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融合的就餐氛圍中,鐵板燒的烹飪管道越來越多被中餐借鑒,但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搬,而是"洋為中用"。在客人面前,廚師先展示原料的新鮮度,客人認可後,方可開烹。廚師在為客人烹製的過程中,不時地徵求客人對口味和生熟度的要求,以吻合每位客人的味覺,這是其它烹飪管道都無法比擬的。
鐵板燒的原料選用十分苛刻,從根本上鑄就了高貴典雅。比如所選澳大利亞神戶牛肉,是專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此牛為日本神戶的種牛在澳大利亞飼養,喝牛奶聽音樂成長後取肉,肉呈雪花狀,無論怎麼個吃法,都是入口即化,鮮香嫩滑無渣。
而鲑鱼則從挪威進口;金槍魚從日本進口,均要求72小時上鐵板,以確保新鮮度。還有法國鹅肝和蝸牛、日本大蝦等,均來自原產地。其它配料如芝士和魚子醬等,都選用從法國原產地進口的。
法式鐵板燒的名菜,如"澳州神戶牛肉"、"法式焗龍蝦仔"、"法式煎鹅肝"、"法式焗蝸牛"、"日式煎大蝦"、"紅酒醬牛舌"等在烹製中,廚師都或多或少的加入了中國元素,在蘸汁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研製出十餘種不同口味的蘸汁供客人選用,甚是創新。
由於環境好、原料高檔、服務周到,鐵板燒的消費自然不菲,人均基本在188元以上。而包廂就只有10餘個,自開業起就實行會員制管理,用餐需提前預定,有了空位,才能對外服務。
鐵板燒其實不是日本的產物,而是來自法國,它是由日本皇族引入日本並在貴族間流傳,成為日本皇室貴族的獨享美食,可說是日本料理中最昂貴一種。鐵板燒的特點是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囙此食材的新鮮上乘最要緊,在肉類方面,上等牛肉更是各日本料理店的招牌標榜。
同時,因為客人多會留意師傅的製作過程,所以鐵板燒師傅由洗鐵板、刀章、用刀、火候控制、調校醬汁都得學,也得學會如何跟客人溝通。而傳統的鐵板燒科技還包括雜耍,如飛叉、轉調味瓶等等。
鐵板燒是日本料理中最昂貴最高級一種,要看一家餐廳的鐵板燒好不好,一是看食物,二是看師傅。要知道,日本人通常只會在請貴客時才捨得去,動輒過千元一比特,只選最新鮮的食材,以突出食物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既然資料這般矜貴,當然侍候這食物的師傅也得是行家。在日本,通常是請一比特師傅全場負責,跟隨客人的進食節奏而炮製食品。
吃鐵板燒是有順序的,在日本,吃鐵板燒一般會以牛肉作為鐵板燒的靈魂,所以在點鐵板燒之前,通常會來碗湯,然後是前菜,接著會是比較鮮甜的海鮮,例如烤大蝦、銀鱈魚之類的。在上牛肉之前,還會來個沙律,先清清口,然後才是牛肉。最後再來個炒飯就已經差不多了。
牛肉要用自家黃油煎。吃鐵板燒是越上乘的牛肉越好,譬如松阪牛肉,它油花細密如雪花,用來鐵板煎最能嘗出和牛滑嫩多汁和甘香的特點。
在燒牛肉時,師傅會將牛肉邊比特的脂肪切出來,一部分用來榨油以塗抹鐵板,然後才煎牛肉。牛肉吸回自家黃油的脂香,會特別甘香。
至於剩下的另一部分,師傅會把它們煎至幹身,油份完全被逼出,脆生生的很香口。不過一定得記住要吃完牛肉才吃它,否則會被搶味。
