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汉堡王中国业务出售终告落幕,其全球母公司RBI集团将中国业务83%的股权以3.5亿美元售予CPE源峰,RBI保留17%股权及一个董事会席位。
汉堡王中国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减店增收”的成绩单,在门店数量缩减196家的情况下,系统销售额保持两季度的持续增长。然而RBI集团2024年度报告显示,汉堡王中国单店年收入仅40万美元,约为法国市场(380万美元)的十分之一。
官方协议显示,中国资产管理公司CPE源峰斥资3.5亿美元获得83%控股权,并与RBI签署为期20年的主开发协议,独家负责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运营与门店扩张。交易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双方计划到2035年将中国门店数量从约1250家拓展至4000家以上。
汉堡王1954年在美国迈阿密创立,其旗舰产品“皇堡”每年在全球销量超过2.1亿个。其母公司RBI集团2014年由汉堡王与加拿大咖啡连锁品牌Tim Hortons合并而成,后收购炸鸡品牌Popeyes,形成全球第三大快餐连锁企业(仅次于麦当劳和百胜餐饮)。
汉堡王2005年进入中国,初期坚持直营,7年仅开52家店。2012年,土耳其TFI集团获得特许经营权,推动6年内门店突破1000家。
RBI集团2024年度报告显示,汉堡王中国单店年收入仅40万美元,约为法国市场(380万美元)的十分之一、韩国市场(120万美元)的三分之一。
RBI集团于2025年2月斥资1.58亿美元向TFI收回全部股权,其首席执行官 Joshua Kobza在业绩会上表示,此前TFI运营下“门店增长缓慢、同店销售额下滑”,此次股权变更标志着汉堡王告别土耳其TFI特许经营,进入本土资本主导、全球品牌方协同的合资经营阶段。
在交易达成前,RBI为汉堡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业绩修补”。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汉堡王中国实现系统销售额1.72亿美元(约12.24亿元人民币),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0.5%。
RBI年初启动战略调整,明确要求关闭年均销售额低于30万美元(约215万元人民币)的未盈利门店。截至三季度末,门店总数从年初1467家优化至1271家,关闭196家。
在规模上,汉堡王中国1,500家门店数量相当于头部品牌华莱士(19,737家)的7.6%,肯德基(12,640家)的11.9%。
尽管门店数量减少,但前九个月系统销售额累计达4.81亿美元(约34.22亿元人民币),单店效益提升。同店销售额第二季度成功由负转正,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下滑态势,并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双位数的高增长。
Joshua Kobza表示,业绩的改善得益于成功的市场营销、外卖业务的增长以及由前百胜中国、麦当劳的高管陈玟瑞、薛冰等组成的本土管理团队。
根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此次股权交易并非只有CPE源峰一个参与者,红杉中国(HSG)与CPE源峰曾共同竞购汉堡王中国业务的控股权。
红杉中国(HSG)作为红杉资本全球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科技、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风险投资,曾投资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等知名企业以及古茗、零食很忙等消费品牌,擅长通过其科技和流量优势,以及品牌年轻化改造帮助企业实现增长。
CPE源峰前身为2008年成立的中信产业基金,是一家管理规模超1500亿元的资产管理机构,投资案例包括蜜雪冰城、奈雪的茶、泡泡玛特和饿了么等。其路径被业内认为更接近中信资本改造麦当劳中国的模式,即利用强大的本土资源网络解决选址、供应链优化和运营重组等实际问题。
CPE源峰董事总经理胡腾鹤表示,此次收购83%股权的控股型投资,与其近年策略转型紧密相关,未来将加大“控股型投资及类控股型投资”,通过战略梳理与并购整合提升企业价值。
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认为,对于RBI而言,CPE源峰的优势契合其需求:CPE源峰在消费领域累计投资约100亿元,对蜜雪冰城的投资,使其积累了宝贵的餐饮供应链管理和下沉市场扩张经验。汉堡王此前在高线城市面临高昂租金压力,且在下沉市场几乎“缺位”。
正如《2025跨国企业中国展望报告》中所言,深度本土化是跨国企业寻求与中国市场长期协同的核心路径之一。与博裕投资接手星巴克、中信资本改造麦当劳一脉相承,CPE源峰“接手”汉堡王并非孤立的商业事件,而是国际餐饮品牌将中国业务交予本土资本操盘趋势的延续。
撰文 | 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