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源:優酷《有面有朋友》海報
這片子,叫《有面有朋友》。
說實話,乍一看到這平平無奇的劇名,差點被勸退。
別的美食片都是暗黑燒烤、國內外美食拍個遍,拍麵條是不是太接地氣了一點,但奈何最近下飯劇實在不多…
然後,我對劇裏的面真香了!(廢話,不然也沒有這篇文了
有我吃過的:羊肉面、幹挑面、biangbiang面…
也有沒吃過的:爆魚面、鍋蓋面、扯面…
更有"還能這樣的?":腦花面、奧灶面、旗花面…
5個省市,30種特色麵條,讓人看得口水橫流。
不管i面黨的你更在乎麵條的筋道、湯底澆頭的精妙,或是單純喜歡一碗麵條背後藏著的"喜鮮"、"好酸辣"的飲食文化差异,看完這劇都能雲吃好!
而我,在吃面這件事,還能再堅持99年!
ppps:文末整理了劇內麵食複刻菜單,不出遠門,在家也能解饞~ 要是想分享你家鄉的麵條,評論安利給我們吧!
四川成都|澆頭有多大膽,吃面就有多爽
冷吃兔頭、腦花、鱔魚你可能都吃過,那把它們拿來做面碼呢?
第一次聽到兔絲面,我第一反應是"這啥?",緊接著看完店家操作,饞癮撓心:煮熟的兔肉撕條用秘制醬料攪拌,鮮亮誘人,再配上爽脆鮮鹹的芽菜、花生搭在麵條上,香味簡直溢出荧幕。
?麵館:慶雲面
腦花,平時吃火鍋必點,從來沒想過拿它和麵搭配,但成都人就是有這種敢想敢做的本事,把它放在用醪糟、豆瓣醬等食材特製的辣椒油裏浸泡,使其與香辣刺激、清甜酒香為伍,一同征伐味蕾。
嫩嫩滑滑,一抿就化的腦花,再來一口軟軟滑滑的面,想想滋味就不賴。
? 麵館:腦花面
乘勝追擊再來一碗鱔魚面,雖說因48元一碗的高價被譽為成都面界"愛馬仕",但看這鱔魚腴實的勁兒,倒很有讓人想去打卡的欲望。
?麵館:張記鱔魚面
相比上面這些麻辣口帶來的腎上腺素刺激,成都人愛的譚素面又是另一番舌尖景象。
香辣麵條配上耙耙菜、雪豆、麵湯,清清爽爽吃完,頗有年輕人愛的朋克養生的味兒。
?麵館:譚德食素面
要嫌滋味不過癮,直接拿個板凳,蹲在牆角暢快淋漓、旁若無人嗦一碗回鍋肉面。
這場景讓人不由得想起小時候拿個小板凳蹲門口吃飯,不緊不慢,舒服得很。
?麵館:拜居奇味面
嘴巴上愛火辣沸騰,性子裏求安逸巴適,大膽且包容,成都人和成都美食可太迷人了。
福建福州|麵條縫裏都冒著鮮
老實說,福建美食網購過不少,牛肉丸、沙茶醬等都是犯懶時我家的常客,但沒想到就是這看似平平無奇的福建面,讓我有了馬上飛過去的衝動。
讓人上頭的,一是各展其技、鮮氣飄飄的澆頭:
一碗彈牙爽口的沙茶面,碼的是瘦肉、猪血、大腸、海鮮等數十種靈活豐富的配料,鮮味可見一斑。
?麵館:咸水鴨沙茶麵館
但據老闆說最絕的是放豆泡,咬起來會噴汁!腦子裏畫面感立刻上來了!
看著像大雜燴的江口鹵面,內藏了海蠣、蟶乾、菜肉等配料。
這些食材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力求海鮮的鮮氣、面香、猪油香融為一體,達到1+1>3的舌尖享受。
?麵館:小莆天
還有閩北人愛的那口拌面,湯底簡單,生抽、雞精、葱油用麵湯一混就行,但澆頭卻是用酒糟醃制後的糟菜,一炒直冒鮮辣氣,輔佐麵條登場,立即晋昇噴香爽滑的代名詞。
?麵館:正宗閩北建陽扁肉
嗦完嘴裡那口面,再來一碗彈性十足閩南建陽扁肉,樂趣遞增。這套十元就能吃飽的情侶套餐,吃爽了荧幕裏的食客,也擊潰了荧幕前我的防線。
另一處讓人著迷的,是對制面技藝的精妙:
做福州線面,一團厚厚的大面餅,得歷經切成粗條-重複三次搓細-盤面--發酵-拉絲晾乾的複雜步驟。拉完的線面纖細分明,能長到6-7米,讓人足以想像其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