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許大伯發現排便又細又長,跟鉛筆一樣,以為是農活幹多了身邊比較虛,想著熬點藥喝一下就行。
過了2個月時間,許大伯不僅出現肛門痛,還伴有便秘,只好去醫院檢查,醫生表示:直腸有個2cm左右的小疙瘩,可能是痔瘡,但不排除腫瘤的可能。
"痔瘡就是痔瘡,少忽悠我是腫瘤。"許大伯嘴裡念叨著便離開了醫院。
到了6月份,許大伯開始便血還伴有下腹痛,檢查發現直腸有塊5cm的腫塊,最終確診為惡性直腸間皮瘤。
一、腸癌偽裝成痔瘡
腸癌很容易被誤診為痔瘡,是因為腸癌的症狀是大便次數增多、常帶鮮紅色血和粘液,大便的形狀發生改變,跟痔瘡的症狀很相似。
很多患者出現不適時,有一些痔瘡的症狀就自認為是痔瘡,又因為對腸癌的概念模糊,並沒有重視起來,覺得自行處理也是可以的。那麼腸癌的症狀到底是怎樣的?一起來瞭解一下。
1.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原本規律的排便習慣發生了改變,排便次數增多或是便秘、腹瀉等,還伴有肛門下墜和肛門不適感。
2.出現便血
痔瘡和腸癌導致便血最大的區別就是:痔瘡導致的便血顏色鮮豔,而腸癌引發的則是暗紅色,還伴有粘液。
3.疼痛、腹脹、消化不良
因腸癌所引起的腹脹、消化不良,腹痛等,而腹痛前期為間歇性疼痛,後期為持續腹痛和腹脹。
4.大便變形
如果大便形狀突然變成為呈細杆形、扁帶形或茶褐色的大便,一定要重視起來。
二、胃癌偽裝成胃炎
胃癌做為第一高發的消化道腫瘤,在中國的患者最多,而通常胃癌還容易被人當胃炎。
總得來說,胃炎的症狀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厭食、噁心、嘔吐等,而胃癌早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只有進展期胃癌才會出現與慢性胃炎相似的症狀。
囙此,大家就會錯把胃癌認為胃炎,沒有多做重視,等到檢查出來的時候便已經是中晚期了。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胃癌有哪些症狀。
1.胃痛
胃痛是胃癌和胃炎最容易混淆的症狀,如果吃完胃藥,胃痛症狀持續加重,沒有緩解,那麼我們就要重視起來了。
2.食欲不振、乏力
食欲不振、消瘦、乏力都是胃部不適引起的,不僅時常覺得有飽腹感,體重也在短期內急劇下降,那麼就要注意是否胃癌導致。
3.出血和黑便
出血和黑便可以說是胃癌患者的標誌性症狀了,必須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4.引起其他部位的病變
胃癌的出現還會引發其他部位的不適感,囙此,如果出現連鎖反應一定不要輕視。
三、肝癌偽裝成腸胃病
肝癌在初期起病隱匿,無明顯症狀,這會導致患者不够重視,無法及時發覺病情,等到出現更加明顯的症狀後,這時病情已經難以控制。
肝癌發出的第一個訊號就是肝區疼痛,也就是右上腹部疼痛,有很多患者在出現該症狀後,以為是胃病引起的症狀。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講講肝癌的徵兆。
1.肝硬化
原發性肝癌常發生在肝硬化基礎上,據統計,有80%的肝癌伴有肝硬化。囙此,肝硬化患者,特別是其中的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更應該重視起來。
2.發熱
有一部分肝癌患者在早期會出現發熱的情况,而少數患者會出現高燒的情况,且還不伴有寒戰。早期肝癌患者出現的發熱多為癌性熱,是由於腫瘤組織壞死後釋放致熱原進入到血液迴圈中所導致的。
3.腹瀉
會出現反復腹瀉,伴有消化不良、腹脹,按胃腸炎治療效果不明顯或者是不能根治,並且有肝區悶痛,逐漸消瘦。
癌症的前期症狀都是微乎其微的。以上三種癌症更是偽裝能力極强,囙此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多加注意。
參考資料:
1.又一個把直腸癌當痔瘡的,才38歲……,掌上醫訊,2019-10-24
2.胃癌與胃炎——症狀偶有相似,結果千差萬別,齊魯晚報網,2021-02-2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