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火爆全国到4000家门店倒闭,为啥吃兰州拉面的人越来越少了?
创始人
2025-11-14 12:43:26

兰州拉面十多年前那可是街头霸王,到处都是绿底白字的招牌,热气腾腾的汤碗端上来,很多人一闻那味儿就忍不住坐下。结果现在,好多店门前冷清清的,2020年全国一下子关了4000多家,之后几年关店潮也没停过。

有不少人表示:宁愿去吃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也不愿意吃兰州拉面了。兰州拉面不香了吗?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大家都不愿意去吃了呢?

借来的名号迟早要还

你吃的“兰州拉面”,其实和兰州关系不大。它的真正故乡,在青海一个叫化隆的地方。1988年,化隆回族的马贵福和伙伴们揣着5000块钱,跑到了厦门的火车站旁,开了第一家店。

他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在南方漂泊的穆斯林兄弟能吃上一口舒心的饭。之所以挂上“兰州”的名号,纯粹是个商业决定。毕竟,兰州牛肉面早在清代就被誉为“中华第一面”,这块金字招牌太响亮了。

而兰州本地人吃的,压根不叫“拉面”,就叫“牛肉面”。那讲究可就多了,“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要清、萝卜要白、辣子要红、蒜苗要绿、面条要黄亮。更玄的是,据说离了兰州的水土,那个味儿就出不来。

一边是化隆人借助名号在全国开疆拓土,一边是兰州本地人对自己品牌被“滥用”的愤懑。兰州方面不是没想过反击,2007年设计统一LOGO,后来又花了好几年注册商标,甚至在2012年后尝试亲自出征,到厦门、武汉等地开店。

但效果甚微。消费者早就被搞晕了,街上那些绿底白字的、蓝字黄底带清真标识的,到底谁是谁?

当品牌失去了清晰的身份,品质自然也变得参差不齐,信任也就一点点被透支掉了。

复制粘贴的快捷路径

化隆拉面的扩张速度,简直是个奇迹。短短几年,近两万家门店遍布全国270多个城市。化隆县30万人口,竟有10万人投身这个行当,一年能挣回120亿,硬是把一个贫困县拉扯成了支柱产业。

这背后,是一套堪称完美的“速成模式”。政府大力扶持,提供每人5000元的技能培训补贴,外加8万元的三年免息创业贷款。夫妻俩、兄弟俩就能开个小店,快速复制。

这套模式的核心,就是快。顾客点单,拉面师傅三分钟内搞定,面下锅40秒就能捞出来。极高的翻台率就是利润的保证。然而,为了追求极致的效率,这条捷径,最终通向了绝路。

兰州拉面的精髓,其实就是在于“手工拉面”,以前的兰州拉面,师傅从和面、揉面、醒面、溜条、拉面……每一个步骤都让人赏心悦目。

尤其是在店门口手工拉面的店铺,更受顾客欢迎,但是如今的兰州拉面,你是看不到店家手工制作面条了,用的全都是工业面条,也就是第三方配送的面条。

当扩张成了唯一的目标,品质就成了最先被牺牲的成本。那需要耗费大量牛骨、花上数小时熬制的汤底,也变成了廉价汤料包和味精勾兑的速成品。

更要命的是,这套模式极度僵化。菜单万年不变,除了面还是面。

在今天这个餐饮业疯狂内卷、新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这种“一招鲜”迅速变成了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标准化锁死了创新的可能,也亲手断送了自己的未来。

价格上天肉片不见

兰州拉面最初能火,靠的就是物美价廉。价格实惠,味道普适,牛骨汤底可清淡可加辣,正好卡在沙县小吃的清淡和黄焖鸡的重口之间,成了一代人的“国民食堂”。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彻底背叛了最初的承诺。价格一路飞涨,在深圳,一碗面从最初的10元涨到了25元。涨价也就罢了,关键是体验断崖式下跌。

最让食客们忍不了的,就是那少得可怜的牛肉。网上段子满天飞,“一头牛能用三年”,“老板不开空调是怕风扇把肉吹跑了”。通常碗里就那么两三片薄如蝉翼的牛肉,让人哭笑不得。

分量也严重缩水,面少汤多,很多人反映根本吃不饱。服务态度更是重灾区,老板的脸常常比面还长,和顾客发生口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性价比荡然无存,消费者的耐心也走到了尽头。特别是疫情之后,大家捂紧了口袋,消费更趋理性。

当一碗又贵又难吃、还吃不饱的面摆在面前,人们选择“用脚投票”就是必然。2020年全国关店超过4000家,仅仅是个开始。

结语

当年的兰州拉面之所以红极一时,是因为价格亲民、吃得饱、口味好。而现如今,却面临口味差、价格高、品质下降、体验感差等问题。所以,就会让吃兰州拉面的顾客会越来越少。

回过头看,化隆人走出大山,靠着一碗面改变命运,这本身是个励志的故事。它解决了就业,带动了县域经济,成就了一段商业神话。

但这个神话最终被自己亲手打破。当供应链不稳定、食品安全出问题、品牌保护一塌糊涂时,衰落是注定的。忽略顾客体验,背离商业初心,终将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未来的出路在哪?或许只有回归本质:重新找回那个朴素的价值承诺,在成本、标准和口味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否则,今天我们讨论的,就不是它为什么衰落,而是如何凭吊它的遗迹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绕... 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承载了一代人青春的香飘飘。当年那句“一年卖出10亿多杯,杯子...
“知音琴台+智慧泉”双品牌桶装... 11月14日至16日,2025第16届中部(武汉)糖酒食品交易会与2025第2届中部(武汉)礼业博览...
炒刀削面:锅气十足超有嚼劲,一... 谁说面条只能煮着吃?这道热辣鲜香、锅气十足的炒刀削面,绝对能让你对“家常主食”刮目相看!宽厚筋道的刀...
网红爆浆芝士酥脆虾球 周末刷短视频时,看到金黄酥脆的虾球咬开瞬间,拉丝的芝士像熔岩般涌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我立刻冲进...
我国热干面最多的城市竟然不是原... 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采用碱水面,并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