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但是是來自哪裡的壓力,是哪種類型的壓力,我們可能也不一定清楚,就是覺得很焦慮,很煩躁,於是便開始用解壓法解壓。
這樣沒有弄明白壓力的原因就解壓的情况,有些像打噴嚏,流鼻涕的時候,就選擇了吃感冒藥,說不定可能是鼻炎或者過敏。這樣不對症下藥的話,很難說是達到了解壓的效果。
想想我們當中是不是有些人會在壓力大的時候,選擇暴飲暴食、喝酒、瘋狂購物,實際上這些行為並沒有減輕壓力,只是因為腎上腺素的分泌,讓人有一種暫時擺脫壓力的感覺。
就好像是在吃止痛藥一樣,疼痛感是暫時消失了,但是疼痛的原因本身並沒有消失。壓力本身仍舊存在,還會越積越多。所以在緩解壓力方面,我們需要的是對症下藥的解壓方法。
選擇適合自己的解壓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不喜歡運動的人,如果推薦他做運動來減壓,他反而可能壓力更大。
所以我們先來看看自己的壓力屬於哪一種。
壓力有3大種類:
第一種,短期壓力:是指時間短,很快就結束的壓力,比如項目方案的提出快到截止日期了、今天的晚飯不好吃,等等。
第二種,迴圈壓力:是指時間較長,不斷重複的壓力,比如每週要不斷地相親、每天要去公司見到自己討厭的上司,等等。
第三種,長期壓力:是指一些慢性的壓力,比如失眠、欠債,等等。
短期壓力是當時這件事情結束了以後,壓力就會沒有了。比如項目方案如期完成了,晚上又吃到了一頓好吃的亱宵。
迴圈壓力是在這件事情解决了以後,壓力就一下子减少了。比如相親找到了滿意的對象,跳槽到了新的公司就沒有了討厭的上司。
我們推薦下麵幾種解壓方法,對於緩解短期壓力和迴圈壓力效果更明顯,大家可以根據喜好來選擇,基本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特別是把它們進行組合,疊buff,效果會更好,比如點著熏香,邊聽音樂邊整理東西。
1.運動、拉筋。
2.大聲吼叫。
3.不被打擾地看書30分鐘。
4.和朋友聊天,傾訴。
5.用文字寫下來,記錄自己的感受。
6.使用五感:聽音樂;吃好吃的;擼猫擼狗;聞香味。
7.DIY一些物件:做木工、做陶藝、做吃的。
8.撕紙頭、摔東西(這個屬於發洩式,就是費錢)。
9.整理東西,做家務,收納。
如果剛才列出的這些方法都不適合你,那麼可以用這個適合大多數人的,非常強效且快速的解壓方法,就是在大自然中運動。
關於在大自然中運動的效果,有各種各樣的研究,英國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的研究小組,從過去進行的在大自然中運動的眾多數據中,選出了10個高品質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以1252名不同年齡的男女,分別在森林中步行、在公園中鍛煉、在大自然中騎自行車等各種運動為研究對象,調查了這些對壓力和心理的影響。
結論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的運動,不論是高强度的還是低强度的,即使一天只做5分鐘,壓力也會在相當大的程度< strong>上減輕。
如果是在都市裏生活的人們,不用去森林,去家附近的公園、綠地,效果都是一樣的。
而剛才提到的第三種壓力,長期壓力卻沒有那麼容易解决,拖得時間長了還會影響身體健康,讓人容易生病。這個時候,對於緩解長期壓力有一種針對性的方法,就是【瞭解現狀+自我分析】。
【瞭解現狀】指的是,我們需要瞭解壓力的原因出自哪裡,是外在原因(環境),還是內在原因(內心的想法),外在原因比內在原因更容易解决。就拿長期失眠來舉例,外在原因有可能會是睡前不停地玩手機,或者生物鐘紊亂等引起的,那麼手機不放在床邊,調節生物鐘就大致可以解决了。
然而內在原因卻會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生出多種可能性,大部分情况下,我們內在的壓力來源於自己對事物負面的主觀判斷。所以這個時候做【自我分析】就會對症下藥,用正面的分析來瓦解負面的思維定勢。
還是拿長期失眠來舉例,比如說內在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失戀受到了情感上的衝擊,負面的主觀判斷一般會認為
"TA不愛我了,我沒人要了,我沒價值了",
或"以後都沒有TA的生活,我怎麼過",
或者"沒有比TA更適合我的人了,失去了TA,我以後該怎麼辦",
等等的想法。
這個時候每一個負面的主觀判斷,我們都要用正面的分析來反駁。比如
"TA不愛我了,是很難過,但是在和TA談戀愛之前,也有其他异性追求我,TA不愛我,有的是人愛我",
或"以後都沒有TA的生活,我可以想幹嗎就幹嗎,不用再因為遷就TA而委屈自己了",
或者"沒有比TA更適合我的人了嗎?不一定,可能只是習慣了而已。讓我再提升提升自己,下一個適合我的人會比TA優秀百倍呢,TA根本就配不上我"
等等的正面想法。
不是聽別人的勸解,而是用基於事實的自己的反向思維來打破自己原先的思維牢籠,會更徹底地和自己和解。自己說服自己就能更容易從鑽進去的牛角尖裏走出來了。人一旦想通了,沒有思想負擔了,壓力自然就减少了。
這個方法在長期壓力的程度還沒有嚴重到抑鬱的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經發展到了抑鬱的程度的話,就好比發高燒到40度還選擇自己吃退燒藥解决就不合適了,這個時候我們建議還是選擇心理醫生會更好哦。
參考資料:
1.What is the Best Dose of Nature and Green Exercise for Improving Mental Health?A Multi-Study Analysis,Jo Barton and Jules Pretty,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2010 44(10),3947-3955,DOI: 10.1021/es903183r
2.鈴木佑《超ストレス解消法イライラが一瞬で消える100の科學的メソッド》
3.劉克善.心理壓力的涵義與特性[J].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102-106.中國知網.2003-02-28
4.林春梅.心理壓力與健康[J].民族教育研究:89-92.中國知網.2001-11-15
5.高存友,任秋生,甘景梨.心理壓力與調控.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07
6.『精神科產業醫が明かす、職場のメンタルヘルスの正しい知識』3訂版,吉野聡、梅田忠敬著,日本法令,2018年
7.『やりたいことを全部やってみる、ストレスフリーな生き方を葉える方法』,米山彩香著総合法令出版,2019年
上一篇:請接受自己的力所不能及|微課講稿
下一篇:你越吼、越打,孩子就越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