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医科普】重阳登高时,中医话养——重阳佳节,送您一份《中医养生秘籍》!
创始人
2025-10-29 16:42:45

重阳佳节

重阳佳节,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亲近自然的传统时节。这个蕴含敬老深情的节日,在中医眼中,更是顺应天时、调养身心的关键节点。此时秋意已深,燥气当令,寒邪渐生,中老年人的身体尤其需要智慧养护。掌握以下中医养生要诀,让健康与秋色同辉。

顺时养阴防秋燥

润肺安和度深秋

秋气通于肺,重阳时节燥邪尤盛,最易伤津耗液,引发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痒乃至便秘等不适。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养生首重“润燥养肺”。

(一)饮食调养重滋润:饮食宜选甘润之品,以生津润燥、滋阴润肺为要。可多食梨、甘蔗、荸荠、银耳、百合、芝麻、蜂蜜等物。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可直接食用,亦可蒸熟食用,以减少寒性。银耳百合粥更是润肺佳品,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另宜适当增酸,如山楂、乌梅之类,酸能收敛肺气,顺应秋日收藏之性。同时减少辛辣烧烤之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此类食物性热,易助燥伤阴。

(二)饮水有方护津液:主动饮水,温开水最佳,少量多次。可适当饮用桑叶菊花茶,可疏散风热、清肝明目;麦冬石斛茶,可养阴生津、益胃清心,或简单泡几粒枸杞、几片陈皮,生津润燥助运化。

(三)起居避燥保湿润:室内湿度低于50%时,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暖气旁放盆清水。沐浴水温勿过高,时间勿长,浴后及时涂抹润肤露锁住水分。轻柔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有助于宣通鼻窍、润肺防燥。

重阳避寒护关节

保暖固本迎冬藏

“一场秋雨一场寒”,重阳前后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寒邪易乘虚而入。尤其登高时山顶风寒更劲,中老年人气血渐弱,关节阳气不足,极易诱发关节冷痛、僵硬、老寒腿、肩周炎等,或致外感风寒。

(一)保暖为首要之策:登高务必穿着轻便保暖衣物,尤其护好颈项、腰腹、膝部和足踝。山顶风大,及时添加挡风外套,备好帽子。日常居家,腰腹、膝盖、脚踝保暖同样不可松懈,避免穿低腰裤、露脚踝。

(二)巧用艾灸温通经络:中医认为“寒主收引”,易致气血凝滞。可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肾俞穴等穴位,温阳散寒、强健筋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三)药浴足浴驱寒活血:睡前用温热(约40℃)的艾叶、生姜、花椒水泡脚15-20分钟,能引火归元、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改善足冷、促进睡眠。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水温,避免烫伤。

登高望远调情志

疏肝畅怀养心神

中医认为秋与肺相应,肺在志为忧。草木凋零的深秋易引人感伤,尤其老年人更易触景生情,产生忧郁惆怅之感。《黄帝内经》强调秋季应“使志安宁,以缓秋刑”。重阳登高这一传统习俗,正是疏泄情志的良方。

(一)登高畅怀疏肝郁:登高极目远眺,壮阔景色令人心胸开阔,有助于疏泄肝气、调畅情志。登山本身也是适度的有氧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激发阳气。量力而行,微微出汗为佳,切莫过度疲劳。

(二)动静结合养心神:除登高外,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舒缓运动,配合深呼吸,能有效调和气血,安养心神。秋日午后阳光下静坐片刻,闭目养神,接纳秋日宁静之气。

(三)亲友相聚慰心怀:重阳敬老,核心在“情”。子女陪伴、老友相聚、社区活动,温馨的社交互动是化解“悲秋”情绪、滋养心神的良药。保持积极心态,培养兴趣爱好,让心灵有所寄托。

重阳登高,不仅为望远,更为养身。在这金秋时节,谨记“润燥养肺、避寒保暖、畅志养心”三大要诀,顺应天时,调和身心。愿每一位长者都能在自然的怀抱与中医智慧的守护下,身披暖阳,心怀宁静,步履稳健地迎接冬藏,安享生命之秋的丰盈与从容!

作者简介

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主管护师

张娜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护理工作18年,曾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进修,熟练掌握临床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擅长泥敷、火疗、膏摩、艾灸等中医护理操作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哈尔滨市口碑好的网红烤肉打卡餐... 哈尔滨烤肉必打卡:探秘网红餐厅的美味密码 在哈尔滨这座美食之都,烤肉文化早已融入城市血脉。从传统地...
宝藏主食!狂吃不胖的秘密,做成... 秋风愈发寒冷,食欲越来越旺盛,热腾腾的饭菜,在寒冷的秋冬天变得格外诱人!在满足口腹之欲与保持轻盈体态...
探秘云南明珠:曲靖五日游全攻略 从历史名城到现代都市,曲靖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本文为热爱旅行的您精心规划一条五日线路,助您深...
天然岫玉手镯:传统之美与现代工... 天然岫玉手镯以其温润的质地和悠久的历史备受推崇。本文深入解析岫玉手镯的材质特性、制作工艺、佩戴方式及...
夜间骑行守护者:德国进口3M材... 随着夜骑逐渐成为冬季亲子活动新宠,德国进口的3M材质反光挂件——圣诞麋鹿安全小助手,正悄悄改变夜间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