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这杯600亿的联姻奶茶,到底甜不甜?
创始人
2025-11-22 01:23:15

来源:外参财观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霸王茶姬的业绩看起来依然能打:营收达到6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6%,稳稳坐在国风茶饮第一的位置。不过,就在市场正在仔细看这份财报的时候,一则更炸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和热搜,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和天合光能实控人的女儿、“光伏女神”高海纯,官宣结婚了。

这场婚礼,不只是一场豪门联姻那么简单,它把两家总市值加起来约603亿元的上市公司一下子推到台前,也让不少人开始思考:茶饮行业是不是正走向更深的资本化、家族化?不同产业之间会不会加速融合?

不过,热闹归热闹,有个冷冰冰的事实得看清:霸王茶姬开门店的速度,已经明显慢下来了。眼下茶饮行业越来越卷,消费者的喜好说变就变,这时候来一场“光伏+茶饮”的跨界联姻,到底真是霸王茶姬突破增长瓶颈的“天作之合”,还是资本故事里又一次漂亮的转身?

一杯国风,强势出圈

必须承认,霸王茶姬这几年在新式茶饮圈里,真算得上是一匹黑马。在“国风”这个点上做得相当透彻——从品牌名字、店面装修到产品包装,都形成了一套完整又独特的视觉语言。特别是主打的“原叶鲜奶茶”系列,靠“伯牙绝弦”这样的爆款,成功地在喜茶、奈雪带火的水果茶潮流,和蜜雪冰城主导的性价比大战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硬是闯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在流量运营上,霸王茶姬也很懂现在新媒体那套玩法。不管是跟热门影视IP联名,还是在抖音、小红书做精细化的内容种草,都让它的品牌热度持续上升。创始人张俊杰虽然常说“产品是1,营销是0”,但不可否认,霸王茶姬能这么快崛起,和它在社交媒体上精准投放、密集造势是分不开的。这一套“国风内容+流量助推”的组合拳打下来,确实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年轻用户,尤其是那些对国潮文化有强烈认同感的Z世代。

不过,热闹之下,隐忧也在慢慢浮现。尽管今年上半年营收还保持着超过20%的增长,但比起前几年动不动就翻倍的增长势头,速度明显放缓了。更值得警惕的是,现在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开新店撑起来的。随着一二线城市好的点位越来越难找,下沉市场又面临蜜雪冰城的强势地位,以及古茗、茶百道这些区域品牌的激烈竞争,霸王茶姬单店的盈利压力正在变大。规模虽然上去了,利润却没有同步实现质的飞跃,反而可能被不断上涨的租金、人力等成本一点点稀释。

茶饮与光伏的联姻

创始人张俊杰和高海纯的联姻,无疑给霸王茶姬的资本前景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天合光能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头企业,不仅资本雄厚、产业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这对于正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霸王茶姬来说,就像找到了一个潜在的“避风港”和“能量补给站”。

从最直接的层面来看,这场联姻首先是资本层面的强强联手。两家企业合计超过600亿的市值,共同勾勒出一个横跨“消费”与“新能源”两大热门赛道的新商业版图。尤其当前茶饮行业普遍面临市场估值有所下滑的背景下,这样的结合无疑会提振市场信心,也为霸王茶姬后续可能的融资、并购甚至上市铺平道路,更让人期待是否会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再往深一层看,这或许也意味着霸王茶姬正在积极探索第二条增长曲线。如今茶饮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瑞幸靠“咖啡+奶茶”模式成功逆袭,星巴克也在不断强化“第三空间”的体验价值。如果霸王茶姬只固守传统茶饮,增长空间恐怕有限。而光伏产业所代表的绿色、可持续能源理念,恰好与新一代消费者的价值观相契合。未来,如果霸王茶姬能把“绿色能源”概念融入品牌故事,甚至在门店运营中引入光伏技术、推动“碳中和”,不仅有助于塑造更具社会责任的品牌形象,也为品牌升级打开了新的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理想虽美,现实挑战也不小。跨界联姻虽然愿景动人,但光伏和茶饮毕竟是两个差异巨大的行业:一个重资产、长周期、技术密集,一个轻资产、快周转、营销驱动。两者的管理模式、人才需求和现金流节奏都大不相同。这场联姻最终能给霸王茶姬“卖好一杯茶”这个核心业务带来多少实质帮助,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如果处理不当,资本层面的热闹反而可能分散管理层精力,在关键发展时期模糊了业务焦点。

