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桌子先生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明天就是國慶日了。
這個假期,又迎來了一部超燃的電影。
有多厲害呢?
首先,它的陣容强。
一部電影裏,集結了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比特導演。他們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
他們不僅在影片中擔任導演,而且都親自出演了其中的某一個角色。
演技和導演能力,都得到了觀眾和口碑的認證。
其次,它的驚喜多。
這部電影不僅導演的陣容強大,演員陣容也是相當亮眼,老中青全是實力派。
你能想像嗎?張藝謀導演、陳道明老師和李雪健老師,同時出現在了一部電影中,絕對的有生之年系列。
更有趣的是,這次沈騰攜開心麻花團隊,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超未來"故事。淚點和笑點齊飛,十分值得期待。
觀影歸來,眼淚一次次地湧了出來,太多的感動,太多的淚點,讓人心潮澎湃。
它講述的,是我們的父母先輩們,為了新中國的建設,默默犧牲和奉獻的故事。
謝謝你們,為我們拼命!
電影中,吳京飾演的,是一名騎兵團的團長。
他是一名勇敢而堅毅的戰士。
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刀槍相向,他從來不曾退卻。
可是啊,英雄也有軟肋。
他最大的擔憂,是他的兒子"乘風",也在這個團裡。
乘風跟他一樣,有勇有謀,堅強果敢。
可是,戰場上,刀槍無眼,很多無法預測的情况,讓生命顯得格外脆弱。
這個不苟言笑的父親,平時對兒子格外嚴厲。
可是,在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也會輕輕地對兒子說:要死,死我後頭。
一句話,道出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滿腔的愛。
但這一次,他卻親手將兒子送到了敵人面前。
日本的大部隊來襲,眼看著無數鄉親就要慘遭不幸,他含淚放了信號彈,將日本兵引到了兒子所在的山頭,鄉親們得救了,兒子卻死在了日本人的槍下。
那一刻,這位父親的心,一定是很痛吧?明知道這個決定,無異於以卵擊石,但他依然這樣做。
直到最後,當他得知,那一批被救的鄉民中有一個新生兒,已經平安活了下來。
他微笑著問及名字。
"乘風。"
那一瞬間,他愣住了。
而電影前的我們,也眼淚破防。
原來,他並沒有被人遺忘,他的名字,在這些被救的鄉民中口口相傳,他的事蹟,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何來我們今日之生活?
沒有他們的捨己為人,幸福又從何談起?
曾聽說過一個故事,讓人忍不住哽咽。
二戰時期,一個美國記者攔住了一名中國的紅軍。
他問:你多大了?
中國阿兵哥:16歲。
美國記者:想家人嗎?
中國阿兵哥:他們已經死了。
美國記者:你覺得中國能勝利嗎?
中國阿兵哥:中國一定能勝利。
美國記者:當中國勝利之後你準備幹什麼?娶妻生子?還是繼續參軍?
中國阿兵哥笑了笑:到時候,我已經戰死沙場。
看到這裡,頓時有些心底潮濕。
我們生在陽光下,長在春風裡,我們是被呵護的一代。
我們理所應當地享受當下的一切:美好的物質生活,優越的科技環境。
可是,我們卻忘了,這一切,是有人拿命換來的。
看一組鮮為人知的數據吧。
戰爭年代,紅軍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足25歲,一線戰鬥員的年齡不足20歲。
他們爬過雪山,走過草地,吃雪啃樹皮。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能等到新中國的成立。
這樣的故事,聽後總會心疼不已。
同樣是20幾歲的年齡,我們在幹什麼呢?
在想著明天點什麼樣的外賣,想著跟朋友去哪裡遊玩。
但,有人的20歲,卻已經為國捐軀。
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幸福,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青春換來的。
你可能不知道,但你無法回避。
還記得那個叫劉斌的司令員嗎?
他家六口人,五個人走上了戰火紛飛的前線。
戰爭中,他的兩個兒子,不幸犧牲。
得知小兒子也犧牲的消息後,這位經歷過無數戰爭風雨的老革命擊倒了,他在床上躺了3天。
可是,當祖國再一次需要徵兵的時候,劉斌司令員一家,拿出了一壇酒,將家中最後一比特壯年男丁——女婿,也送上了戰場。
(劉斌司令員一家)
每每讀到他們的故事,總是會讓人感動萬分。
大愛無言,一身戎裝,是勇氣,也是責任。
我們這個國家,無論遇到怎樣的風暴,經歷怎樣的滄桑,總有人挺身而出,以肉身當牆,為我們擋住災難。
因為他們的堅守,才能有我們365個日夜的平安與溫暖。
謝謝你們,為我們守護團圓;
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在章子怡導演的故事裏,她叫鬱凱迎,是一名火藥雕刻師,丈夫是一名研究航太的工程師。
他們的事業,隱秘而偉大。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們不能告訴身邊的任何人,他們在幹什麼。
而他們所做的一切,是改變整個國家命運前途的偉大事業。
他們深知這一點,所以,哪怕對孩子,他們都三緘其口。
當孩子問及,他們說:爸爸媽媽,是在天上寫詩的詩人。
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