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經典美劇《老友記》酒保"甘瑟"的扮演者詹姆斯發佈了一個視頻,透露自己罹患晚期前列腺癌,已經骨轉移。
據悉,去年詹姆斯因患病缺席《老友記》25周年重聚活動,只進行了短暫的視頻連線。對於此事,喜愛《老友記》的網友表示:我這輩子永遠厭惡癌症。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生殖系統惡性腫瘤。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我國的前列腺癌發病率上升明顯。據中國中西醫學會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的報告,在我國的泌尿腫瘤中,腎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年增長速度超過5%,是所有腫瘤的前兩位。
前列腺炎在男性中也很常見,"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兩者之間只相差一個字,很容易讓患者擔憂:前列腺癌是否會從前列腺炎發展而來?
一、前列腺炎會發展為前列腺癌,是真的嗎?
"我會患上前列腺癌,是不是和我的前列腺炎反復發作、難以治癒有關係?"
58歲的劉先生患前列腺炎6年了,這期間一直在治療,但病情總是反復發作,十分難受。上個月,劉先生在體檢時查出前列腺癌,頓時洩氣般喪失治療動力。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兩者看似差不多,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發病機理也不同。
前列腺炎作為一種炎症,多見於50歲以下男性,受酗酒、尿路感染、久坐、性生活過度等因素影響,身體抵抗力减弱,致病菌進入攝護腺引起,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或尿痛。
前列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多見於65歲以上中老年人,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腫瘤增長,腫塊會逐漸壓迫膀胱,引起排尿困難等相關症狀,晚期還會發生骨轉移,導致截癱。
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產生的反復炎症刺激可能是前列腺癌的因素之一,但幾率較低,大部分前列腺癌是受上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二、為什麼前列腺癌越來越多?
近年來,前列腺癌發病上升趨勢明顯,這與醫療進步不無關係。
先進的檢查設備和手段使前列腺癌更容易被發現,過去由於醫療落後、人均壽命短,許多前列腺癌患者沒有被確診就去世了。如今的前列腺癌篩查特异性可高達90%~97%,發現的患者自然更多。
除此之外,前列腺癌發病率升高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1、年齡
前列腺癌常見於65歲以上老年人,常被當做老年性疾病看待。男性在50歲以後,攝護腺會發生退行性改變,隨著老齡人口不斷增加,前列腺癌病例也隨之新增。
2、遺傳
前列腺癌具有遺傳性,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患過前列腺癌,則患病風險會加倍;如果直系親屬中有兩位以上患過前列腺癌,則患病風險高達2~4倍以上。
研究顯示,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男性,發生致命性前列腺癌的機會有一定程度的新增。如果母親或者姐妹有乳腺癌病史,儘管直系親屬沒有前列腺癌史,在12年的觀察期間,發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比無乳腺癌家族史者高16%。
3、肥胖、高脂肪飲食
肥胖是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研究顯示,前列腺癌患者攝入飽和脂肪可誘導細胞重新程式設計,導致癌症惡化加速,致命風險新增。且無論患者的年齡多少,飽和脂肪攝入量最高者死於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是攝入量最低者的4倍。
三、前列腺癌發現即晚期,可能是沒做好這幾點
"我很後悔沒有早點檢查身體,我最大的心願是可以過59歲生日。"年僅56歲的《老友記》演員詹姆斯說到。
前列腺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到中晚期,此時患者會出現尿頻、尿急、尿不盡、尿痛等泌尿症狀,嚴重時可出現排血尿、尿瀦留,易與前列腺炎混淆。
早期前列腺癌治癒率較高,囙此對於50以上男性,建議每年進行前列腺癌篩查,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1、直腸指檢
通過直腸指檢,檢查攝護腺周邊是否存在硬結節,如果發現异常,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確診,比如PSA檢查。
2、PSA檢查
即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檢查,通過抽血檢查PSA名額,評估前列腺癌發病風險。如果PSA高於10.0ng/ml,則高度懷疑前列腺癌。
3、核磁共振(MRI)
MRI檢查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可觀察前列腺癌外周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浸潤周邊脂肪組織、膀胱等器官。
4、經直腸超聲檢查
這是臨床診斷前列腺癌的常用方法,還可在超聲的引導下進行穿刺活檢,進行病理分析。活檢是確診前列腺癌的金標準。
最後,小九想再次呼籲,50歲以上男性儘快把前列腺癌篩查加到體檢單上去,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如果因為不好意思而放弃這些檢查,以後可能會追悔莫及。
參考資料:
[1]乳腺癌家族史新增前列腺癌風險[J]. 中國腫瘤,1999(4).
[2]搜狐科學 | 高脂肪飲食可導致前列腺癌加速惡化.生命科學.2019年12月3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