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油浸菜火了!油浸鱼、油浸小番茄等被不少人喜爱,然而,一份油浸菜几乎占成年人每日推荐油量的全部,部分加工型油浸菜还可能存在高盐、油脂氧化等风险。健康微课邀请到了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孙海岚,为我们揭秘油浸菜的健康密码。
孙海岚介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应在25克左右,最多不超过30克。而油浸菜的做法,有可能让食用油的摄入量超标。
那么,油浸小番茄等油浸菜还有哪些特点呢?
孙海岚提醒,一般做法的油浸菜有高热量风险,食材完全浸没于油中,吸油量大。冷藏保存不当或密封不严可能滋生肉毒杆菌。另外,油浸菜常搭配高盐调料,腌制过程进一步增加钠含量,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升高血压。
不过,油浸菜也有优点,低温慢煮可避免高温致癌物,同时能更好地保存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素。
如何处理油浸菜才能健康又美味?
首先,油浸方式可以选择初榨橄榄油,有助于抗炎和保护血管。避免使用动物油增加心血管风险。可使用分层油浸减油,或用柠檬汁或醋替代部分油脂。
在食材预处理上,可以先烤干水分。如小番茄140℃烤80分钟或100℃烤120分钟,减少吸油量。同时搭配高纤维食物:如生菜、全麦面包或魔芋面,延缓脂肪吸收。
可用香料(如蒜片等)替代部分盐,可减少钠摄入,还可以改良酱料,比如用辣椒干煸后加醋提香,减少酱油用量。
在烹饪方面需精准控温,中小火炸香香料即关火,避免焦糊产生苦味物。在安全储存方面,建议装入玻璃罐并冷藏储存,玻璃罐应用沸水消毒并烘干,且冷藏保存时间不超过5天。
另外,孙海岚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周食用油浸类菜品最好不超过1次,每次少于50克,胆囊疾病患者则需避免食用。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实习生 陈鑫 视频编辑 邹孟霖 美编 魏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