蒜片要堂煎。吃牛肉必不可少的配料是炸蒜片,不過很多餐廳為節省時間,會直接把蒜片在廚房裏統一炸好備用,如果是講究的餐廳,則會把蒜片當著客人的面,在鐵板上片片煎脆,那種香味是最吸引人的。
如今,鐵板燒已在中國餐飲界中流行數年,以華麗麗的姿態進入了中國大陸這塊飲食界必爭之地,到底其有什麼過人之處呢?我們又能從其身上學到什麼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不同的菜品配不同的醬汁是法式鐵板燒的獨特之處,中餐廚師們也可以考慮把其改良後為自己所用,比如用西式醬汁去配中式凉菜等,都是不錯的思維方式。
下麵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法式鐵板燒常用的醬汁:
調料:
黃芥末醬30克,芥末子5克,白胡椒粉4克,蜂蜜40克,淡口醬油50克,沙拉醬300克
製作:
將黃芥末醬、芥末子、白胡椒粉加入沙拉醬中調勻,再加入醬油和蜂蜜拌勻即成。
資料:
蒜頭20克,香菜、紅彩椒各5克。
調料:
美極鮮味汁、花生醬各5克,鹽2克,沙拉油100克(約耗20克)
製作:
1、將蒜頭、香菜、紅彩椒洗淨切碎,待用。
2、淨鍋上火,下沙拉油燒至5成熱時,下入切碎的蒜頭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凉。
3、將放凉的蒜蓉加入美極鮮味汁、花生醬、鹽拌勻,再加入切碎的香菜和紅彩椒,略拌即成。
適合:
主要是配"鐵板燒明蝦"的裝盤、蘸食。
資料:
蒜頭5克,紅葱6克,牛肉汁10克
調料:
黑胡椒粉、沙拉油各20克,義大利黑醋、美極鮮味汁各10克,牛肉末5克,牛骨湯200克
製作:
1、將蒜頭和紅葱切碎成末,待用。
2、淨鍋下入沙拉油,下牛肉末小火炒香,再加入蒜末、紅葱末炒至出香,然後加入剩餘調料拌勻,燒開後微火煮30分鐘即可。
適合:
主要是配"鐵板燒牛排"或者肉排類菜品的裝盤、蘸食。
資料:
雞腿骨2根,胡蘿蔔、薑、洋葱各10克
調料:
濃口醬油20克,海鮮醬50克,清酒35克,白糖80克,牛骨湯500克
製作:
1、將胡蘿蔔、薑、洋葱洗淨後切片,放入烤箱烤至出香。
2、將雞腿骨剔除肉後烤香。
3、各種調料倒入鍋中用小火煮熱,加入各種烤香的原料煮30分鐘,過濾後撈出各種原料即成。
適合:
主要配"鐵板燒帶子"的裝盤、蘸食,也可配其它海鮮類鐵板燒的菜品
提示:
海鮮汁要放凉後使用。
資料:
洋葱300克,雞骨50克,雞腿肉一塊,水2000克,馬鈴薯30克。
調料:
鹽5克。
製作:
1、洋葱、馬鈴薯洗淨去皮,切小塊待用。
2、雞骨入烤箱烤至出香。
3、將洋葱、雞骨、雞腿肉、和水混一起煮30分鐘後,再轉小火熬制30分鐘,過濾取淨汁後加入馬鈴薯塊,煮至軟爛成糊狀,加入鹽調味。
4、放置冷卻後,倒入攪拌機中打成泥即成。
適合:
主要是配"鐵板燒鱈魚"的裝盤、蘸食,所以又稱為鱈魚醬或洋芋醬。
資料:
紅葡萄、香蕉、蘋果各150克
調料:
紅酒350克,白糖20克,玉米粉、忌廉各15克,牛骨湯50克
製作:
1、將葡萄去籽,香蕉、蘋果去皮,切成小片,加入紅酒,放進果汁機中打碎後,放在爐火中小火煮,直至酒味散去。
2、往煮好的液體中加入牛骨湯,熬煮10分鐘,過濾掉多餘的渣質物,加入糖、玉米粉、忌廉調成粘稠狀即可。適合用來配食鐵板煎鹅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