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部分知名品牌因预制菜陷入争议,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餐饮工业化的局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迷失。预制菜用效率换温度,用标准化取代个性,恰如现代人随时紧绷的生活状态,看似便捷高效,实则丢失了最珍贵的本真滋味。
在贵州小餐馆的灶台前,跳动的不只是火焰,更是一种生活的温度。锅气升腾间,大家看到了久违的生活本相,厨师专注地掌控火候,食客期待地望着炒锅,这一刻,吃饭不再是为了充饥,而成为一种有温度的生活仪式。这种现炒现做的烹饪方式,不仅保留了食材最本真的味道,更守护了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联结。正如生活需要慢下来品味,美食也需要用心烹制,这才是中国人“食不厌精”的真正内涵。
餐饮的返璞归真,反映的是现代人对生活的渴望,不仅是要求知道吃进嘴里的食物来源,更是期待摆脱机械生活的桎梏。建立“明厨亮灶”认证体系固然重要,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依然愿意为了一顿用心烹制的饭菜驻足,为了那份带着温度的人间烟火气停留。
站在灶台前,看着腾空而起的锅气,我突然发现,那缕缕炊烟升腾处,不只是一道菜肴的诞生,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彰显。在这个被标准化、效率化裹挟的时代,能够吃上一口带着锅气的饭菜,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救赎?餐饮需要回归本真,生活方式也期待回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