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苗條,是很多現代人所追求的,為達成這一目的,人們用盡各種"奇招",其中,"不吃晚飯"就是很多人選擇的,但是這種方法真的可靠嗎?會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一、不吃晚飯,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1、更容易發胖
很多人不吃晚餐是為了减肥,但是相關研究表明,長期不吃晚飯反而更加容易變胖,這是因為晚餐不吃,身體會開始儲存能量,還會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長時間這樣對健康不利。
2、引起胃腸道疾病
不吃晚餐,胃中沒有食物消化,胃酸會傷害到胃粘膜,從而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3、結石
人在攝入食物後會使膽囊收縮並排出膽汁,膽汁會先進入膽總管,再進入腸道,來幫助人體吸收營養。
如果不吃晚餐,膽汁在膽囊長時間儲存,長期下去膽固醇類的物質會導致結晶析出並形成結石。
4、精力、效率下降
不吃晚飯會引起饑餓感,身體缺乏足够的能量,會引起心慌虛弱,從而影響到正常睡眠,導致工作、學習效率下降。
二、吃太撐也不好
不吃晚飯對健康不利,但也並非吃得越多越好,如果晚餐攝入太多,也會對身體造成如下影響:
肥胖:晚餐吃太多或在飯後活動量减少,多餘的熱量會在胰島素的作用之下合成脂肪,會新增肥胖的概率。
糖尿病:晚餐長時間吃太飽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這樣會新增胰島的工作負擔並加速老化,長時間下去會誘發糖尿病。
高血脂症:晚餐如果吃太多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會刺激肝臟產生低密度的脂蛋白,長時間下去可能引起高血脂症。
脂肪肝:晚餐攝入的食物太多,血糖跟脂肪酸的濃度會促進合成脂肪,加速這些物質轉化成脂肪並引起脂肪肝。
三、晚飯怎麼吃才健康
首先,比例要配好。人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一定要配好,最好是遵循"343"的原則,也就是早餐攝入的營養物質占一天身體所需的三成,午餐佔據四成,晚餐佔據三成。
其次,選對時間。晚餐最好在下午五點到七點進行,同時要讓晚餐的時間規律起來,即便工作繁忙,也要在這段時間內吃點水果之類的,來保持身體的規律代謝。
最後,搭配有講究。晚餐要適當新增蔬菜的攝入量,最好保證每天500克的蔬菜目標;粗糧對身體非常有利,還可以幫助减肥、緩解便秘,囙此晚餐可以適當新增雜糧飯、紅薯等粗糧的攝入。
一日三餐中的每一餐對健康都有極大的影響,即使减肥也要健康地减肥,不吃晚飯很容易使體重反彈。囙此,晚餐一定要認真對待,讓健康的晚餐為體魄保駕護航。
參考資料:
[1]李連彩.晚飯到底該吃還是不吃?[J].老人世界,2017:4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