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记忆里,最难以忘怀的往往不是那些华宴上的珍馐,而是弥漫在寻常弄堂里的朴素香气。葱油拌面与菜饭,这两样最简单不过的家常食物,却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味觉基因,用最平凡的食材演绎出极致的鲜美。
葱油拌面,堪称上海面食的“灵魂”。它做法极简,却处处是功夫。精髓在于那一碗熬制的葱油:需用大量的香葱,只取葱白部分,与食用油一同小火慢熬,直至葱段变得焦黄酥脆,葱香完全融入油中。这碗葱油,是整碗面的风骨。面条要选用细圆的切面,煮熟后沥干水分,趁热浇上葱油、酱油和熬好的葱段,快速拌匀。每一根面条都变得油润光亮,酱香与葱香交织。入口,面条筋道爽滑,焦香的葱段在齿间碎裂,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简单却直击人心。这是许多上海人早餐或午间的快手选择,却也是最深的乡愁。
与葱油拌面的“干香”相配的,常常是一碗同样质朴却内容丰富的上海菜饭。它并非扬州的什锦菜饭,而是更具家常风味。通常是用小锅,将咸肉丁、青菜(或矮脚青菜)与大米一同焖煮。咸肉提供了咸鲜和油脂,使米饭油润生香;青菜在焖煮过程中变得软烂,其清甜渗入米粒。地道的菜饭,在焖煮前会用猪油将咸肉和青菜炒香,这样煮出的饭更香。锅底往往还会形成一层香脆的锅巴,是孩子们争抢的美味。一碗菜饭,有肉有菜有饭,营养齐全,滋味咸鲜,是上海人家中常见的“一锅端”。
一碟葱油拌面,一碗青菜咸肉饭,构成了上海弄堂里最寻常也最温暖的一餐。它们不需要昂贵的食材,却凭借巧思与火候,将朴素化为鲜美,这正是上海市民生活智慧与韧性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