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美食,融入口中即是乡愁味道。忻州古城就珍藏了这样的百年甜蜜———麻会糖枣。这颗裹了糖的小馃子可不是简单的零食,而是刻在忻州人记忆中的非遗味道,更是忻州古城烟火气中最暖心的甜。
忻州是中国杂粮之都,忻府区麻会村是中国传统老式酥糖糕点之乡。麻会糖枣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诞生于麻会村,这个曾经作为东汉新兴郡郡治的地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孕育出了这颗甜蜜的金馃子。1900年,慈禧西行携光绪来到忻州,途经麻会,恰逢村民王起凤家里娶亲,就将糖枣端上了桌。慈禧太后品尝过后凤颜大悦,即刻钦定为皇宫御点,因此它与炉食、养胃糕并称为忻州糕点“三宝”。
制作糖枣工序繁杂,全靠老手艺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先将配好的糖浆加入面粉拌匀打成面穗,接着揉成面团,饧发20分钟,饧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1.3厘米见方的剂子。这大小形状都有讲究,切得不好,炸出来的糖枣就失了模样,随后剂子入油锅炸制,油温要恰到好处,炸到黄红色捞出,捞出后再倒入装有过筛熟面和白绵糖的盆里拌匀,让糖枣表面裹上一层糖霜,自然晾干口味最佳。刚出锅的糖枣外形独特,状若枣儿枇杷,色棕褐,内芯黄,表面蘸糖滚圆,好似“蚕茧”,具有香甜酥绵的特点。糖枣坚持古法工艺,纯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食材御用,油而不腻,嚼后无渣,百食不厌,常食美容养颜,益气补血,老少皆宜,留味一口香,博得了国内外食客的一致好评,成就了经典味蕾。咬上一口,外层的糖霜最先在齿间化开,香甜瞬间弥漫整个口腔。
如今麻会糖枣这门技艺已传承到第五代,目前古城的麻会糖枣铺是由第五代传承人所经营。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为了迎合现代人味和健康的需求,开发出了玫瑰、桂花、低糖和无糖等多种口味。过去老忻州人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买上一包,孩子们攥在手里就能够甜上一整天。而现在,糖枣成了忻州古城的顶流网红,游客尝过就念念不忘,临走时总要带上几包当伴手礼。
麻会糖枣裹着的不只是糖,是古城的慢时光,也是手艺人的坚守,还是老忻州的温情,更是每一个尝过它的人心里头抹不去的甜。通过传习百年美食,我们与祖先对话,汲取传统文化力量;与家人团聚,感受亲情温暖;更将这份美好传递给下一代,让中华民族的优质基因在岁月流转中不断延续。颗颗糖枣,是家家户户日常清单上的“幸福担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来忻州古城,可千万不要错过这口能甜到心里的非遗味道。(文图:米广弘)
来源:忻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