌,还有Wagon Coffee瓦耕咖啡。
今年5月,十多岁的瓦耕咖啡在台北路开出第12家门店。目前,位于江岸的门店已占总数的半成。
浓厚的咖啡氛围和悠久的咖啡文化,培养出成熟的咖啡消费市场,也吸引不少知名咖啡品牌“落户”首选江岸,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仅今年上半年,武汉万象城、武汉天地和咸安坊三大商圈独占鳌头,独占全市近三成的首店资源。其中,Grid Coffee、Ora Coffee等咖啡品牌首店纷纷入驻江岸,为商圈注入全新活力。
外地知名品牌主动来汉,本土咖啡品牌也稳步扩张。在这片适宜咖啡“生长”的土壤,二者竞逐,共同构建出江岸共荣共生的咖啡生态圈。
·
☕️
作为“流动”的载体,咖啡已经从消费行为转化成为江岸的生活方式,成为生生不息的城市记忆。
如今,在咖啡馆久坐的人们,可能是专程来打卡的游客,更可能是居住在附近的江岸人。
正如莘烁咖啡学院的负责人李雯臻所说,“咖啡早已成为江岸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下一篇:年轻人为何爱上漂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