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曾說:
"針對別人的行為動怒,就跟向一塊橫在我們前進路上的石頭大發脾氣同等的愚蠢。"
善待自己,從少生氣開始。
01
生氣,傷害的是自己
不管你和誰生氣,受傷的永遠是你自己。
同事小晴脾氣不好,非常敏感,總會是因為小事生氣。
身上總是帶著戾氣,時間長了,和她相處的同事朋友都遠離了她。
她的身體也每況愈下,心臟總是不舒服,也會有一點偏頭痛,醫生瞭解到情况後,告誡她除了注意睡眠和飲食外,以後儘量少發脾氣,多出去走走,否則很容易加重病情。
於是小晴就開始收斂了脾氣,調整好情緒,也不再用生氣傷害自己。
漸漸地,她身體恢復了健康。
她說:"身體是最誠實的,它會告訴你,你哪裡痛苦,哪裡需要調整。為小事生氣,傷害的還是自己。對自己好,才是最重要的。"
生氣,解决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因負面情緒,讓自己難受。
用別人的錯誤,去懲罰自己,是最笨的行為。
凡事想開、放開、看開,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
曾經有個新聞,海航飛機延誤了4個小時,一比特女乘客一直在罵。
在航站樓的時候就罵工作人員,上了飛機就罵空姐,別人沒有理她,她就越罵越凶。
工作人員和她好好交流,於是她便扯著嗓子質問:"為什麼不開?"
任憑工作人員怎麼回應,她還是不停嘴。
周圍的人也看不過去,就勸了她一下,她反而更加囂張,拉上同行的男伴,和勸架的人打了起來。
最後這件事一鬧,飛機又延后起飛了3個小時。
而這位女子、她同伴,以及勸架的人,一共5個人,最後都被帶進了派出所。
衝動是魔鬼,使人失去理智,損人不利己。
很多事情,能笑著不計較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蔡康永曾說過:
"容易發怒的意思就是,別人做了蠢事,我們代替他們表現出笨蛋的樣子。"
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02
生氣,不如爭氣
張小斐曾經演戲十幾年,一直是演藝圈裏的"小透明",在這段不被看見的時光裏,她受到了很多冷嘲熱諷。
去劇組面試,被製片人說她的外貌有問題;
拍戲眼睛被炸傷,得不到關心反而被罵:"多大點事兒,這麼嬌氣就別來演了。"
參加綜藝節目,被搭檔看不起,欺負她沒有名氣,不和她溝通就隨意更換劇本,她也只能忍氣吞聲。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沉澱,她終於在35歲那年,憑藉著一部《你好,李煥英》火出圈。
張小斐紅了,品牌商、代言商也越來越高端。
曾經"欺負"她的人也道歉了。
看輕她的人,現在也不敢再吭聲。
生氣,不如爭氣。
別生氣,別動怒,別消極。
把時間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那些閒言碎語,污言穢語,流言蜚語,都任他去。
張小嫻曾經說過:
"當別人不把你放在眼裡,與其生氣,不如爭氣。是的,現在的你不够分量,等有一天,你有足够的分量,也有足够的智慧,別人的冷眼與輕視、諂媚和恭維,也都與你無關,你會帶著通透的微笑面對世情,也學會感恩人生所有的冷暖和真假。"
你要變得比過去好,不要總是回頭看那些傷害過你的人。
用生氣的時間去沉澱自己,等到有一天你强大了,那些過往也就不再重要。
03
少生氣,好好活
餘生,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從容。
美國第34届總統艾森豪,年輕時很喜歡生氣,一點事情就會發怒。
有一次他和家裡人打牌,運氣不好,抽到的牌都很差,於是就開始煩躁了。
過了一會兒,他眼看要輸了,於是馬上發脾氣,扔下牌氣衝衝地走了。
在旁邊的媽媽看到後,去安慰並教育他說:
"既然要打牌,就不管牌好牌壞,總要打下去。風水輪流轉,沒有人是常勝將軍。
人生也是同樣的道理,只不過發牌的是上帝。不管你手裡的牌是好是壞,你都必須直面它。
你改變不了牌面的大小好壞,但是你能够控制自己的脾氣。"
艾森豪聽了母親的話之後,受到啟發,决定要改掉愛發脾氣的毛病,並且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積極面對生活,最終也做了美國總統。
人這輩子,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有人說:"真正的福氣,其實是一個人的靜氣。"
該釋懷的時候釋懷,該冷靜的時候冷靜,該寬容的時候就放寬心胸。
把煩惱甩開,把憂傷丟掉。
少一點怒氣,多一點快樂。
好脾氣宛如晴天,到處流放著光亮,讓你自帶光芒。
學會與情緒和平共處,別人生氣我不氣,這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人生下半場:少生氣,好好活。
點個"在看",願你學會放下,從容不迫,擁抱美好的生活,迎接閃閃發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