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老弄堂里,总能闻到那股熟悉的浓油赤酱香气。这种源自本帮菜的灵魂味道,既有着市井的烟火气,又带着昔日上海的繁华记忆,在红烧禿肺的醇厚与生煸草头的清爽间,勾勒出这座城市独特的味觉性格。
红烧禿肺堪称本帮菜的代表作。所谓“秃肺”实为青鱼肝,洗净后需用绍酒浸泡去腥。烹制时热锅冷油,下葱段爆香,再加入鱼肝稍煎。调味的关键在于酱油与糖的比例,要做到咸中带甜,甜而不腻。出锅前的勾芡更是精髓,要让酱汁紧紧包裹每块鱼肝,入口即化如天鹅绒般细腻。
而生煸草头则展现了本帮菜的另一面。选用草头最嫩的三片叶子,旺火快炒只需十秒。淋上白酒点燃的瞬间,火焰腾空而起,草头的清香与酒香完美融合。这道看似简单的蔬菜,实则考验厨师对火候的精准掌控,多一秒则老,少一秒则生。
在老西门的老饭店里,老师傅正在熬制扣三丝的高汤。将鸡脯、火腿、笋切成细如发丝的丝线,在碗中码出整齐的图案,注入清汤后蒸制。成菜时汤清见底,三丝如菊花绽放,这是本帮菜中难得的清淡雅致。而邻桌的客人正用油条蘸着红烧肉的酱汁,这是老上海人才懂的吃法。
当外滩的钟声敲响六下,弄堂深处的家庭晚餐刚刚开始。主妇端出毛蟹年糕,浓油赤酱的蟹块与糯白的年糕在盘中交相辉映。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掰开蟹壳,那酱香浓郁的蟹黄是童年最奢侈的享受。在这座日新月异的都市里,本帮菜用它不变的浓油赤酱,守护着上海人记忆中的家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