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棉959
我感覺,我被我的同事欺騙了。
當初我們一起入職,成了朋友,他說每天下班後像我一樣,累到只能躺在床上,怎麼一年後他掏出了新考到的證書,還成功升職當上了隔壁部門的領導?
更可氣的是,為什麼上周他還和我一起痛駡資本家,這周就換了副嘴臉說996是福報?
他說每天下班就躺著,原來都是騙我的
我越想越不服氣,所以找了個機會,當面問他。
他顯得有點委屈:"我也是真的累呀!不過我還以為你說累到只能躺著是誇張呢,難道不是嗎?你都說自己累了,我咋好意思跟你說我還在學習考證呀?"
我:……
他說的竟然有點道理。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看,分享和交流,是進化賦予我們的偏好。一個只有石頭木棍做武器的人,獨自走在遠古的原始森林裏,多半會被野獸吃掉;但一群這樣的人,相互分享食物、交流經驗,就可以逐步走向食物鏈的頂端了。也就是說,進化讓我們保有了分享交流的欲望。
而且這些分享不僅局限於知識領域,更包含情感體驗。如果所有成員對某件事有認知和情感上的雙重共識,團隊就能更有效地應對威脅或機會。
如果我跟同事講自己很累,卻得到對方"我覺得還行"這種立場相反的回應,就會覺得很沮喪。所以我有時候會誇大自己累的程度,來讓對方不會反駁我,或者無動於衷。而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那麼自信,連老闆都看不出他在吹牛
話說回來,他雖然考了個證,但這證和工作關係也不大。一年就當領導,他有什麼經驗呢?我决定向他請教一下。
他說:"這有啥,我天生就是當領導的料,從小我就當班代,管理經驗一大把。我跟你說,咱們以前那個領導,我早就覺得他草包了……"
啊這?
我們部門的領導,工作五年拿下N個大項目,怎麼也不能是草包吧?反而是他,和我合作的時候馬馬虎虎,還拖過我後腿。
我懂了,他就是人們說的,這麼普通又這麼自信(185)。
如果讓佛洛德來解釋,這些"普信人"就是在自我欺騙,以保護自己免受外界世界的傷害,讓自己保持快樂;但進化心理學有著不同的看法,進化不是為了讓我們快樂,而是要讓我們成功。
心理學研究發現,很多人是沒法區分誰是真的能力拔尖,誰是過度自信的,哪怕是受過專業訓練的HR,也可能更喜歡自吹自擂的人選,而不是有自知之明的那些。
於是,過度自信,仿佛成了一種社交武器。在進化中,過度自信(但也不能過度得太誇張)的那些人,更容易被人喜歡、被人支持、與人合作,更能避免衝突,也就能生活得更好。
上周還痛駡資本家,咋當上領導就"背叛工人階級"
這位同事還在滔滔不絕:"……那個草包領導還那麼軟弱,我當時隨便抱怨幾句累,他就准我放假,現在我管員工可不能這麼鬆散,不然我們部門的績效低了,我的獎金怎麼辦……"
可是,上周和我一起痛駡資本家、996的人,不是他嗎?也是因為這個,我才會在同事評議中給他高分——我以為他當上領導後,也會體諒大家。
領導的風格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一種以利群為主,就像大象,頭領只負責引導群體,比如協調遷徙,負責為群體中的成員提供平等、共有的利益,沒有什麼特權,也不用承擔太多額外責任;而另一種就像狒狒,狒狒頭領則十分利己,幾乎可以壟斷喜歡的食物、舒服的休息點等。
不過,一個人並不永遠是"大象"或者"狒狒",他的領導風格可能會因情境而改變。當一個人帶領一個團隊與其他團隊競爭時,他可能會像頭大象,關注群體的利益,畢竟群體失敗的代價太高了,在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失敗可是意味著族人的滅絕;但一旦沒有了外部競爭,他可能就會變得像狒狒,希望自己多攫取些特權了。
所以,有些人雖然作為"平民"時號召為集體爭取利益,但一旦當上了領導,他們就會把自己的利益淩駕於群體之上,將重心放在鞏固和維護自己的權力、利益上了。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解釋一個人的行為,並不是說可以把一切"不合理"都歸因於進化,而是多一個理解人的角度。
最後,我理解了這位同事的做法,但也决定離他遠一點。
(注: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你同事是真的勇)
"
學堂君
篇幅宜人性:★★★★★
趣味可讀性:★★★★★
科學嚴謹性:★★★★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就决定要讀它了。向獅子扔石頭,和進化心理學有什麼關係?大草原上的生存鬥爭如何永久地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
本書作者是威廉·馮·希伯教授,你可能還讀過或聽說過他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簡史》。這本書整體的框架環環相扣層層深入,讀起來就感覺停不下來;每個章節都提供了相關的研究介紹,表述也比較精確,對於假說和研究的解讀謹慎又有趣,值得一讀;在最後的章節中,作者還根據研究結果給出了一些簡便可行的幸福方法,來試試吧~
贈書活動
你喜歡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吧,截至2021年10月6日(週三)中午12:00,大學堂編輯部會在留言點贊數最高的前8條評論中,選出最棒的3條評論,每位評論者可以獲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提供的《當我們一起向獅子扔石頭》一書。
作者|木棉959
編輯| N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原創,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後臺,征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點擊以下關鍵字查看更多內容
誇誇群|熬夜|手機| AA制|杠精|學婊
欲擒故縱| NTR|男子漢|擇偶|分手
心理繪畫|心理人| MBTI | 心理諮詢
家暴|出櫃| 吵架|童年| 生育
同志|抑鬱症|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