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清晨,苏州阳澄湖畔,蟹农们正忙着起笼、收蟹、筛选、捆扎。“客户都提前预订,就等这第一口‘鲜’。”养了三十多年蟹的周师傅说道。
阳澄湖大闸蟹的诱人之处,在味,也在“鲜”。面对“生鲜只有48小时最佳期”的挑战,苏州邮政启动大闸蟹专项寄递服务,通过“前置场地、网格下沉、星光配送、金融助农”四大举措,打通从湖区到全国的“极速通道”。
工作人员在处理全国各地订单。江苏邮政供图
为了应对短时间集中发货的挑战,苏州邮政创新推行“场地前置、运能优配、错峰作业”的灵活机制。开捕以来,苏州邮政每天都会根据蟹农与商户的出货预测,细化发运计划至具体路向和航班车次,做到及时预测,即时调度。同时,邮政调度中心实行“弹性开仓”,夜间设置延时作业,让“蟹上岸、即发运”成为现实。
今年,阳澄湖邮政前置运营中心还首度使用“错峰出行+定制短驳”的模式。蟹农们可以选择任意时间送货,不必排队;针对大客户、直播带货商家和礼盒订单,苏州邮政开通专项专车,平均日揽收量超4000件。民航与邮航航班全程兜底,4至7班航次常态保障,全国257个主要城市实现“次日达或隔日达”。
准备工作的无人运输车。江苏邮政供图
为了方便蟹农发货,苏州邮政在阳澄湖区域打造“助农网络”。按照“市场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邮政设点”的原则,今年邮政全面推行“驻户+驻村+驻场”的三位一体模式。在湖区及周边乡镇划分小网格,每个网格都有揽收点,配备扫码登记与称重设备,为蟹农提供“家门口寄递”。
同时,苏州邮政还为大型合作社增配了流动揽收无人车,车上可直接驶入蟹塘边装运,提升运输效率。还结合助农政策推出差异化寄递方案:大客户“一户一策”签约价,小商户“散户优惠券”,灵活资费让成本更透明。“最方便的是我们村口就有邮政收寄点,蟹上岸十几分钟就能及时转运到仓库。”蟹农顾师傅说。
阳澄湖蟹即将运往全国各地。江苏邮政供图
为保证“最后一公里”的品质,苏州邮政今年上线了“星光配送”“冷藏待签”和“主动客服”三项服务升级。在寄递高峰期间,各核心网点均配备独立保鲜柜,客户未能及时签收的包裹可短时控温储存,避免“上桌前掉鲜”;同时针对夜间抵达的快件,邮政推出“星光配送”服务,让城市白领也能在下班后收到鲜蟹。
除了效率,体验也很关键。苏州邮政设立大闸蟹客服专班,实时监测全流程状态:揽收、分拣、发运、派送全链路数据可视化。一旦系统显示延误或温差偏高,客服会主动联系客户确认收件。
邮政直播助农。江苏邮政供图
为让“鲜”能到达更多地方,“富”也能返流乡村。苏州邮政把寄递保障延伸到了产业链深处,从物流服务者变成产业助推者。在金融板块,聚焦蟹农信贷需求,建设大闸蟹特色金融网点,量身定制贷款、担保、保险“三合一”方案,为蟹农“养得稳、卖得快”提供资金保障。在渠道拓展上,打造“阳澄湖大闸蟹邮政基地农品”示范区,线下打通仓储、包装、贴标一条链,线上通过邮乐网等电商平台开辟“产地直销通道”。此外,还携手直播团队推出“节气寻鲜”系列活动,让消费者在屏幕前沉浸式感受捕蟹现场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