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鱼虾蟹贝味相同?为什么水生动物都有较相近的腥味?有啥科学解释?
创始人
2025-11-10 10:02:59

一到夏天,江边烧烤摊子支起来,铁板鱿鱼、烤小黄鱼嗞啦作响,那股子熟悉的鲜腥气随着小风就飘过来了。你肯定琢磨过为啥这海里的鱼、河里的虾、泥塘里的螃蟹,吃到嘴里那股子“腥味”好像都差不多?

家里炖鱼,处理的时候那股子腥气顶鼻子,很多人以为这腥味是鱼身上来的,其实这味道大半是水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特别是有些细菌和藻类,没事儿的时候鼓捣出来的。

这些小家伙在水里活得那叫一个滋润,它们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类叫“土味素”和“二甲基异莰醇”的化学物质。名字听着唬人,说白了就是让水闻起来有股土腥味或者类似黄瓜味的玩意儿。

鱼虾这些水生动物在水里过日子,呼吸、喝水,这些味道分子就悄摸地吸附在它们身上,尤其是富含脂肪的组织和皮肤黏膜上,成了它们自带的“香水”。为啥池塘里的鱼土腥味格外重?就是因为静水环境里,这些藻类和细菌更容易大量繁殖。

不过,这还只是外来的“沾染”。水生动物自己个儿身上,也有腥味的大本营。这大本营就是它们体内一种叫“氧化三甲胺”的物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水生动物,特别是海鱼的高级“防冻液”和“浮力调节器”。

海水又咸又冷,压力还大,普通动物的细胞在那种环境下根本扛不住。氧化三甲胺本事大,它能保护蛋白质的结构,让鱼在深海里也能活蹦乱跳。这东西本身没啥大味儿,但它是个“预备役”。

一旦鱼虾死了,或者受了伤,它们身体里的细菌和自身携带的酶就开始工作了,把氧化三甲胺分解成三甲胺。这三甲胺,嚯,那可是腥味家族里的主力队员,味道那叫一个冲。

你闻到的死鱼烂虾那股刺鼻腥气,主要就是它的功劳。淡水鱼为啥有时候觉得腥味不如海鱼那么“醇厚”? 部分原因是它们体内的氧化三甲胺含量通常比海鱼低一些,毕竟淡水环境没那么严酷。

另外鱼虾身体里那些不饱和脂肪酸,也挺爱“凑热闹”的。这些脂肪酸对咱人体有益,是好东西,但它们性子不稳定,特别容易氧化,也就是咱常说的“哈喇”。

鱼一旦不新鲜了,或者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这些脂肪酸一氧化,就会产生好多醛类、酮类这些小分子,它们也带着一股子陈腐的油脂味,和腥味混在一起,那味道就更复杂了。所以老一辈人总说吃鱼要吃鲜,不光是口感,这味道上也差着行市呢。

那螃蟹、贝壳类的腥味又咋回事?它们和鱼还不是一回事呢。其实道理是相通的。贝类滤食水里的浮游生物,同样会富集那些土腥味的物质。

而且它们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比如一种叫“琥珀酸”的物质,这东西贡献的是那种鲜味背后的微腥,是海鲜独特风味的来源之一。

螃蟹的情况也类似,它们食性杂,体内代谢也会产生三甲胺等物质。所以你看,尽管大家种类不同,生活水域有咸有淡,但因为生活环境和体内化学物质的相似性,最终就导致了那股子让人类鼻子一皱的“共同风味”。

这腥味对鱼虾自己有啥用不?科学家们觉得这套基于三甲胺之类的化学信号系统,在水底下可能相当于咱们的微信朋友圈。

比如,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一条鱼受了伤,三甲胺释放出来,附近的同伴闻到可能就意识到危险,撒丫子就跑。

或者在繁殖季节,这些气味分子也能帮着异性之间互相定位,相当于发了条“约会邀请”。只不过,这套古老的通讯系统,到了咱人类的餐桌上,就有点水土不服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揭秘!米其林指南“亲自”下场做... 电梯上行至 12 层,这里是虹桥康得思酒店。11 月 12 日,「名厨 MINGCHU」作为特邀嘉宾...
姜饼重塑纽约地标!第四届“姜饼... 🎉 你有没有想过,姜饼不仅仅是节日的甜点,它还能以独特的方式再现城市的地标?在第四届“姜饼纽约:伟大...
山东临沂的传统主食——煎饼 临沂煎饼,承载着沂蒙山区的饮食文化。一张张薄如纸张的煎饼,用五谷杂粮制成,口感筋道。可以卷上大葱、咸...
原创 早... 早晨匆忙抓起包子就啃?小心你的血糖正在坐过山车。有句老话说"早饭吃得像皇帝",但现代人的早餐桌上,往...
“传统茶”变“时尚味”,一杯奶... 站在曼谷王权大京都大厦74层的观景台,314米的高空视野将整座城市尽收眼底,蜿蜒的湄南河在脚下静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