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3日20時40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著名消化道腫瘤專兼家王磊教授因罹患晚期胰腺癌,最終醫治無效去世,享年50歲。
作為消化道腫瘤的專家,王磊教授在臨床上執醫20餘年,精通各種消化道腫瘤的治療,在2018年獲得了廣東省科技技術進步一等獎。
研究腫瘤半生,最終卻因癌而死,令人惋惜。
一、腫瘤專家無故腰痛,患癌去世
早在2017年下半年,王教授就出現腰痛症狀。
但是幾十年來幾乎沒有生病打針的他對此沒有當回事,再加上日常的行程排的滿滿當當,以為是因為疲勞過度導致的。直到2018年3月中旬醫院組織員工體檢,王磊教授的腫瘤標誌物CEA异常升高,這時他才察覺到异常。
經過層層檢查,他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並且已經發生肝臟轉移。確診時王磊教授剛剛49歲,而距離他離世的時間只有一年多。
為什麼胰腺癌發展這麼快?作為一個腫瘤科醫生,難道沒辦法自救嗎?事實證明,醫生醫人無數,仍舊無法在獲得癌症"免疫卡"。
二、胰腺癌為什麼會腰疼?
胰腺在體內是個非常"低調"的器官,它的位置比較隱蔽,解剖位置深且複雜。周圍的血管十分豐富,一旦發生腫瘤生長速度非常快,也很容易向別的臟器發生轉移。
由於胰腺所處的位置在腹部深處,周圍有很多神經纏繞,腹膜後神經叢也是從胰腺底部繞過,當患上胰腺癌後,會出現很多异常症狀,腰痛就是較為常見的一種,但腰痛太過常見,一般會被當成腰椎病、腰肌勞損等症狀,進而導致漏診、誤診。
三、胰腺癌喜歡找中年人
現代醫學還尚未對胰腺癌的誘因做出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胰腺癌的發生和飲食、烟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因素有關。
據統計,臨床上胰腺癌的患者中有部分和糖尿病有關。年齡在40歲以上,無糖尿病家族病史、不肥胖人群,突然出現身體消瘦,且經過糖尿病治療後效果不明顯的患者,建議做胰腺影像學和腫瘤標誌物檢查,及時排查胰腺癌。
這些人群在臨床上被稱為3型糖尿病,一般會在1~2年內發生胰腺癌。
四、懷疑胰腺癌,要做什麼檢查?
建議胰腺癌高危人群做腫瘤標誌物檢查,主要檢查的名額有CA19-9、CA125以及CEA,根據這些名額的數值結合腹部CT、MRT以及B超檢查等做出綜合判斷。
在臨床上,很多胰腺癌患者一旦確診就是晚期,這和早期胰腺癌症狀不明顯之間有很大聯系。建議一些高危人群要定期做篩查,做到早篩查早發現。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