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绕着地球喝咖啡:揭开不同国家的咖啡美味密码
创始人
2025-10-24 13:22:10

你喜欢喝茶还是咖啡呢?

从消费量来看,茶是世界第一大饮品,咖啡紧随其后。

在近些年来,咖啡市场急速扩大,从西方到东方,从海外到中国,这种深色的魔力饮品,早已超越单纯的提神功能,被蒙上了浓厚的文化与情感色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世界各地的咖啡吧~

源起: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仪式

在咖啡的故乡埃塞俄比亚,喝咖啡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场持续两到三小时的社会仪式。

妇女们手工烘焙咖啡豆,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咖啡从特制陶壶中缓缓倒出,形成一道优雅的弧线。

这里,咖啡是黑咖啡,但可能加入香料、盐、蜂蜜或黄油——不同的调味是不同的惊喜。

欧洲的咖啡艺术

当咖啡穿越红海来到欧洲,它在不同文化中演绎出了不同的风味。

在意大利,一杯浓缩咖啡是生活的精髓。

意大利人习惯站在吧台边,几口饮尽浓郁的咖啡,享受醇厚的口感。浓缩咖啡的烘焙时间更长,咖啡豆研磨得更细,顶部的咖啡脂更是咖啡灵魂的精华。

奥地利维亚纳的咖啡馆充斥着灵感与浪漫,而米朗琪咖啡则是这里的明星。

它由咖啡、牛奶和奶泡组成,比意大利的卡布奇诺要更丰富。奥地利人从早到晚都可能来一杯米朗琪咖啡。

而在北欧的严寒中,芬兰、瑞典和挪威人发展出独特的“咖啡奶酪”。

杯底(传统是桦木杯)放上奶酪,倒上热咖啡,可以把奶酪舀起来搭配咖啡享用,也可以先喝咖啡最后品尝奶酪。

东方的创新与融合

当咖啡进入亚洲,这种饮品又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19世纪,法国殖民者把咖啡引入越南,用罐装炼乳取代新鲜奶制品,诞生了越南特有的冰奶咖啡

后来又出现了同时加入鲜奶和炼乳的咖啡,被称为“bạc xỉu”。

而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街头小贩发明了“焦炭咖啡”——将燃烧的木炭投入冰咖啡中,据说能中和咖啡的酸度,还增添了一股烟熏风味。

爱喝咖啡的韩国人也不甘示弱,他们发明了“椪糖咖啡”,所谓“椪糖”指的是他们流行的街头小吃,也称为“蜂窝糖”。

椪糖咖啡以冰牛奶打底,上面覆盖着一层由等量的速溶咖啡、糖和热水制成的泡沫。

在我们香港,也有自己特色的咖啡,那就是著名的“鸳鸯奶茶”,简称为“鸳鸯”。它完美体现了文化融合——咖啡与茶的和谐结合,可以说是香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象征。

1952年,兰芳园茶餐厅发明了鸳鸯奶茶,如今已经遍布香港的各大茶餐厅。

美洲的咖啡风情

在美洲新大陆,咖啡也发展出独特的地方特色。

巴西有“小咖啡”,其实做法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如古巴和哥伦比亚)的标准咖啡相似:一锅沸水放入未精制的甘蔗糖,再加入细磨咖啡,用纸或布过滤后就可以享用了。

小咖啡通常是直接饮用,有时候也会加一点奶油或牛奶。

墨西哥陶壶咖啡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一种叫“olla”的传统陶壶冲泡,加入肉桂、丁香和一种名为“piloncillo”的未精制糖(或者用红糖和糖蜜),味道颇为复杂。还有人会用橙皮来调味,甚至与酒精混合。

美国有一种“氮气冷萃咖啡”,咖啡粉在冷水中浸泡12到24小时,制成冷萃咖啡,然后注入氮气,产生如啤酒般绵密的泡沫和天鹅绒般的口感。

咖啡的未来: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从埃塞俄比亚最传统的咖啡仪式到韩国最新的社交媒体风潮,咖啡文化始终在演变,却又始终保持着其核心——社交与沟通。

历史学家认为,我们正处于咖啡的“第三波浪潮”中,消费者对咖啡的产地和生产过程越来越感兴趣。但真正了解咖啡,远不止知道它来自哪个庄园或如何烘焙。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或许我们可以从咖啡文化中学到一件事:尽管我们的准备和享用方式各不相同,但这种深色饮品联结人类的能力仍然一如既往地强大。

所以,你可以多多去探索——尝试一种新的咖啡喝法,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隐藏在你平常的杯底。

以上就是世界咖啡的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塑心学堂 | 你的心脏“保护盾... 【塑心学堂】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广东省中医院张敏州教授率领团队打造,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
原创 秋... 导语:秋天,最该吃的不是萝卜,而是它!高钙高钾高蛋白,随手炒,真下饭 秋天的早晨,老家院子里的篱笆墙...
原创 有... 有5种面条不能买,面条厂工人都不会吃,看完以后要避开,别踩坑 周六傍晚,超市灯火通明,我推着购物车在...
韭菜鸡蛋饼:一口就爱上的家常美... 家人们,我跟你们说,我妈做的韭菜鸡蛋饼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天花板!每次这饼一出锅,那香味嗖地一下就钻进我...
来红河甩米线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是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反复爱上红河的米线。 可以是过桥米线。荤素搭配的食材,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