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些情况一定要找心理醫生!!!
admin
2021-10-11 10:30:36
0

原標題:出現這些情况一定要找心理醫生!!!

安定心理援助中心今天

不要抵觸看心理醫生!

相對於看內外科

大家對看心理精神科

還是有一定抵觸情緒的

認為只有患了精神病才看精神心理科

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

大家出現以下這些情况就應該看精神心理科了

01

心情持續低落,不開心

如果你或者周圍的朋友,出現情緒低落,經常不開心,每天都無精打采,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沒有動力工作、學習,感覺生活沒有意義。

容易傷心、委屈,經常一個人哭泣流淚,腦子裏經常出現自殺想法,甚至有自殺的計畫。

這種情況持續超過2周以上,而且即使通過運動、別人開導、休假、外出旅遊等管道排解依然無緩解的迹象。

那可能是抑鬱症的表現,最好至醫院精神心理科找醫生。

02

長期感到焦慮、緊張、心慌

如果你近半年或較長時間內,經常感到緊張和不安。做事時心煩意亂、沒有耐心;

與人交往時緊張急切、極不沉穩;遇到突發事件時驚慌失措、六神無主,極易朝壞處著想;

即便是休息時,也可能坐立不安,擔心出現飛來之禍。還經常感覺心慌、胸悶、呼吸急促、口幹、尿頻、尿急,全身肉跳、肌肉緊張性疼痛等。

這種情況可能是廣泛性焦慮症也稱為慢性焦慮症的表現。

03

發作性出現心慌、恐懼、害怕

第二種情况的患者容易知道自己患的可能是焦慮症,囙此會主動找心理精神科就診。

還有一種焦慮症,稱為急性焦慮症,也稱作驚恐障礙,這類患者不少要走一些彎路才能意識到患的可能是心理疾病。

患者在工作、休息、做公交車、捷運、飛機時會突然出現一種突如其來的驚恐體驗,表現為嚴重的窒息感、瀕死感和精神失控感。

患者會感到胸痛、心動過速、心跳不規則;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頭痛、頭暈、眩暈、暈厥和感覺异常。

也可以有出汗、腹痛、全身發抖或全身癱瘓等症狀。急性焦慮發作通常起病急速,終止也迅速。一般持續數十分鐘便自行緩解。

這類患者會反復到醫院急診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就診治療,做了各項檢查基本無明顯异常。其實這種情況應該看精神心理科。

04

反復回憶、檢查、洗手

有人頭腦中反復出現一些不受控制的想法或衝動,他們能認識到這些想法是無意義的,但卻無法停止或控制它們,因而引起明顯的焦慮和痛苦。

這種情況是強迫思維的表現。常見的強迫思維包括怕髒,怕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要求對稱、精確、有序、對宗教或道德的關注等。

同時會出現反復清潔(如洗手或洗澡)、計數、檢查、祈禱、觸摸、尋求保障等強迫行為。上述情况非常可能是強迫症的臨床表現。

05

與人交流、演講、開會時緊張、恐懼

有一類疾病稱為社交焦慮障礙或社交恐懼症,它的覈心症狀是顯著而持續地擔心在公共場合(如做演講、與异性交流、做公交車捷運、簽字)面前可能出現丟醜或有尷尬的表現,

擔心別人會嘲笑、負性評估自己,在別人有意或無意的注視下,患者就更加拘束、緊張不安,經常伴有臉紅、手抖、心慌等軀體症狀,囙此常常回避社交行為。

這些回避行為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個人生活、職業功能和社會關係。

06

經常軀體不適又查不出原因

很多人經常感覺自己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自己又說不清到底怎麼不舒服。

這類患者通常對自己表現出來的不適症狀十分關注,總擔心自己患上了某些重大疾病,

但檢查又查不出有任何的問題,檢查結果和醫生的解釋也不能使其釋懷,患者自己又不肯承認自己有任何的心理障礙。

還有一些患者經常長期感覺胃痛、頭痛、身體疼痛,經過長期治療,效果欠佳。這些情况不妨到醫院精神心理科看看。

07

失眠

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經歷,但很多人不知道失眠也應該看心理精神科。另外失眠常常是某些精神障礙的一種症狀,

例如早醒(即早上比平時早1-2小時醒過來,醒後無法再入睡)通常提示抑鬱症的可能,而入睡困難常常與焦慮有關。

長期受失眠困擾的患者最好給自己找個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看一下,不要諱疾忌醫,以免延誤病情。

08

敏感多疑、行為异常

如果一個人近期變得敏感多疑,經常感覺同事在背後議論她,說她的壞話,認為他遭人陷害或者跟踪,別人一言一行都是針對他的。有時還說耳邊能聽到一些別人議論他、評論他的聲音。這些情况以前都沒有過,對生活工作造成了影響。這種情況可能患的是一種精神障礙。

09

持續4天以上的興奮多話、精力旺盛

很多朋友知道如果一個人持續情緒低落,不開心,那可能是抑鬱了。如果一個人持續很開心,精力好不是好事嗎?未必。

如果一個人沒有原因的持續4天以上興奮話多,精力特別旺盛,晚上睡4/5個小時,甚至睡更短的時間都感覺精力充沛。

說話變得比以前多,喜歡參加各種活動,自我感覺特別良好,腦子轉的比平時快。那警惕是輕躁狂或躁狂的表現。需要至醫院精神心理科找醫生進一步判斷和治療。

24小時公益心理熱線

0351——7565333

相关内容