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孩子身高隨爸還是隨媽?兒童身高發育參照錶,看看你家孩子達標沒
admin
2021-08-22 09:40:47
0

原標題:孩子身高隨爸還是隨媽?兒童身高發育參照錶,看看你家孩子達標沒

"就是你太矮了,害兒子也長不高。"小紅和老公又開始吵了起來,因為兒子的身高問題,他們還差點大打出手。

他兒子當當今年6歲,剛剛1米,在幼儿園裏就是最矮的,因這事常被同學嘲笑。老公則一直認為是小紅把"矮基因"傳給了孩子。

但事實上,小紅155,在南方並不算矮。而他的老公也有172,到底為什麼兒子身高低於常人?夫妻倆百思不得其解。

一、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

"恭喜你們,懷孕了。"從聽到這句話起,新手爸媽就已經在構想孩子像誰。在長相上,民間向來有"女兒隨爹,兒子隨媽",而在身高上,也有"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之說。

根據《中華預防醫學》所公佈的研究成果,男性性身高的遺傳度分別為0.89和0.87,也就是說,父母對子女的身高影響是相當的,並不單獨由哪一方决定。

如果是身高不理想的夫妻,是不是內心凉了一截?別慌~孩子不一定就是矮個子。

身高雖然大部分受遺傳影響,但還有30%的和後天因素。比如不少籃球運動員,父母的身高平均168cm左右,然而他們通過後臺的運動,普遍身高都在190cm以上。

二、父母身高不錯,孩子矮是什麼原因?

"醫生,我兒子都8歲了,身高只有1米11啊……"

陝西的周女士下午帶著8歲兒子來到義診現場,周女士是一比特高齡產婦,42歲才生下兒子小寶(化名),小寶一切都正常,唯獨身高一直跟不上。按照身高標準,8歲的男孩身高應該是1米3,而小寶比正常值矮了3個數值。

醫生問診後,判斷周女士的兒子應該是矮小症患兒。矮小症也可以成為生長激素缺乏症,一般4歲是判斷兒童矮小的分界線。然而很多家族不知道矮小是病,要麼就把身高交給時間,讓孩子再"長長",要麼花大量的錢給孩子補充營養,但其實這些措施都是耽誤治療的。

矮小症只要在骨骺閉合前及早治療,矮小患兒依然有希望可以達到正常身高。

想要孩子在健康的狀況下盡可能長高,父母就應該瞭解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據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部主任張知新醫師介紹,身高與運動、睡眠、飲食和心情等因素有關。

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激發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尤其是彈跳類的運動,經常足跟刺激會加速生長。

充足的睡眠:睡眠對身高的影響排名第一,對孩子而言,多睡1小時,意味著長得更高。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在晚上,一旦晚睡錯過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

飲食規律:孩子個頭小,多與飲食不健康有關,囙此發育期間,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喝牛奶,補充蛋白質,新增膳食纖維、鈣物質的攝入,都有利於長個。

心情愉快:對於所有有生命的個體來說,愉悅都是最基本的健康的環境,孩子擁有快樂的心境,往往更利於刺激生長激素分泌,有助於身高增長。

三、你的孩子究竟能長多高?

父母的遺傳因素對孩子未來身高影響深遠,家長也可以通過以下公式預估一下孩子的身高:

男孩遺傳未來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

女孩遺傳未來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

這個公式並不絕對,它只是一個身高的參照物,作為個體而言,受遺傳物質影響,需要在家族裏找到自己的"標準",而這個公式就是"標準",即遺傳靶身高。

决定身高的因素有多,即使是遺傳方面也會受多個基因共同决定,所以也可能會出現隔代遺傳。囙此不能機械地去以公式判定孩子的身高。

四、父母矮,孩子還能長高嗎?

父母身高都不高,孩子是不是增高希望渺茫?身高增長的速度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出生後——3歲時(嬰幼兒期);第二個高峰期是青春期(男童約12歲以後,女童約10歲以後)。

在這兩個週期,孩子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旺盛,且骨骺未閉合,骨骼還在生長期內,通過調整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就極有可能比遺傳身高高出至少10釐米。

五、想讓孩子長個,家長應該怎麼辦?

