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百味》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打造,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提供学术支持,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六日下午12:30分)《周末健康课堂》推送。
本期主讲人
主持人
黄裕鹏:北风起,寒露生,正是岭南进补时。在广东人看来,真正入冬的标志,不仅是气温的骤降,更是街头巷尾开始弥漫起那缕熟悉的、由药材与食材共炖的醇厚香气。本期的《芳草百味》鹏鹏请来了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张盈盈中药师为大家介绍一味这个季节里经常会出现在餐桌上的补益药材——党参。
药师
张盈盈:随着秋风渐行渐远,即便是南粤大地也开始沾染寒气。《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到了冬季人体处于“封藏”的时期,此时进补更利于营养的吸收,所以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原理。
说到补益的中药,想必大家对党参应该一点都不陌生,作为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经常都能在广东人的餐桌上见到。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道:“参,人参,药草,出上党。”山西上党出产的人参品质优良、药效显著,清代汪仁巷在《增补本草备要》中更是明确指出“人参以山西上党者为佳”。上党人参因此广受推崇,需求远超供应,在唐宋时期遭到了大规模的开采,到了清代,上党人参已基本枯竭。为了弥补空缺,人们开始寻找其他类似的药参作为替代,这些替代品仍被冠以“上党人参”之名,从而衍生出了党参这一名称。防风党参因其“药性平和且较为珍贵”,在清代的《本草从新》中得以首次明确记载,从此党参便与人参有了明确的区分。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是一味补气佳品。党参富含党参多糖、党参皂苷、生物碱、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党参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升免疫力;党参皂苷能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缓解食欲不振;生物碱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功能,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还有改善造血功能,改善心力衰竭,抗肿瘤,抗溃疡,改善生长性能,抗疲劳等作用。
党参虽好但要注意,本品有滋补之功,所以实热证(如发热、便秘)、气滞火旺者不宜服用。同时要避免与“泄气”的食物(如萝卜)同食,以防功效相抵。另外根据“十八反”禁忌,党参和藜芦药性相反,同用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所以不宜同时使用。
初审 | 王军飞
审核 | 张靓雯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