茶姬困局

抛开资本带来的那些光环,单纯回到茶饮这门生意来看,霸王茶姬其实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里。

从内部来说,商业模式里最核心的竞争力正在受到挑战。首先就是产品同质化的隐患开始出现了。“国风”这个定位虽然成功塑造了特色,但这条护城河并不算深。霸王茶姬的爆款“伯牙绝弦”确实深入人心,可一个爆款能支撑一个品牌走多远?后面推出的新品,能不能持续复制同样的热度和销量?

其次,供应链上的成本压力真的不小。坚持用“原叶茶”固然是品质的体现,但也意味着原料采购成本更高。相比之下,蜜雪冰城靠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做到了极致的成本控制;喜茶、奈雪也在通过投资茶园、自建供应链来找出路。所以,霸王茶姬在供应链上投入了多少、掌控力有多强,会直接决定它在这场持久战里能走多远。

再看外部,竞争对手的围剿从来就没停过。喜茶、奈雪正在通过降价、开放加盟这些方式不断下沉,直接杀进了霸王茶姬的主力价格带。这两个品牌在品牌影响力和门店体验上仍然有优势,这种“高端品牌做中端市场”的降维打击,效果非常明显。

蜜雪冰城这座“下沉市场巨塔”实在难以撼动,凭借上万家门店形成的成本优势和渠道覆盖,是霸王茶姬短期内根本比不了的。所以,这场饮品战争的对手早已不限于那几个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要面对的,是一个战场不断扩大、对手不断增多的复杂战局。

炼内功,谋长远

面对眼下内外交织的挑战,霸王茶姬如果真想从“网红”走向“长红”,从“拼规模”转向“求质量”,那至少得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坚持产品为王,筑牢自己的护城河。“国风”不能只是表面包装,而要真正融进产品里。霸王茶姬需要持续投入茶叶研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风味数据库和产品标准,让别人不容易模仿。

其次尝试场景创新,延伸品牌内涵。除了现在“即买即走”的模式,是不是也可以学学星巴克,开一些有“国风”特色的主题店或体验店,让大家能更沉浸式地感受茶文化?甚至可以把茶和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结合起来,办一些茶艺、香道、花道相关的活动,让品牌成为连接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桥梁,这样情感联结才会更深。

最后,要理性用好资本,让它真正为战略服务。跟天合光能这样的企业合作,机会很大,但也考验管理层的判断力。钱要用在加固主业、投资未来上,而不是盲目扩张。跨界合作也要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展开,避免分散资源、模糊品牌定位。

结语:茶饮的本质,终究是一门关于口味、效率与体验的生意。资本的光环可以照亮前路,却无法替代一杯好茶带来的踏实满足。当门店增速放缓、竞争日趋同质,霸王茶姬面临的核心拷问与红果短剧如出一辙:是继续做流量的追逐者,还是沉下心来,成为价值的铸造者?

下一个五年,市场在意的不是霸王茶姬又讲出了多么动听的资本故事,而是它的门店是否依旧排着长队,它的产品是否仍是消费者心中的那杯“白月光”。这场603亿的联姻,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最终将取决于霸王茶姬能否在喧嚣中,牢牢握住那杯属于自己的“茶”。

茶饮的战争远未结束,但留给霸王茶姬独自试错的时间,同样不多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顶面包店年入3亿:辞职烤“丑... 清晨的地铁里,人们攥着早餐匆匆赶路;深夜的写字楼里,电脑屏幕还亮着未完成的方案——我们总在被时光推着...
原创 实... 标题:实拍:第一次吃浙江地区的喜酒,好多菜吃不来。 在浙江的某个小镇上,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当地的喜宴...
原创 实... 在这片被岁月雕琢的土地上,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乡愁与记忆。今天,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场简朴而不失豪迈的农...
以生态酿造 创万物生长——倪永... 11 月 18 日至 20 日,2025 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全球酒业领军者、投资领域...
时尚界的温暖守护者:2025秋... 2025年,短款毛呢外套女格子羊羔毛棉衣作为秋冬保暖时尚单品强势来袭,其兼具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特点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