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沒有結婚的人來說,看《再見愛人》,可能還不一定有那麼多共鳴;而對於已經結婚的人而言,看這個,可以說"人間真實"了。
如果你沒有共鳴,恭喜你,很大概率說明你處在一段非常高品質的婚姻裏。我想,對於已經結婚的人中的大多數人而言,多多少少都會看到一些熟悉的感覺。
他們展現出了很多婚姻中常見的困難。
各過各的
前不久,不少人在看"章賀和郭柯宇"倆人撒糖,還說,"中年人談起戀愛來,沒年輕人什麼事"。
這是一對本來已經離婚一年的夫妻。他們和另外兩對不同,因為,他們兩個人之間看起來比較清爽,已經沒有愛恨和糾纏。而"沒有糾纏",也恰恰是這一對最典型的問題。他們的婚姻模式是"各過各的"。
郭柯宇自述:他們之間沒有過愛情。
他們似乎只是在自己覺得想要走入婚姻,並且,想要一個孩子的年齡,走入了婚姻。借助對方,完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件事情。
這也是很多夫妻的模式。
在我的諮詢室中,案例很多,多見於很多高功能的來訪。比如我的來訪a女士。高功能來訪會有一個普遍的特點:理智化防禦特別强大。
a女士也是。
a女士在工作、社交、學業等社會化方面的功能發展得很好,理性特別發達。理性發展得更好會帶來很多好處:邏輯性强,做事目標性强,效率高,自我激發和自我管理都很好。而事情往往都是兩面的,硬幣的另一面就是,有的時候,過於理智化,會影響情感的流動。在兩性關係中,這可能就帶來一個問題:理性充足,而感性不足。這就是a女士面臨的問題:她覺得她的婚姻關係非常"機械化",沒有情感。
你說有什麼問題嗎?沒有,但是,兩個人都高度理性,權衡的都是利弊,謀劃的都是得失。各過各的,互相配合。這個家,沒有溫度;兩個人,沒有粘性。
婚姻是一段關係,一段"親密"的關係。裡面需要有情感的部分、關係的部分,還有各自角色和責任的部分。沒有情感的連接和流動,只剩責任,這段關係會讓人味同嚼蠟,寡淡無味。關係自然就會出問題。
一方沒長大,一方有創傷
魏巍和佟晨潔,這對經常上熱搜。也是一對"配合好"的夫妻。
他們踩了夫妻關係中常見的三個"雷"。
第一,沒認真考慮過,但是,反正我就是想要生孩子。
也許,我下麵要說的話,會讓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感到不舒服。那就是:總有這樣的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想生孩子。不管自己是否做好做父母的準備,不管自己是否想清楚了"要不要孩子"這件事。
總之,到時間了,我要孩子。
男性居多。
魏巍就是典型的代表。他都說不出"到底自己為什麼這麼迫切地想要孩子",總之:家裡人催,自己焦慮,沒有原因,我就是想要一個孩子。因為沒有起碼的規劃和思考,導致一個很誇張的表現:他一直口口聲聲說要孩子,自己竟然還一直處在酗酒狀態。
第二,佟晨潔認為,魏巍沒長大,自己還不成熟,不能再生孩子。
而對於佟晨潔而言,有了魏巍這樣一個"大寶寶",關係和生活已經問題疊生,這已經讓她顧此失彼,他實在沒有辦法再生一個孩子。
很多家庭中的女性,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中,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她們覺得家庭中的其他家庭成員沒有準備好。而如果這樣,不僅對孩子是不够好的,而且,孩子出生後,也必然給自己新增太重的負擔。
第三,單親家庭的佟晨潔,害怕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
當佟晨潔的媽媽來到新疆,見到佟晨潔夫妻二人後,她的媽媽說:是單親的家庭影響了自己的女兒。佟晨潔聽了,也非常動容。
雖然,節目中沒有大段地談到佟晨潔的原生家庭,似乎,在隻言片語中,我們也能發現,佟晨潔對生孩子的擔心,和她的成長經歷有一定關係。在她看來,對伴侶不穩定的擔心,是她不想生孩子的直接原因。因為,她擔心老公自己還是一個孩子,沒有做好當父親的準備,而這會導致自己的孩子沒有穩定的成長環境。這也許是她的成長經歷帶給她的。但是,這也似乎是一種配合。擔心的佟晨潔,恰恰找了不穩定的魏巍,而不是穩定的王秋雨。
這也是一種重複。
婚姻治療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婚姻走到一半,我們發現,這段婚姻中有問題,該怎麼辦?
我們不奢求婚姻能够從選擇開始,就始終處在高品質的狀態。一輩子很長,兩個人之間,也會發生改變,這就會出現一個狀況:婚姻走到一半,出現了一些磕磕碰碰。
經常有來訪,會問我這個問題:到底是分,還是凑活繼續過?
無論分開還是在一起,都既要考慮現實,也要考慮每個人體驗到的關係質量,以及,這種關係帶給我們心理的影響。
這不是一個簡單能够得到答案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當伴侶間出現問題,這往往提示著,伴侶雙方,都有鬱結的情緒,需要被看到和釋放。
所以,嘗試給彼此雙方都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傾訴機會和空間,非常重要。
在諮詢室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兩個人恨不得拉著諮詢師說個不停——似乎都有傾訴不完的話,都想拉著諮詢師,好好說說。而對於對方的表述,自己也總會感覺"不是那麼回事","你別說了我來說"。這就是彼此長期積累的情緒。
而,情緒又遠遠不單單只是情緒,情緒的背後,代表了自己的需求。
這裡,就有幾個層面:情緒和感受層面、內在需求層面以及更深一步的,內在需求對應的內在動力。這就構成了一個人在互動中展現的一種內在模式。
關係中的困難,很多時候是因為兩個人互動中,一些過往既存的模式惡性循環所致。
所以,在一段有困難的關係上,我們往往會發現,伴侶雙方都會有大量的鬱結的情緒,這是重要的表現。而所有這些情緒,需要被展現出來,被看到,才有可能被彼此互相接住,而一併被接住的,還有對方情緒背後沒有機會表達或者沒有完全表達出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