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吃食(节选)
口 迟子建
端午节之后的大节日,当属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一定要吃月饼的。 那时商店卖的月饼只有一种,馅是用青红丝、花生仁、核桃仁以及白糖调和而成的,类似于现在的五仁月饼,非常甜腻。
我小的时候虫牙多,所以记得有两次八月十五吃月饼时,吃得牙痛,大家赏月时,我却疼得呜呜直哭。 爸爸会抱起我,让我从月亮里看那个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飞入月宫的嫦娥,可我那双朦胧的泪眼看到的只是一团白花花的东西。月光和我的泪花融合在一起了。
在这一天,小孩子们爱唱一首歌谣: 蛤蟆蛤蟆气臌,气到八月十五,杀猪,宰羊,气得蛤蟆直哭。 蛤蟆的哭声我没听到,倒是听见了自己牙痛的哭声。所以我觉得自己就是歌谣中那只可怜的蛤蟆,因牙痛而不敢碰中秋餐桌上丰盛的菜肴。 中秋一过,天就凉了,树叶黄了,秋风把黄叶吹得满天飞。
姥姥到供销社买了每人两块的月饼,八月十五到了。家里提前圈鸡、喂猪、做饭。 晚饭时,我只喝了小半碗粥。我要赞着肚子, 吃月饼。整整一年没有见过它了。 我坐在大门口,盼啊,盼啊,夜幕低垂了,月亮在山坳里不停地拱啊,终于拱出了一点,金黄色的、细长的、像是棵豆芽的月亮边。 我乐得一蹦老高,飞快地跑去告诉他们。 姥姥麻利地搬出桌子,把它支在院子里,端上一盘月饼,一盘柿子。姥姥说这叫供月。 秋天了,忙活了一年的人们都该歇歇了。 收成了一年的东西,拿出来供供月,求得美满吉祥。
我听完姥姥的话,不由得想起了在家过八月十五时,与小朋友一起看月亮,边嚼月饼边哼歌谣:
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
杀猪、宰羊,气得蛤蟆直哭。
我唱给姥姥听,她笑得直揉肚子。我想,别的地方过八月十五一定很热闹吧!杀猪、宰羊,搞得多隆重。我马上想到了老奶奶,谁陪她供月呢? 趁姥姥不注意,我摸块月饼,偷偷跑出去。 月亮全升起来了。它圆圆的大盘上,像是涂满了鸡蛋黄。 我踩着零乱凋落的叶子,穿过苞米地,撞进院子,打开屋门。 老奶奶正用胳膊拄着脑门,坐在桌子旁。她见了我,又像疯了一样把我抱起来,抡了一个圈儿,亲得我透不过气来。 她从厨房里给我端来了月饼。那月饼是她自己做的。
小小的, 圆圆的,馅是青萝卜丝和白糖。月饼印着鱼和花的花纹。 我知道,奶奶只能自己做月饼。 至于为什么,我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我把自己的月饼给她,因为买的月饼馅里有花生和芝麻。她捏了一小块,尝了好久。 我们吃完月饼,就手拉手,唱起奶奶编的歌来:
月亮升上来哟,宝宝他睡着了。
奶奶拿起绣花针,缝啊,缝啊,缝出个小鹿活鲜鲜蹦。
太阳出来哟嗨,宝宝他醒来了。
奶奶打着呵欠哪,给宝宝穿上带小鹿的新衣裳哟!
我唱着,晃着脑袋,觉得自己就是那歌中的宝宝。 “出去看月亮吧。”唱累了,也跳累了,我想出去玩。她答应着,戴上三角巾, 扯着我的手,来到院里。 月亮升高了。它的左右飘着几朵灰蓝色的云。月亮里面绰绰约约的,好像有雾、有烟。
她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说是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带着玉兔上月宫了。
我恨嫦娥。我想,她要是不偷吃那药,地上的人将会有许多长生不老的,包括奶奶。 她的头发全白了,牙齿也脱落了。她老了。有一天她会死的。 我伤心得直想哭。
“听着大江的水声了吗?”
“听了。”
“跟奶奶去江边玩玩吧。”
“晚间去,不害怕?”
“怕啥,大月亮呢。”
我顺从地把她的胳膊拽在肩膀上,向大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