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九月:不負時光不負秋,只生歡喜不生愁
admin
2021-09-02 09:43:11
0

原標題:致九月:不負時光不負秋,只生歡喜不生愁

轉眼間,2021年已經過了三分之二。

一路走來,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也見證了無數的溫暖。

九月,穿過往事的巷口,攜著濃濃的秋意,給我們帶來了嶄新的嚮往。

豐收時節,花果飄香,正是人間好風景。

今後的日子,對自己好一點,對生活用心一點。

心懷熱愛和期待,才能不負歲月與流年。

01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托·富勒說:

"記憶就像一隻錢夾,裝得太多就會合不上,裡面的東西還會全部掉出來。"

我們總是習慣把太多的東西背在身上,讓前方的路步履維艱。

適時地清理行囊,放下過往,才能讓心變得自由。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失足滑落懸崖,眼看著就要墜入深谷時,他猛地抓住了崖壁上的一根枯枝。

這時候,他看到佛陀站立在懸崖上,慈祥地看著自己。

他對佛陀說:"佛陀慈悲,求求您救救我吧!"

佛陀說:"我救你可以,但你要按照我說的去做。"

他回答道:"我全都聽你的!"

佛陀說:

"你把手鬆開,鬆開手,你就能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了。"

那人聽了後覺得甚是荒謬,把手鬆開,不就沒命了嘛?於是他抓枯枝的手更用力了。

佛陀看到此人如此執迷不悟,就離開了。

其實那人距離地面僅有1米的距離,只是他看不到。

所謂的懸崖,未必就是萬丈深淵;放手後的結果,也未必就是死路一條。

生活中我們放不下的人和事,就像那崖壁上的枯枝,以為是救贖,結果卻是桎梏。

德卡先生的信箱有句話:

"要把所有的夜歸還給星河,把所有的春光歸還給疏疏籬落,把所有的慵懶沉迷與不前,歸還給過去的我。
明日的我,胸中有丘壑,馬上振山河。"

愛不到的人就算了吧,煩心的事兒也別再耿耿於懷了。

這個九月裡,對自己好一點。

少一些苛求,多幾分坦然;少一些烦乱,多幾分自在;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辜負自己,不將就生活。

02保持熱愛,腳踏實地

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播種,不斷收穫的過程。

就像是一粒稻米,澆水施肥,職守耐心,才終成滿穀稻糧。

然而,現代社會的我們卻變得越來越焦慮,事事都急於求成。

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例如:"7天狂瘦10斤"、"15天成功美白"等。

不由得感歎:如果事事都如此簡單,那世間豈不是太多大師了。

年輕時候的齊白石特別喜愛篆刻,但他總是對自己的篆刻科技不滿意。

一天,他向一比特前輩求教,前輩對他說:

"你去挑一擔礎石回家,要刻了磨,磨了刻,等到這一擔石頭都變成了泥漿,你的印就刻好了。"

於是,齊白石挑了一擔礎石來,刻了磨平,磨平了再刻,手上不知起了多少血泡。

漸漸地,礎石越來越少,地上淤積的泥漿卻越來越厚。最後,一擔礎石竟真的"化石為泥"了。

齊白石的水准在歲月的磨煉中不斷精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篆刻匠人。

任何事情在成功之前,都是用耐心和汗水澆灌的。它需要我們付出極强的意志,去等待花開果熟。

三毛在《說給自己聽》中寫道:

"我要你靜心學習,那份等待時機成熟的情緒,也要你一定保有,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堅持。"

這個九月裡,請你為自己熱愛的事情,努力專注,腳踏實地。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復一日,終會在將來的某一天,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03心懷美好,未來可期

老舍曾說過:

"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裏。"

人生哪有那麼多一帆風順,有的只是成熟之後的處變不驚。

有一隻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尾巴斷了得以逃命。

一比特農夫見了,對壁虎說:

"好可憐啊,我給你包紮一下吧,這草藥是止痛的。"

壁虎含著淚搖搖頭說:

"不,我很感謝這疼痛,因為這痛才讓我活下來。而且,你包紮了我的傷口,它怎麼能長出新的尾巴來呢?"

說完,壁虎就忍著疼,踉踉蹌蹌地爬走了。

痛苦帶給人們的未必全是負面影響,有時候它也孕育著希望。

人生在世,總會是得失相伴,悲喜交加的。而我們,也在這生活的磕磕絆絆裏愈加堅強。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吸引力法則"。

說的是,當你心中想著某一件事,如果你的情緒非常積極,那麼一切好的人事物都會被你吸引過來幫助你。

當你的能量場非常消極的時候,被你吸引過來的就將是一些糟糕的事物。

正如豐子愷說的:

"你若可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這個九月裡,願你懷揣著積極與美好,也帶著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念,勇敢地前行。

要相信,你嚮往的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