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吐槽
admin
2021-08-31 23:26:44
0

原標題:來自一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吐槽

作為一名獨立執業的心理諮詢師,這份工作會得到很多人的羡慕,如:可以在家工作,免受通勤之苦;可以獲得每小時幾百元的較高收入;還可以幫助到別人,有工作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但是,沒有哪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每一份工作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煩惱。

今天,我就來吐吐槽,作為一名工作了8年,諮詢經驗近4000小時的諮詢師,我都有哪一些煩惱呢?

這次,先講講心理諮詢的"慢"和來訪者期待的"快"之間的衝突。

1

心理諮詢是一個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緩慢而漸進的過程

因為心理諮詢行業在中國發展滯後,心理教育和科普還遠遠不足,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心理諮詢是怎麼一回事。

導致不少人對心理諮詢服務有過高的期待,會認為心理諮詢師是像神一樣的存在,只要自己付了幾百塊來諮詢一次就能解决自己所有的問題。他們常常很著急:"老師,這個問題做一次諮詢你能幫我解决嗎?""老師,做一次諮詢有多大的效果?"

心理諮詢是一個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緩慢而漸進的過程。

首先,影響心理諮詢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匹配程度和關係建立的如何,心理諮詢師的科技和經驗,來訪者改變的動力和個人的領悟能力,還有是否有支持來訪者改變的外部環境因素等。而這些都是難以準確量化的。

其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人的心理問題是過去幾十年各種問題緩慢累積疊加,最後以非常態或者症狀的形式爆發出來(有人的問題甚至到了積重難返的程度)。

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形成的問題,如果用兩年去改變,也還是算快的了,但不少人卻期待用更快的速度解决問題。

那種"藥到病除"效果顯著的心理諮詢不是一個能够百分百確定發生的事。如果有心理諮詢師對你承諾:"你來做三次諮詢,我就能幫你解决所有問題,這多半是假話。"這人很可能是魚龍混雜的心理行業中攪渾水的魚。

還有,任何一種改變本身並不容易。心理問題的改變更加複雜,需要一個人抽絲剝繭的深入認識問題(沒有認識問題,何來解决問題),慢慢清掃由過去的傷痛帶來的長期淤積的情緒,再逐步調整思維、認知,改變行為習慣和應對管道,持續鞏固成果,最後才能達成真正的改變。

所以,這註定心理諮詢對人的改變是一個慢慢來,需要很多耐心的過程。

2

一種衝突:心理諮詢過程的"慢",與來訪者的過高期待以及社會節奏的"快"之間的衝突

以前接受心理諮詢師的培訓時,老師告訴我們,第一次諮詢,甚至前面兩三次諮詢,心理諮詢師的主要工作目標是,通過不斷提問,蒐集個案各方面的資訊和資料。

在這個階段,諮詢師大部分時間都在傾聽、理解來訪者,幫助來訪者疏泄情緒,而不是提供建議和解決辦法。

如果心理諮詢師在第一二次諮詢中,更多的是在認真、用心聽對方傾訴,只是"嗯"、"哦"的給予回應,一樣會被認為這是好的、成功的諮詢。

當然,這是書本和老師說的話,這話對的前提條件在於:來訪者一開始準備長期做心理諮詢。

而現實複雜而多變。

等諮詢師自己開始實操,接個案,會發現這樣的管道,新手諮詢師在中國市場很可能活不下去,也沒辦法進一步發展自己的事業。

因為這樣的管道容易沒有市場,它不符合來訪者對改變的期待,和對速度的渴求。

對於不少來訪者而言,如果第一次諮詢,諮詢師只是聽ta傾訴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很多人自己的情况都沒怎麼說清楚,就希望心理諮詢師幫ta解决問題:"老師,你說我該怎麼做?""老師,你告訴我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决?"

有的來訪者非常著急,希望諮詢效果立竿見影,一次諮詢就解决很多問題。

當然,這一點本身就是很好的諮詢切入點和探索資料,也許正因為ta的急躁和缺乏耐心,才出現了生活和情緒的上的困擾。

通常心理諮詢需要預約,可現實情况是,我經常面臨著情緒救急的"緊急諮詢"。

"老師,我現在情緒很糟糕,你現在可以安排諮詢嗎?"如果我剛好有空,便會接這個個案,如果沒空,對方要麼找其他人做諮詢,要麼等ta情緒過去就算了,不再做諮詢。

有時候,我一天會遇到3個這樣的客戶,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還有,不是所有存在心理問題的人都想,都願意,也有時間、精力和經濟條件,來直面自己,來接受長期的心理諮詢服務,來更根本地解决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

這個過程也需要一個人很多的付出和努力,是很艱難的自我探索之路。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在回避問題,逃避是我們的天性,很多人只想把問題丟給別人,或者期待問題能够自行消失。

加上我們整個社會正在高速運轉時期,什麼都在講究速度和效率,一切都要追求"快快快"。

於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21天迅速减肥""30天幫你找到心儀對象""幫你快速改變的10個妙招"等廣告標題。

而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這一點的影響,包括我本人。

也許,很多人的心理病正和整個社會節奏太快有關。

總之,心理諮詢過程的"慢",和來訪者對快速改變的期待以及整個社會節奏的"快"之間,會產生一種衝突。

這種衝突會影響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對其平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只接受一次心理諮詢服務也是極好的,也許這是一次自我探索的開端

基於現實和本土化的諮詢經驗,我會採取更靈活的策略,對於每一個第一次來諮詢的個案,我不期待他們會長期進行諮詢,比如做個10次、20次諮詢什麼的。

還有來訪者和心理諮詢師匹配的問題。

我這個心理諮詢師並不適合所有的來訪者。有的來訪者者做了一次心理諮詢,覺得我不好,不喜歡我,或者感覺我不適合ta,這都是很正常的事。

我通常假設:他們可能在做了一次諮詢之後,基於前面講到的各種原因,就回到生活中修行,暫時不再來做諮詢了。

那第一次諮詢我通常怎麼做呢?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我會提問、傾聽、共情、理解大約40-50分鐘,剩下的時間中,與ta們去討論怎麼改變和解决問題。

諮詢過程中也會用一些更聚焦解决問題的諮詢方法,如短期焦點解决(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中的例外、目標和一小步的行動等諮詢科技,如果對方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