上圖是《中國2-18歲男/女童身高、體重標准差單比特線圖》,橫坐標代表年齡,縱坐標代表身高,身高共有7條對照曲線,其中"0"標記的曲線代表正常人群平均身高曲線,"+1"代表超過正常人群身高1個標準差,"-1"代表落後正常人群一個標準差,"-2"代表低於兩個標準差,判斷矮小與否,低於2個標準差有意義。

想讓孩子長高個,家長應根據影響未來身高的因素來進行合理干預:

吃:長個不是吃多吃少的問題,而是飲食是否均衡。要保證足够的優質蛋白質、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糖類)、足够的脂肪,足够的多元維他命和鈣鐵鋅硒的補充,同時要及時補充維他命D,積極促進鈣吸收的骨質發育。

睡: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0點進入高峰,12點達到峰值,囙此,孩子不要熬夜,最好10點進入深睡眠,睡覺前盡可能不吃東西、不憋尿,關燈睡。

動:長個子光坐著可不行。適度拉伸的運動可以鍛煉腰背,改善體態,讓孩子從視覺上增高。所進行跑步、跳繩、打球等彈跳類運動,有助於骨骼發育,對長高非常有幫助。

人的身高不是一代人就能改變的,要祖祖輩輩的繁衍才能找到一個最適合個體組織器官生長發育的身高。對於本就160身高的家庭,非要逼著孩子長到190那是非常小的概率事件,符合遺傳背景的身高,才是最適宜最健康的身高標準。

參考資料:

[1]《你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中國青年報.2021-04-13

[2]《8歲了身高只有1米11專家:孩子偏矮家長須留意》.西安晚報.2015-07-24

[3]《你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中國青年報.2021-04-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葛彦晨 1986年出生, 黑龙江牡丹江市人,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 黑龙江青年名厨,龙菜第三代传承人,...
这8道都是普通家常菜,粗茶淡饭... 在生活的烟火气中,家常菜肴总是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与温暖。这八道普通家常菜,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以粗茶...
自发粉蒸馒头总翻车?掌握这3个... "老公,这馒头怎么中间是死的?"张女士看着裂开的馒头哭笑不得。丈夫凑过来:"包装上写着'无需发酵',...
河北沧州火锅鸡,一道让人回味无... 河北沧州火锅鸡,这道融合了川味麻辣与冀菜精髓的佳肴,早已成为沧州人餐桌上的“灵魂美食”。它以白条鸡为...
原创 北... 北方人的饭桌上,永远少不了一碗扎实的面条。但当你面前同时摆着北京炸酱面和河南焖面时,筷子该先伸向哪一...
原创 鲫... 在探寻美食的旅途中,有一种搭配堪称天作之合——鲫鱼与豆腐。它们不仅味道相得益彰,更在烹饪艺术上展现了...
原创 秋... 进入秋季,天干物燥感觉比夏天还难受,而我也总是感觉乏力提不起劲,夏天出门没有中暑的我,居然在秋天中暑...
原创 雪... 昨天下午逛超市,瞅着冰柜里的雪糕实在馋得慌,随手拿了支绿豆沙的。刚撕开包装纸,就看见那白花花的 “仙...
原创 帝... 信息来源于NewScience、TheGuardian、Science | AAAS、themeat...
这8道家常硬菜太绝了!有荤有素... 在繁忙的生活中,一顿美味可口的家常饭菜往往能慰藉疲惫的身心。今天就为大家分享 8 道超级下饭的家常硬...
原创 烤... 昨晚路过小区门口的烧烤摊,那股香味儿简直是勾魂摄魄。本来只想买瓶水,结果脚像粘了胶水似的挪不动,眼睁...
来北京不吃这些地道美食,等于白... 北京,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不仅有壮丽的历史遗迹,更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地道美食。若来北京却错过这些佳肴...
十分钟再谈预制菜·餐桌角色的演...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那张承载着中国人千年情感与礼俗传统的餐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昔日充满...
原创 原... 茄子是家常菜中的常客,但许多人烹饪时总遇到吸油、发黑或口感干柴的问题。其实,炒茄子的关键在于预处理环...
“三商之源”,河南商丘美景打卡... 河南商丘,作为“三商之源”,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这份攻略带你解锁商丘的宝藏打卡地,感...
养生保健,从吃开始!健康饮食这... 老话常说“病从口入”,反过来,“健康也能从口入”。养生保健,并非要依赖昂贵的补品,而是藏在我们一日三...
我广东人,开车去江西吃网红鸡排... 作为一个爱吃的老广人,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吃遍全国的美食,最近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很是火爆,听说他做的...
厨房小白秒变厨神?泡椒牛蛙给你... "老公,今晚吃啥呀?"小美瘫在沙发上刷着手机,"外卖都吃腻了,咱能不能整点新鲜的?" "要不试试泡椒...
原创 手... "老婆,我又把肉烤糊了!"听着老公的哀嚎,我知道该把我的"三步烤肉法"教给他了。这个方法连我五岁的侄...
原创 自... 自制山楂糕不粘牙,酸甜比例刚刚好,快来试试 「咬下去像咬着阳光,酸甜在舌尖跳舞」夏秋交替时节,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