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如何從家庭的角度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三)
admin
2021-10-08 01:11:20
0

原標題:劉亮:如何從家庭的角度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三)

是時候重繪育兒三觀了

從家庭角度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孩子和親子關係

第二種表達方式就是有的孩子他們在感受到家庭的痛苦的時候,他們不是指向外在的攻擊,他們是轉而攻擊自己,就是說他們把自己的痛苦全部壓在心裡邊,換一種管道來表達,換什麼管道來表達呢?有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抑鬱情緒來表達,有的孩子會用自己的焦慮,恐懼的情緒來表達,有的孩子甚至會發展出很多強迫的症狀,比如說強迫性的洗手,強迫性的數數,用這樣的管道來表達自己心裡的痛苦。

我正好在前兩天就見過這樣的孩子,那個孩子那個媽媽帶過來,這個孩子大概七歲多,那個媽媽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說我這個孩子做作業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那就是說醫生你能不能想想辦法教我一些訓練他的方法,讓他能够注意力集中起來。跟這個孩子一談才會發現,你會發現他和醫生談話的時候甚至他和他的小夥伴談話的時候他的注意力能够非常的集中,你在診室裡邊讓他去做一套測驗的時候他做的非常的快,效率也非常快,但是你把他放回到家庭那個環境當中的時候,特別是當你發現他的父母一起坐在他面前說話的時候,這個孩子就怎麼都沒有辦法安靜的坐在那邊。

後來才發現這個孩子他雖然只有七歲,但是他大概從四歲的時候開始就在為他的父母之間的衝突默默的擔心,那個孩子他在診室裡邊說過一句話,他說爸爸媽媽我實際上最希望的是你們兩個要快樂,然後那個爸爸很奇怪的說,他說你不快樂嗎,難道我們對你不好嗎,那個孩子就說,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快樂是你們兩個都可以快樂。後來那個孩子他才說,他說他雖然現在只有七歲,但是他現在都還記得,他印象當中他的父母第一次吵架的時候大概是在哪一年哪一年,他四歲左右,好像是在哪個都市的哪個景點的幾號門門口吵架,我就說你什麼時候大概注意力最容易集中,什麼時候注意力最不容易集中,那個孩子就說,就是我和我的父母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怎麼都開心不起來。那這個就很有趣了,那個孩子後來就說,因為我總是會擔心我跟父母坐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就會鬧不開心,聽到了這個孩子的這句話以後,當時父母才真正的領悟到說,原來要讓我們的孩子開心不只是我們為他好就可以了,原來我們的孩子還那麼在乎我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第三點,當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痛苦的時候可能會變相的對孩子的人際關係造成影響。那許多從小在家庭裡面目睹了父母之間的衝突,目睹了父母的焦慮的孩子,他們長大以後可能比較難以對人際關係發展出信任的一種體驗,原因很簡單,他們每天看到他們最親的爸爸媽媽,這兩個本來是應該作為世界上最親近的男人和女人之間,當他們發現這兩個人最後沒有辦法去解决他們的衝突,沒有辦法彼此信任的時候,這樣的孩子他們很難真正的體驗到什麼是人和人之間真正的彼此依靠和彼此信任。可能有的人就會問了,那夫妻之間確實有衝突,過不到一起去,那我們不能硬把他們掰在一起,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那從家庭從三角關係的角度怎麼來解讀這種情況對孩子的正面影響呢?

我想說的是,如果父母之間真的過不到一起去,如果兩個人能够真正的作為兩個成年人很成熟的比較理性的去處理他們的婚姻的衝突的話,那最後即使是他們不能過在一起,即使離了婚,他們只要不要讓這個離婚的傷痛繼續傷害孩子,他們只要不要讓他們離了婚以後還是像仇敵那樣的話,那麼這樣一個父母之間處理感情的過程,他不但不會對孩子產生過於壞的影響,反而有的孩子他能從這個過程當中去學會一男一女之間即使觀點不一樣,他們也能在最後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那這樣的一種體驗實際上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它對孩子的健康的成長,對孩子學會怎麼樣去處理自己和他人之間的不一致的這種觀點反而是有幫助。最有傷害的是什麼,就是父母之間有很多年的衝突,兩個人要麼不去面對,要麼去面對的時候都是採用的破壞性的方法對對方進行人身攻擊的無效的方法去解决,這樣的一個體驗才是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心身健康的。那就好比這幅圖裡邊,你看這幅圖裡邊這個孩子是他留下的一張紙條,你看在這張紙條上面這個孩子他好多字都不會寫,他寫的老爸我上學了,老爸,老媽不要吵架,如果你們再吵架的話我就自殺,從這個字迹我們大概能判斷出來,這個孩子估計也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水准,那他字都寫不清楚,但是我們就能看到,這麼小的孩子他們已經能够體驗到家庭裡邊隱藏的人際關係的衝突在哪裡,他們已經開始為這個家庭的穩定性,在為父母之間的關係擔心了。

所以說我們可以說面對這樣的孩子,如果我們作為父母只是去學習單項的親子溝通技巧的話是不够的,當然有的父母可能會問了,那這樣的話,只要我和我老公之間不吵架就行了,或者是有的人會說,只要我們作為父母兩個人之間不可能沒有衝突的,那難道說所有有衝突的父母都會對孩子有影響嗎?甚至有的人會問我說,劉醫生你告訴我,到底我們這個父母之間哪些衝突,到底是通過什麼樣的管道,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處理我們的衝突,才能儘量又能解决我們的衝突,又不影響孩子呢?

(待續)

作者介紹

劉亮

同濟大學醫學博士,

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暨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臨床心理科主任,

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注册系統注册督導師(D-19-109),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諮詢專委會家庭治療學組委員兼副秘書長,

中德家庭治療連續培訓專案第8期中方教師,

家庭、婚姻及親子關係心理健康臨床、研究及科普踐行者。

課程連結:

注册督導師劉亮:基於臨床問題與實戰的兒童青少年家庭治療連續培訓

來源:小熊猫姐姐

微訊號:yangguangchunlei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地面課程總表(2021年8月更新)

【常年招生】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僅999,大伽彙集,震撼開啟!春蕾計畫【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蔡仲淮國際催眠治療師認證(成都10月,長沙11月)

麗江站玉龍雪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止語靜修營第3期

大理蒼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正念止語靜修營

金天博士人本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工作坊(10.29-31)

徐鈞自體心理學長程系統連續培訓廣州深圳長沙

羅家永心理拓展實操科技中高級班(11、12月)

薛偉專業雙享班3+3天(11.12-14)

李晋偉性諮詢實務與技能班(11.26-28)

注意力 關係 衝突 角度 影響 父母 劉亮 孩子 家庭 時候 中國心理學會 郭海峰 張維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